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实验小学:用智慧的力量 建设“智慧学校”
智慧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9期 总第5144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9期  下一期
昆山市实验小学:用智慧的力量 建设“智慧学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柯君雯 发布日期:2015-11-30 11:01:42

    位于玉峰山下的昆山市实验小学(下称昆山实小)创办于1958年,是江苏省首批命名的95所实验小学之一。先后获得“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校园”“全国首批科技体育传统学校”等荣誉。学校现有37个班级,2087名学生,在职教师123人。
    近几年,昆山实小以课改为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力发展校园信息化。学校以“智于行,慧于心”为办学理念,以构建智慧校园为核心内容,建设以智慧教师、智慧学生互动参与的智慧课堂。
    信息化,融入学校管理每一个环节
    学校以顾建芳校长为组长,成立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由浦培生副校长分管信息化工作,先后对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室等其他专用教室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促使学校信息化管理更具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学校通过多次会议,研究部署校园信息化工作规划,汇总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确保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及应用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目前,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初具雏形。
昆山实小根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每年统筹安排教育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大力完善校园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
    2014年,昆山实小入投近40多万元,建设高清录播直播教室,并购入2台高清摄像机。2015年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投入100万元,并打算在新校区投入70万元,新增建设一个未来教室。
    目前,学校37个班级全部配备了SMART交互式白板和短焦投影;校园网络覆盖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学生使用计算机达到253台,比例为8∶1;教师使用计算机172台,比例为1∶1;电子白板43块,2台触摸一体机供多媒体教室使用。学校建立多功能阶梯教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书法室、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18个专用教室;直播录播教室已常态开放,为各学科老师录制教学课提供便利。先后购入图书、教学资源光盘等供学生学习、阅读。
    信息化管理已渗透到学校的安全管理、食堂管理、图书室管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在校园网络成熟情况下,学校宣传系统也在不断完善,红领巾广播、电视台已逐渐规范。昆山实小被评为“全国校园影视教育研究实验学校”。
    信息化,让课堂大“变身”
    四年级的美术课上,正在上课的王焱老师将学生拍摄的花朵在屏幕上进行播放、对比。通过播放图片、视频讲解,促进学生理解,学生还直观地欣赏了老师作画的过程。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创意创作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我们学校网站上设有资源库,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软件、课件、教案等资源,它是我校教师的备课利器。”教师张菊燕向我们介绍。所谓“互动共享备课”,就是指利用“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来备课、交流、互动的过程。“瑞博平台”是昆山实小教师备课的一大利器。
    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集体备课、主备课教师上传教案等等步骤,在瑞博平台交流、互动,在备课时得以共享资源,让老师们的智慧在此处汇聚。
    “瑞博平台”中还有一个“教师日志区”,其中含有“教学反思”这一板块。这是老师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再一次思考,从中反观自己的得失,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使备课内容更完善。
    为使学校每一位老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研、科研中来,学校精心打造信息技术支撑下教科研活动——三环五步。顾建芳也是学校第一个使用三环五步活动的执教老师。三环分别是学习准备阶段、现场观摩阶段、网上论坛交流阶段,每一环又分别细化出五个步骤,记录了学校老师从备课到结课的点点滴滴。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无需面对面,老师们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探讨。
    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改进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还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了现代化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作为昆山市教育局智慧教育云平台试点学校之一,学校为了提高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对教师进行信息化应用的培训,如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使用培训、电子白板操作培训、网络在线培训等,提高了老师对信息化教学的使用能力。截至日前,学校教师的电子备课和学生的成长档案,均是在云平台中完成。
    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均在历年整合课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信息化电子白板教 学,开展深化研究,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2013年,孙凌琳老师获得全国第五届SMART白板录像课一等奖,俞翠英获昆山市整合课一等奖。2014年,任价徐、陈婧等老师获得昆山市微课制作一等奖,杨扬老师的英语课件获苏州市一等奖、江苏省二等奖。王佶老师获昆山市多媒体课件一等奖、苏州市一等奖、江苏省三等奖。
    信息化,教育评价改革显成效
    “自从有了‘学生美术作品交流区’后,我们直接就可以看见孩子的作品了,这真是太方便了!”学生汤长江爸爸开心地说,点击图片就可以进入孩子作品的评价交流区,学生家长都在里面相互评价。昆山实小的老师们会将上课时的学生作品放到学校网站上,这一做法提高了家长的参与度。
    学科评价、综合评价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昆山实小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着重于体现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以前学校通过书面的形式反馈给学生与家长的。现在,通过智慧教育的“云平台”,更加迅速、全面地将学生每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档案中除了采用“等级制、星级制”等传统的量化评价方法以外,更多地采用了以“作品、阅读、获奖荣誉”等形式的质性评价方式。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强大的储存功能,把学生成长中的过程性资料完整的整理呈现出来;通过平台的开放性,将作品的采集分为教师输入、学生输入、家长输入,使采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当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价,在任何学科里都有所运用。比如英语,学校教师 借助智能英语学习平台,为班级学生在网上布置家庭作业。学生登陆该平台进行答题,答完以后系统会自动批阅,给出成绩,老师也能在网上看到系统给出的反馈情况。这种形式的作业布置、作业评价,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作业的行为模式。
智慧学生综合素养自动评价系统
    虽然通过计算机改变了学生的评价方式,成功建立数学电子成长档案,实现智能英语学习平台的运用等,但考虑到技术的限制,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始终无法给学生更加全方面的评价。所以昆山实小着手研一套适合小学、特点的《智慧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自动采集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全方面的评价。
    该方案的指标体系及分析模型,关注重点从学生的常规“学业”转为学生“快乐成长”角度。以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和20个关键性指标作为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核心内容。对照这20个关键性指标进一步细化,形成100个多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布在学校基础性课程、扩展性课程两个层面。
    通过对学生学业负担状况分析,掌握学生学习时间、学习效果、课程及测试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具体感受和看法,让学生在更加快乐轻松的情况中,改变学习方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智慧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档案,让学生的各项指标信息以永久保存的形式做到随时查询、随时备份。并形成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成长分析曲线图,找出各种指标之间的关联状况,及时有效地改良和完善教育方式。
    利用这一平台,家长和学校可以有良好的互动交流,家长可以实时地掌握孩子在校的所有详细信息,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该系统的大数据采集利用物联网中经常使用的信息采集卡(采用市民卡),更加方便、更加全面地采集数据,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针对系统的建设,学校邀请了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成立了项目工作小组。目前,该系统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已经使用信息自动采集软件进行试点研究,对学校五(1)班学生的各项信息正在全面采集,如身高、体重、视力、色觉、肺扩量、血压等学生健康状况发展情况的基础性指标;如学生进学校图书馆阅读的次数,每次阅读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阅读图书书名及图书类型,阅读图书的数量等兴趣爱好的基础性指标。
    此次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成为学校发展“智慧实小”的整体规划之一。将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与学校建设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旨在形成一套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开放性强(学生、家长、教师可自行输入信息)、适合小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的《智慧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每一个学生呈现一份比较完整的电子成长档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养。

    全力办好现代化教学的昆山实小,未来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还需要全体合力用智慧去探索。昆山市实验小学也将锐意进取,不断改革,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学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