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官林实验小学足球文化浸润童心 徐州津浦西路小学足球之花绽放校园
校园足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0期 总第5153期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0期  下一期
徐州津浦西路小学足球之花绽放校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皓 发布日期:2015-12-10 18:53:51

    提起徐州津浦西路小学,自然会想到足球,足球已成为这所学校的文化和精神。从1978年起,学校至今已连续32年夺得徐州市小学生足球赛冠军,11次获江苏省级比赛冠军;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打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总决赛,均跻身四强,并获团体一等奖。该校还是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苏北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体育俱乐部、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
    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市级以上的足球运动员150多名,省级以上足球运动员近60名,国家级足球运动员10余名。国家队队员孙可、国青队队长宋思橙、前舜天队员张波,这些家喻户晓的足球明星都是从津浦西路小学绿荫场上走出去的。
    校长王锦说,足球在津浦西路小学,不单单是一种竞技活动,而是校园文化。一到下课,大孩子在走廊上踢球,低年级的孩子羡慕,按照大孩子的动作比划,竟然也踢得有模有样。早上上学,足球和书本是一样重要的东西,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几乎人手一个。
    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让津浦西路小学的足球之花常胜不衰。
    与足球结缘,37年未间断
    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津浦西路小学地处闹市区,在略显陈旧的教学楼旁,铺着人造草坪的足球场格外显眼。这是一个标准的7人制足球场,也是徐州市青少年足球联赛比赛用地。
    “从1978年学校组建足球队以来,37年间换了一批又一批的运动员,无论是先前的土操场,还是现在的人造草坪足球运动场,运动员们必胜的决心从未改变过。”校长王锦坦诚,为了将学校足球特色更好地发挥发展,学校做了诸多努力。
    “上世纪80年代,校园足球运动非常火,当时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校园足球联赛。”王锦说,他们学校的球队成绩很好,经常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当大多数学校逐渐退出校园足球时,津浦西路小学却一直在坚持。各级联赛停办了,学校就举办校内足球对抗赛,每周都会有比赛,每个班都要组队参加。
    37年来,津浦西路小学校内足球对抗赛从未间断,足球特色教育延续至今。
    足球引入课堂,100%孩子接触足球
    “要让所有的孩子学会踢球,必须将足球引入课堂。”这是著名国脚孙可的启蒙老师靳磊大力提倡的。学校规定,一、二年级每周有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有3节体育课,其中有一节专门作为足球教学。全校12个班400多个学生,100%的孩子都接触到足球。
    可是,靳磊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体育课堂中的足球教材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校园足球”进入课堂的需要。“以往进行足球教学时几乎都是凭借个人经验,教学随意性比较大。我们感觉需要一套规范的足球教材来指导我们进行教学,让足球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日常教学,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
    2011年,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和体育组联合成立了《校园足球校本教材》研编小组。通过一年的研究、实践,成功编制出学校第一套体育校本教材《来吧,来吧,来踢球》,从而让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更加系统、规范。
    除了足球课程外,学校还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和少先队活动课程:低年级以“足球礼仪”“足球发展史”“学校足球史”为主题;中年级以“足球与文学”“足球与摄影”“足球与音乐”为主题;高年级以“足球与科技发展”“足球与阅读”“足球与写作”为主题,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综合活动课中了解足球、认识足球。
    不仅如此,学校还把“以球健体、以球育德、以球促智”作为核心内容,融入到文化课程之中,使足球文化与校园环境、习惯养成、学习品质相融合,带给学生一生用之不尽的正能量。
    小足球成就阳光大气少年
    邵健哲是津浦西路小学校队队长,别看他长相秀气,笑起来有些腼腆,但他却是整个足球队的核心与灵魂。学校体育负责人王文社这样介绍邵健哲,“他做事情特别稳重,是班里的班长,在班级里威信很高,学习成绩和其他综合表现都是班里的佼佼者。”
    谁也不会想到,这么出色的学生,刚进小学时却是一个说话吞吞吐吐、腼腆的小男生。自打喜欢上足球之后,在教练严格的专业训练和家长、老师的鼓励下,邵健哲的足球技巧日益成熟,在年级足球联赛中,他带领班级足球队连连取胜,并入选校足球队。邵健哲在享受足球快乐的同时,也找到了自信。在足球队长的竞选中,他以沉稳、遇事不慌张的优势,一举获得成功。
    2014年,他和校足球队队员一起,冲出江苏,将足球踢进了国家奥体中心,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一等奖的好成绩。
    时值初冬,天空飘着小雨。记者在津浦西路小学看到,放学后的学校操场上,阵阵寒意仍挡不住学生三五成群踢足球的热情。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踢足球?学生们兴奋地说,因为踢起来太开心了。家长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足球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自信、阳光、更有耐性了。
    身为学校校长,王锦的回答则发人深思,“看似不起眼的足球,我们坚持了37年,就是为了能够顺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之势发展教育,让教育更灵动、更富有成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