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对话情境提高语言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个“抄”字,怎么了得———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指导
教学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92期 总第3932期 2010年05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92期  下一期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0-05-10 14:01:40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射阳县小学  徐学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体育教育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作为体育教师,应借此良机,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认为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创新和个性发展密不可分,个性的发展往往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他们所感受的和需要的可能就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所以我们身边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并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其充分发挥求索精神。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往往更具个性化,教师应多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提高又促进了个性发展。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自主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课堂里运用、加工、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个性最直接的体现,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在体育课中,学生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属外倾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身体素质往往较好,运动能力较强;而属内倾型学生性格孤僻,反应较慢,一般体育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也较弱。教学中,教师可按内、外倾两种性格,结合其运动技能而分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教师较易控制课的密度和运动量,避免伤害事故发生,让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身心都能得以充分培养和发展。
  其次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也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相对容易激发和转化。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多选择一些儿童化,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让学生放开心扉,融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激励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并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快乐。
  三、转变观念和教学方法
  个性发展并非学生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针对差异启发引导,从而使其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愉悦感。
  体育教育要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应用中也要转变思想,抛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从增进学生健康这一目标出发,认真分析教材特点,仔细研究教法,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使其充分展露个性天赋,鼓励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