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入课堂 情感滋润细无声
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9期 总第5144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9期  下一期
传统文化入课堂 情感滋润细无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11-26 14:33:42

    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版即将出炉,将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比例30%。
    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材内容该如何侧重?广大教师又该如何打破常规,让生硬的字词浅显易懂,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呢?

 

    传统文化 “添衣加被”         
    如何看待小学语文教材修订版?
    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扎实学生道德的根基、做人的根基,可以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将出炉的小学语文教材修订版正是遵循这一原则,通过听说读写和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设计,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故事引路,诱发情感
    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我们理应继承和发扬。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它,让生硬的字词浅显易懂呢?多年执教语文的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教师余静梅颇有一些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与传统文化对话的过程。”余静梅在日常教学中,创设学习文本的语境,通过趣味小故事等方式,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引路,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如解释“黄香温席”这个成语时,她以生动的小故事形式展开,“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他总是用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能早些入睡。小黄香孝敬长辈的故事千古流传。”
    在课外学习中,如何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呢?余静梅提倡,应引导孩子在日常阅读中多积累国学典故、诗词歌赋等,“让孩子们学会古为今用,在传统文化中成长,在成长中体验快乐,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国学的正能量真正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诗文结合,体验情感
    古诗文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汉语言文学的精品。余静梅十分重视教材的灵活性,“在教学苏教版第三册《识字6》时,我没有让学生单调地看图想象画面,而是引导学生把课文描绘的景色,与以前背过的古诗联系起来,营造一种诗的意境。讲词串‘杏花、春雨、江南’时,我让学生们想一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千里莺啼绿映红’‘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景,想一想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果然,孩子们的眼中似乎有了江南水乡的那种柔美,读起诗来如涓涓流水般舒畅。”教学中,诗与文相得益彰,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教学方式也让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更上一层楼,可谓一举多得。
    联系生活,沟通情感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传统文化对“孝”是极为推崇的。在一次感恩心理课上,余静梅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条,让他们准确写出父母的生日。一时间,很多学生都愣住了,因为他们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交上来的纸条近半是空白的,或者是“好像是”。余静梅抓住时机,引出感恩话题,让孩子们换位思考,想想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事,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和做法,不少学生红了脸,深感自责。
    余静梅在语文教学中总结道,传统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它不仅停留在经典中,而且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就像《弟子规》等书中有一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能带给父母很多的欢欣快乐。我们要善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与情感融合。”
    童年的教育对个人文化品质的形成,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学生童年时代形成的文化烙印将影响其终生,余静梅希望孩子们能滋润在传统文化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勇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善相劝,德皆建                                     
    教育无痕亦有痕
    前不久,我先生参加了市级语文教师素养能力培训。参训者是全市小学、初中及高中的优秀语文教师代表。先生培训回来后感慨:“女儿的《论语》要继续背,否则到了初中,语文学习会跟不上。”问其何出此言?原来,与他邻座的是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培训期间,先生翻阅了这位老师随身携带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书中的文言文让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先生汗颜:我们的学生,虽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但是小学语文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性不够,小学如果没有大量古文的积累,学生升入初中后是很难适应初中语文学习节奏的。
    的确如此,反思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书中并没有出现文言文课文,学生所接触到的古代经典只是古诗词。三年级《揠苗助长》一文是孩子一看便知的故事,教师仍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会将“讲这则寓言故事”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以此培养学生能力。教材放弃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古文的编排实在可惜。如果教材中能对比出现,相信文本的教学价值会更大。 尽管到了高年级,诸如《鹬蚌相争》这样的古代寓言,也被编者编成了一则故事。殊不知,在实际教学中,如此浅显的故事很难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作为炎黄子孙,对于传统文化,要积累更要传承。从精神层面上来说,传统文化中阐述的关于“人”的修为,对塑造中国人的品行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选进教材很有必要。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鲜见文言文,多是古诗词。许多学校在原有语文教材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本校学生的课外拓展纲要。一般从背诵积累和课外阅读两方面来推进,背诵积累将《语文课程标准》中必背古诗安排到各学年,加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分步实施积累传统文化的学习任务。
    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起着主导作用。这样的操作,其实有相当大的弊端。学校所制定的拓展纲要,一般没有经过专家论证,各学校关起门来各干各事,有的未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想当然制定出的纲要,细细分析,并不能适应学生语言文字发展的需要,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所以我认为传统文化进教材很有必要。新编教材中占三层的传统文化,不仅给教者指明训练的目标,让教师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研讨中,以此推进学生语言的积累,而且有利于学校架构语文课外拓展的框架。
    大家不必担心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教材以后会束缚了孩子学习的天性。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乐于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拍着手,他们摇头晃脑读着《三字经》的样子着实可爱。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学生增加了语感,不知不觉熟读成诵。我们也不必担心孩子是否理解,对于文化的浸润可能比文化表象来得更有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的积累日渐增多,脱口而出的经典会让教育者充满惊喜。
    就如那天,天空突然阴沉,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我们班级里的学生站在走廊上,情不自禁背诵道:“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我不曾想到,这样的无痕竟成他日的有痕。
    ——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  蒋芸
     博学之,审问之
    多种形式实施传统文化
    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热词之一,很多学校都将其纳入到课改层面,给予了高度重视。纵观大多数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几乎都定位在让学生读经典、背经典上,很多小学生识字不多,咬文嚼字的文章却背得极其流利。
    学国学、背经典,成了奥数之后小学生的又一必修课。据悉,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版即将出炉,将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关课文约占小学语文课文的30%,这一消息刚刚传出,就引起社会极大热议。
    热议聚焦在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学校应如何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第三,现有师资力量能否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以有效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至少应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但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都将传统文化定位在国学经典这一单一层面上。学习经典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但怎么学?学什么?是要经过认真思考的。有的学校让学生穿着汉服,跪在操场上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虽然气势宏大,但学生能真正领会其含义的却很少,大多处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状态。
    让国学经典进教材,甚至在教材中占据较大比例时,现有师资力量很难保证让国学教育有效实施。很多教师自身国学底子就很薄弱,如何教授学生?如果老师们继续采用传统的语文课文讲授方式,用标准答案给每一篇经典归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再用一些连作者本人都未曾想到,甚至回答不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来固化学生的思想,这样不仅会严重败坏学生学习经典的胃口,也会让国学教育走向歧途。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学校的教育职责之一,但传承什么?怎么传承?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小学语文课文中可以适当增加经典文章,但因小学生理解能力尚浅,经典文章的比例要适中。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熟练背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道德的基础、做人的根基。
    对小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应采用多种形式。立足区域文化,以传承区域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为重点,用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地方戏为例,很多地方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用艺术的手法将国学理念形象地表现出来的。而今,很多剧种消失了或处于消失的边缘。来自文化部的权威数字显示,1959年,我国尚有368个剧种,目前只剩286个,在剩下的286个剧种中,有74个剧种只剩下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很多民俗文化随着自然村落与古村落的消失而消失。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中蕴含着敬畏法则、敬畏自然、孝老爱亲、团结互助等深刻理念,这也是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中心要义的现实体现。让小学生学习民俗文化,其效果要比单一地学经典、背经典好得多。
    用艺术的手法和情境式教育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让小学生学到真正的国学,又能让传统艺术后继有人,还能让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维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