感受科技张力 尽显科教风采 宜兴市培源实验小学科技教育发展纪实
学校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4期 总第5027期 2015年04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4期  下一期
感受科技张力 尽显科教风采 宜兴市培源实验小学科技教育发展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建英 李 星 董雅芸 发布日期:2015-04-29 14:58:08

    学生在前一辈人基础上往前走,应该超过他们的老师,这样人类才会有进步!
    ——周培源

         
    早在九十年代初,宜兴市培源实验小学 在整体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水平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原校长卢东生同志率先提出了“人人都会进步、人人都能发展、师生学校共发展、整体优化创特色”的办学目标理念和“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思路。
    二十多年来,该校领导积极带领全体师生充分挖掘家乡科学家周培源这一得天独厚的科教人文资源,以少科院建设为阵地,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以科技教育课题研究为突破,多年扎实开展了科技教育特色研究与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九五”滚动至“十五”研究的科技教育课题《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构建了科技教育“环境化、课程化、活动化、社区化、信息化、课题化”六化模式,开创了个性化、特色化办学之路,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以来,在周荣校长的领导下,继往开来,传承创新,提炼“乐在探求”校训,精心培育科教特色,致力打造特色品牌,继续优化科技教育“环境熏陶、课程优化、活动实践、社区拓展、信息辅助、课题提升”六化策略,使科技特色内涵、教育成果实绩不断丰盈,使该校整体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近年来,彭俊良校长正以“求实创新抓教育,攻坚克难谋发展”的率真态势,固本培源,励精图治,着眼于培小未来发展的科学引领,持续走强;着力于培源科技文化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着重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质量提升;着实于培小学子科技创新能力、科学人文品质的培养发展,全面提高;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内外确有影响的素质教育先进学校、优质发展窗口学校、科技特色品牌学校、百年历史文化名校!
    科学在求新中进步,创新在求实中发展!学校先后创建为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健康促进金奖学校、无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无锡市素质教育基地实验学校、无锡市科技教育实验学校、无锡市教科研先进学校、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宜兴市首家AAA级特色学校、宜兴市校园文化示范学校等先进集体,受到市委市政府“教育成果奖”隆重表彰,并已连续24年评为宜兴市先进学校。
    目标规划彰显全盘意识
    1990年至2005年,学校以创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宜兴市AA级特色学校为目标,构建出科技教育“六化”模式(环境化、德育化、课程化、活动化、课题化、信息化),率先开创特色办学之路。
    2006年至2020年,在原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学校以创建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宜兴市AAA级特色学校为目标,多措并举,获得了多项目标率先完成的骄人成绩。著名作家秦文君曾言道:“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带来自信与快乐。”培源实验小学的领导团队就是时刻秉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努力完成目标规划的同时,以“六项策略”为实践指南,真正做到长久谋划,具体实施,为今后该校的发展与提升铺平道路。
    六大策略优化生本理念
    科技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决定了科技教育实施途径的多向性。在多年的科技教育实践中,该校立足学校实际,实践探索创新,不断优化“环境熏陶、课程优化、活动实践、信息辅助、社区拓展、课题提升”六项策略。
    ◎环境熏陶策略:该校积极构建与办学特色一体化、富有整体感和影响力的科技绿色人文校园环境,让师生时时涌动创新、创造的激情。校园里,科技雕塑特色鲜明,尊师爱生情意融融;充满科技人文气息的培源文化广场、互动式科普广场与镌刻悠久历史的“宜兴三石”“周处碑亭”,让经典与现代融会,当下与未来对接!处处营造和谐特色的育人环境,彰显了学校丰富的科教人文资源与深厚的办学特色底蕴。
    ◎课程优化策略:科技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主阵地在课堂。该校精心实施学科课程,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注重各科渗透科技教育,编写“学科实施科技教育纲要”;建构了“激趣引题、自学探究——解疑导拨、合作探究——明理强化、实践探究——激励评价、引深探究”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与此同时,学校也着力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研制开发方案,师生全员参与,形成了以“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为龙头的学科类、活动类、研究类系列校本课程十多种,其中《家乡科学家周培源》《科技制作》《信息技术》《绿色环保》先后在省、市级获奖。学校最近引进了台湾著名科技创新教育品牌——智高课程、智高创新教玩具,设立了“超级创新学习室”,学生在这里学习科技创新技能,开发大脑创新思维,“创新让梦想更近。”这句话扎根于每位学生心中。
    ◎活动实践策略:这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是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是“周培源少年宫”普及科技活动,以科技兴趣组为龙头,班级年级全面开展,生生参与。二是“周培源少科院”培养发展技能,共分航模研究、环保研究等九个分院,开展系列化科技实践研究活动,优化训练,自主创新,参加各层次科技竞赛。三是科技教育特色育人,寓道德教育于科技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品质,环保责任意识,以及进取创新精神。
    ◎信息辅助策略:信息技术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翼。该校积极进行科技教育探航,与现代信息科技教育相接轨。一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二是率先进行“感知生长”教育,建好“周培源数字农植园”,开展种养殖实践研究,实现“一人种植、众人观察、集体研究”的科学效应。三是积极开展机器人研究,建设“机器人工作室”,进行探究机器人构造、编程等操作实践,学生参加省、市级机器人竞赛取得优秀成绩。
    ◎社区拓展策略:科技教育必须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应用到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开了绿色通道,该校充分利用社区科教资源,建立一支校外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批校外科教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资源与活动空间。《家乡水质污染原因的调查与分析》等一个个小课题研究,“恒温花瓶”“多功能拉链袋”“抽拉式垃圾桶”等小发明分别获省创新大赛一二等奖,“多功能拐杖”“两用楼梯”等二十一件作品获国家发明专利。
    ◎课题提升策略:为深化科技教育研究,提升特色内涵品位,该校坚持科研先导,实施课题引领,先后开展全国、省、市级8个课题研究,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一、二等奖。尤其是从“九五”宜兴市级滚动至“十五”无锡市级《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主课题,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构建的科技教育“六化”模式,从理论到实践提升了科技教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推广效度。“十一五”省级重点规划课题《小学科技教育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的研究》,从问题入手探寻科技教育有效方法途径,深化“六项策略”模式,增强了科技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了培源文化内涵品位。正在实施的“十二五”省重点规划课题《STS教育理念引领下小学生科学探究力培养的研究》,将引领学校科技教育持续走强,实现新的超越。 
    师生发展突显生命活力
    科技教育的实践研究,发展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了教师的科学创新精神,焕发了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生命活力。学校先后有二十多位教师获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辅导员、先进组织工作者;三十多位教师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辅导中获奖;有一百多篇科技教育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发表;有十二位教师获市学科教学、德育工作能手、带头人称号;原校长卢东生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
    科技教育的全面实施,也让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高涨,勤学习、善思考、乐探求的习惯良好。这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开发了智慧潜能;更培养发展了学生实践探索、创新创造的能力,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与道德素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一大批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较大发展,每年参加全国省市级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知识竞赛、科学素养大赛、音体美技能比赛的学生高达30%以上,获奖率达100%,并多次获全国创造杯、创新杯奖,省科技创新大赛个人、团体一等奖等,多名学生获省青少年创新标兵与青少年发明家称号。
    教育成就梦想,科技引领未来!二十几年的实践探索让该校深深懂得:有特色才有生命,能发展才能生存。一路走来,该校经历了艰辛和精彩,却始终相信新的开始更加值得期待。科技教育,利在学生,功在千秋。今天,该校将高举这一特色品牌,继续发扬“用心持恒、探源求真”的培小精神,努力实现新的发展、超越……学校始终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让其充分感受到科技的张力与魅力,也让科学家之乡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