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可别“一招鲜”!
教学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6期 总第5020期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6期  下一期
现代教育,可别“一招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邱琛 发布日期:2015-05-07 10:26:4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教育领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指导教育工作、辅助教育活动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科技手段的迅速更新,令众多教师在课件上求新、求异,也让许多教师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叫苦不迭,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您有没有出现过如此现象呢?面对科技教育“一招鲜”,您如何看待呢?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大丰市小海小学 朱荣辉
    去年的一次教研活动让我深有感触:活动现场配备了高端的电子白板,还有可移动的交互式教学触摸一体机。上课的老师一共有四位,采取的是抽签方式决定顺序。第一位、第二位上课的是城区的老师,他们使用的都是可移动的交互式教学触摸一体机。学生们很新奇,上课时学生的兴趣点都在交互式教学触摸一体机上,对于老师的操作都表现出新奇和惊讶。第三位老师选择了电子白板,上课时出现了操作不熟的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土不服”。第四位老师只做了几个简单的PPT,主要是用于题目的呈现,可上课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课后我对四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作业正确率最高的是参与第四位老师上课的学生。前三位老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对于新知的演示时间,第四位老师更多地转化成了几名学生的表演和所有学生的手势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回来后,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要有机结合,前者为后者服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所以作为老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一定要与学生所学内容有机结合,要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应当认识到现代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上例中的前三位老师都是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可为什么学习兴趣最浓、学习效率最高的却是参与第四位老师上课的学生呢?原因很简单,第四位老师让学生经历了“相遇问题”的探索过程,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尽管在交流的过程中,课堂上出现过不同的声音,但这是正常的。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得更透彻了,所以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选用,要知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另外,教师要乐于接受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毋庸置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这样,作为教师就要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勤于钻研现代信息技术,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不然就会出现上例中第三位老师“水土不服”的现象。
    总之,我们广大教师要勤于学习信息技术,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当然,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选用一定要注意,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返璞归真与新奇刺激
    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 车茂兰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曾是每一位教师的人生追求。然而,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快速更替,让教师在养成书香底蕴的同时也必须修炼IT功夫。
    我有幸参加过数次全国科学、语文的年会或会课。与会的专家、名师的课堂上,没有让人艳羡的动画演示,也不见先进的电子白板的身影。他们的课堂上,流动的是大师们深厚的个人素养;他们的课堂上,让人回味无穷的是一个个智慧的设计。这是真正的课堂!师者,用自身的学识引领学生,通过最朴实的道路走向真理,用最真实的知识吸引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而,那样的课堂只存在于大师的课堂。作为有着多次参加省级市级赛课经验的我来说,有时就会遇到必须让课堂变得新奇刺激不可的尴尬境地。
    去年九月,我接到市里一个参赛通知,要求执教《地球的表面》一课,并拍摄成录像。一接到通知我就傻了,因为通知上明确提出此次赛课必须使用电子白板技术。虽然学校刚给一年级的每个班级配置了电子白板,但却未对教师作任何相关操作培训。两个星期的准备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我只能辗转找了一份只有四张A4纸的培训材料开始自学。从总务处找来电子笔,安装驱动程序,联机定位就整整花去了我两天的课余时间。接下来的备课完全成了一种“命题作文”。用一位资深骨干教师的话说,这种比赛就是“炫技”。所以我也就自然把重心放在了对电子白板技术的研习上,而不是思考这节课本身需要什么样的电教辅助功能。由于完全是一个人在摸索,所以短短的两周时间我只发现了几项适用于这课的功能。加之本节课要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地表模型小模块,所以课前准备工作量十分繁琐。由于本校条件所限,由校方联系,我的这节参赛课要去实验小学借班上课。谁知,一联系才知道我们这刚刚安装上去的电子白板竟然是他们早已不用的淘汰产品。他们已经由电子笔操作换成了触摸屏。参赛结果可想而知,我获得了市二等奖,无缘参加省里的比赛。有的老师开玩笑说:“想必代表市里去比赛的这位选手一定是位IT男。”
    直到现在,我们学校的六块电子白板还是被教师当成放PPT用的幕布。我想说的是:农村学校配置的设备陈旧落后,更没有任何人辅导如何使用。那电子白板只能充当放PPT的白幕。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们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材本身的研习上,新奇刺激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要合理科学地利用,不要过于追求所谓的高科技教育手段。当然,对于我们教师,要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不要让新的现代教育手段成为一种摆设。

   电化教学,让人欢喜让人忧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江燕霞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高新科技电化教学手段层出不穷。电化教学不但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兴趣,而且能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我也不例外。因为——
    一、电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兴趣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李广射虎》一课,揭题时我采用了形象生动的情节剧《李广射虎》,再现了课文的重要情节。在播放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接下来让大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思维非常活跃。
    二、电化教学使教学活动更加入情入境,加深学生的感知深度
    电化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各种感性材料,呈现事物的形态、运动过程,又能提供逼真的情境,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去体会,加深感知深度。例如在教学《锄禾》这首诗时,抓住“日当午”“滴”这两个字词,用多媒体播放这样的场景:烈日当空,农民脚踩灼热的土地,在田野里挥锄松土除草,汗水如断了线的珍珠落下来。观看了这样的视频之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更能体会到农民种田的辛苦,也会更加爱惜粮食。
    三、电化教学能突出教学重、难点,解决教学疑点
    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疑点等方面有独到的效果。例如教学《草原》一文,由于多数学生没有亲眼见过草原,对草原的美景没有直接感觉,存在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因此我利用电教手段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构造出直观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理想境界,把学生带入赏心悦目的草原中漫游。这样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理解草原的美景,体会作者惊喜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电化教学能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电化教学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清晰有效的组织方式,呈现和传递与实现教学目标有关的信息,而且这些丰富多样的有用信息传递给学生,为他们提供直接的、间接的、更具代表性的具体经验,有助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抽象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训练的同时也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电化教学的手段确实给教学带来许多方便,却也给我们带来了忧愁: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会对学生的眼睛造成伤害。电教设备无论怎样运用,它只能在我们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如果把多媒体当作“全能选手”,会造成了课堂上多媒体使用过滥过泛的现象。这与传统教学“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危害性无异。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教手段,让电教设备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这样才能让多媒体在课堂上充分地发挥其有效性。

    数学课无需将“黑板”变“屏幕”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维煊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化的普及,在课堂教学中使用PPT已成为教师授课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写教案,还要制作课件;上课时不仅要带教科书和教案,还要带电脑或U盘。为了方便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很多学校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在教学时间一直都处于“开机”状态,教室里的黑板超过1/3的面积被投影屏幕遮盖。PPT放映越来越多,黑板板书越来越少。
    大家都在PPT制作上下功夫,追求声、形、色形式上的美,弄得过于花哨,剑走偏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一张张幻灯片的快速切换,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一个由若干条件推出的数学结论,只用点击鼠标的一刹那就出现在屏幕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延展性。各种重难点在各种链接中都能迅速得到答案,剥夺了学生探索问题的机会。
    以数学为例,数学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数学是关于数、量、形的知识,黑板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媒介,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几何教学为例,画图的过程、对图形的解析过程、从实物中抽象几何体的过程、将几何知识反馈到生活实践的过程,都是师生们通过黑板互动完成的。代数教学中的分析与计算、验算与推理,通过黑板互动完成也比通过屏幕放映效果要好得多。
    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有经验的老师会将一节课的逻辑思维流程用漂亮的板书展示梳理,流畅而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是一张张幻灯片切换无法达到的效果。
    越快捷的东西,越容易导致疏远;越方便的东西,越容易产生隔阂。不要丢弃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抄写年代,虽然课堂活动不那么流光溢彩,但却扎扎实实;虽不动声色,却水乳交融。那种如同万耕火种的教育虽然缓慢,但却是自然的、原生态的。学生的思维可随着老师的板书展开,可以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和学生容易产生“一闪念”,而珍贵的、对人的探索能力有重要引导价值的“一闪念”,也能在朴实的课堂中思考下去,有与老师学生共同讨论的空间与时间。而多媒体主导的课堂,很容易让学生步入材料轰炸的境地,饱了眼福之后,却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过多使用和依赖技术,会降低对人的关注。教学的目的不是使用和炫耀技术,而是关注每位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技术是数学课的辅助资源,勿将数学课黑板变屏幕,是数学课程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现代媒体的广泛应用,确实给我们的现代化教育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但不可否认的是,过于在教育技术上求新、求异,容易改变教育的本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不断地尝试与实践,总结经验,改善不足,充分合理地运用这种新的辅助手段,将其更有针对性地运用于教学领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