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语篇教学之美 教学微视频制作的探索和反思
实践探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6期 总第5121期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6期  下一期
追寻语篇教学之美
来源:南京市溧水区柘塘小学 作者:范舒 发布日期:2015-10-15 15:11:37

    随着小学英语学科的发展,语篇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什么是语篇呢?语篇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是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大于句子”“语义完整”都是指有完整的语境、语用目的和意图、语义功能。狭义上来说,是指作为课文的语篇。在小学阶段,对话和故事是英语语篇教学中最主要的两大载体。
    在语言教学领域里,存在着两种理解、学习直至掌握所学语言的途径:一是“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归纳为整体—部分—整体,即从篇章到句子,再到词汇、语法点等语言知识,最后落实到对所学语篇的整体理解。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可以归纳为部分—整体—部分,即从单词、语法到句子,再到篇章,最后落实到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而实质上,这两种模式并不相互对立,而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倡导“词句结合,语篇感悟”,不仅强调重视语篇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语篇教学应遵循的三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当重视语篇整体教学的理念。语篇首先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的,不管是对话还是故事,它都有相对完整的语意和语境,也有相对完整的语用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把语篇的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对话教学中,正确使用好每篇对话的“引言”,处理好与正文之间的关系是上好对话教学的关键。故事教学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词组、句型、语法知识渗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2.整合性原则
    语篇的内容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但作为单元教学的一部分,它又与单词教学《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B部分、句型教学C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语篇是一座房子,那么单词、句子就是它的砖瓦。脱离了单词、句子,语篇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材间的联系,语篇可结合字词或句型,合理整合后再进行教学。除教学内容的整合外,根据每个语篇自身的特点,避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可选取几种教学方法,适当调整,进行有效整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发展性原则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语篇中包含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型,也穿插着相应的语法知识,篇幅也相对较长,是与中学英语教学接轨的一个重要“链接”。因此,教师要有发展的教学理念,确立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对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语篇意识要贯穿教学始终
    教师要具有语篇意识,意识到每一个语篇都是作为整体出现的。如果过于偏重知识点的教学,往往就会使语篇教学失去其整体的韵味,变得枯燥、乏味,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规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培养。
    三、语篇教学要注重策略
    1.巧妙导入,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趣味横生的导入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浓浓的英语学习氛围中。成功的导入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主动参与到语篇的学习活动中。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歌曲导入、问题导入、对话导入等多种手段开展热身活动。例如,我在教学牛津英语《5A Unit6 Doing housework》PartA的内容前,安排学生听唱英语歌曲《What are you doing? 》,歌词如下:“The telephone’s ringing. Who’s that speaking? This is Helen speaking. What are you doing? I’m reading. What’s Mike doing? He’s sleeping. ”歌曲不但在创设学习氛围上卓有功效,而且歌词中的电话用语和现在进行时的句型能帮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在导入阶段应用这种方法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2.整体感知,获取信息
    设计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语篇。语篇教学常用的“三读法”,即Per-reading(读前),While-reading(读中)and Post-reading(读后)。整体感知阶段是语篇教学的准备阶段,也就是读前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文本材料,整体呈现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并结合标题、插图理解语篇,回答简单的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听力先行,通过听来初步感知和理解语篇。在学习牛津英语《6A Public signsA 》部分课文时,学生听第一遍录音时,设计两个问题:“Where are the boys? ”“What are the boys talking about?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初步感知并获取语篇信息。
    3.分段解读,培养技巧
    学生初步感知语篇内容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语篇的细节信息。教师可以将语篇分段,引领学生采用略读、寻读、精读等多种方式理解语篇,获取具体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学生初步感知语篇内容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语篇的细节信息,引领学生采用略读、寻读、精读等多种方式理解语篇,获取具体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我在教学《6B Unit2 More exercise》PartA的内容时,事先将语篇分成Saturday’s plan 和Sunday’s plan两部分。第一部分,设计了正误判断练习。在学生阅读前,给出学习小贴士(如下方框),教给学生寻读的策略和技巧。

 

    4.拓展延伸,养成习惯
    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Post-reading,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与新知联系起来,整合知识与技能,进行语言形式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这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如复述练习来进行巩固操练。以提问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结构的整体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记忆。如在教授有关比较级的语篇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一张双胞胎姐妹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若干问题进行回答。(1)Who is she?(2)Do they look the same?(3)Is she as tall as Su Yang?(4)Who’s younger,Su Hai or Su Yang?在充分理解对话主题的框架下,我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创造性地演绎对话内容,最后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理顺各答句,串联起来进行复述,形成一段完整的语言。
    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语篇时,要讲究实效,找准切入点,追寻一条主线,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展开主次分明的任务设计,注重知识的拓展与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情感意识,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