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证”途
教育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0期 总第5059期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0期  下一期
人在“证”途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06-15 11:16:59

    江苏灌云的李先生来南京打工三年多,孩子上学问题是他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为了暂住证、转入证明……“五证俱全”,跑了很多地方,但迟迟没落实。像李先生这样携家带口进城务工人员,因为这个“证”、那个“证”,孩子的上学梦被阻隔在了“万水千山”的“证”途上,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在教育领域,演绎着新版的——人在“证”途在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打拼的背后,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入学政策如何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有所突破和创新,让随迁子女入学时不会    为“证”所扰、为“证”所忧;减少留守儿童数量,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教学资源共享,这些仍然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教育问题。
    “那么多的外来人员子女涌入大中型城市,现有的学位却是固定的,如何招架?但换一个角度思考,父母外出打工,丢下孩子,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孩子的生命成长。短时间内要五证齐全谈何容易?”教育专家凌宗伟一语道破。每个地区的小学招生政策虽会略有调整,但是大体相同,我们需要了解入学政策、关注政策动态,以便深入评析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难这一困境。
    南京:小学新生入学年龄应满6周岁(2009年8月31日前出生),所有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孩子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所属施教区学校报名。新生报名时除需携带孩子以外,还须出具监护人及孩子的户口簿、房屋产权证、出生证明及孩子预防接种证,户口应在2014年12月31日前取得所在施教区家庭正式常住户籍,户籍与实际居住地的产权证明相一致。
    苏州:根据随迁子女人数持续递增、分布不均等特点,设立“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的定点公办中小学,提供足额的公办学位。凡非苏州市户籍,父母来苏工作、居住满一年以上并符合“三个稳定”(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稳定的住所)条件的外地来苏的适龄儿童或小学毕业生,在提供相 关证明后,可免试升入小学或初中。
    徐州:招生时间调整为7月11日至7月31日之间。对外来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方面也有调整:在徐州经商和务工的时间应该满一年以上、在现居住地满一年以上,务工证明要提供营业执照、劳动合同,或者是灵活就业的相关证明,时效要满一年。

    归纳三市在入学政策上的相同点,“证件”一词成为高频词汇,“外来务工人员”成为政策重点关注对象。外来务工人员想将孩子接到身边读书,除了要办齐至少“五证”外,还要兼顾到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和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记者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主要难在以下几点。
    1.与本地生源比较,随迁子女入学手续复杂,办“证”多,集“证”烦
    小学生入学主要是看户籍、产权证,“籍随人走”,没有这些无法入读片区公立小学。至于暂住证或居住证、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监护人稳定工作证明等更是缺一不可。
    2.购买学区房,孩子入学却未能如愿
    由于学区房都由教育部门划定范围,往往具体到了哪条街道的哪些楼房,且对家庭各成员的户口所在地、迁至该房屋的时限都有不同规定,外来人员很难具体了解。加上家长购房时往往依靠房产中介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赔光积蓄还未能如愿。
    有些外来人员急于购买南京的学区房,但忽视了入学政策中“原则上每套住房六年内只安排一名学生在施教区学校就读”的规定,导致出现孩子“有房住,没学上”的尴尬境地。
    3.随迁子女入学难,学校也有自己的苦衷
    为缓解教育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各区域教育管理部门纷纷制定相应政策,保障本地区学生“有学可上,优学先上”。 
    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阮祥燕副校长表示,根据国家规定的“就近入学”原则,学校是先仅本学区学生招收,然后再招收非本学区外来人员子女。一般来说,只要在学校附近打工或上班的,都尽可能为其子女提供上学的机会。
    阮校长也有自己的顾虑:“户口簿登记有利于学生电子学籍的管理,然而我们目前的容量还没有达到外来人员的需求。根据要求,小学班级人数不得超过40人,所以上学期我们增设了班级。目前我校有38个教学班,而教师数量远远不够。”专家教您如何对“证”下药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教育,且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现实是,很多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可求学路上还被数种证明材料所牵绊。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除了肩负研究拟定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职责外,还要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到平等的教育。然而标准与要求的实施,在保证当地资源的同时,却也将很多外来人员子女拒之门外,让孩子父母在办齐各种证件的道路上漫漫远征……对此,专家、校长们又会有何看法?

    从城市管理和公共资源管理的视角来看,证件齐全才能入学似乎不无道理。那么多的外来人员子女涌入大中型城市,现有的学位却是固定的,如何招架?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父母外出打工,丢下孩子,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孩子的生命成长。短时间内要五证齐全谈何容易,试想一下,外来人员要是能在短时间内凑齐五证,也不至于每天奔波辛苦,在外打工。
    一所城市在发展进程中,是不是应该对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他们的随迁子女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估?当然,从国家层面来讲,对进城务工子女就学更应当有一个宏观而具体的法规,在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今天,确保义务教育法落到实处,才是正道。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 凌宗伟

    外来人员为当地建设作出了辛勤贡献,作为学校应尽最大的可能接纳、爱护、教好他们的子女,这是一所学校应尽的责任和回报。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就是解决了他们家庭的发展问题,是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
    对外来学生不愿招收,原因不纯是教育资源的不足,还夹有功利主义、部门利益的私心。怕影响考试分数,怕管理麻烦,怕影响学校声誉,外来学生多了当地家长不愿把优质生源送来……归结起来是生本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育人宗旨。
                                               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校长 靳 忠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应当是花之一朵。
    地方政府必须要从根源上消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高门槛”,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而教育主管职能部门,要尽快统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的报名标准,特别关注随迁子女无法从小学一年级或初一读起的特殊性;其他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相关学校进行监督,制定有效的制度来保证阳关操作,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暗箱操作、收取好处的行为严肃处理。只有各方多管齐下,才能砍掉入学的“高门槛”,真正让各项优惠政策惠及外来务工家庭,让“流动的花朵”和城里的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
                                                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校长 王兴伟

    随着招生季不断临近,人在“证”途还在上演,想要一纸证明不挡孩子上学路,教育部门还可以继续优化政策、精简手续,家长也应给政府部门多一份谅解,多一些改进的时间,促进更加人性化地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教育公平。【链接】


     2015年南京市小学生入学所需证件汇总 
    ●新生入学年龄应满6周岁(200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由区教育局批准。
    ●适龄儿童入学,应具有所在区家庭正式常住户口,其户口应随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且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三者一致的,可正常报名。
    ●依据南京市教育局要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公办小学就读,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应在该区暂住地已实际居住满一年,同时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家庭户口簿和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
    2.由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或暂住证;
    3.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个人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凭证,或 经工商部门颁发的满一年有效营业执照);
    4.符合流入地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
    5.随迁子女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等证件。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