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5期 总第5207期 2016年03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5期  下一期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读《靖江印象》
来源: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18)班 作者:鞠迪洋 发布日期:2016-04-05 16:59:52

  《靖江印象》是本写靖江风土人情的书。
    作为靖江人,读《靖江印象》自有一种亲切的感觉。里面的人物很熟悉,故事很熟悉,场景很熟悉,读着读着会进入角色,会读到自己。曾经的影像,曾有的气息穿过了岁月的缝隙,来与我共度,并排和我们走到一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在这里,它让我闻到了泥土的气息。
    《靖江印象》汇集了六十篇美文,这些美文从开到合,大多是田园式的,裹了一身的地气,里面有花有草有曲径。阅读的过程,是清晨在乡间田野上漫步的过程,满是朝露的沁润。字里行间,映出的是那曼妙的水墨乡间。
    “家家门口都种着树,围着竹篱笆,篱笆上爬满了各种杂花野藤,屋后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竹园房子则被这一片浓浓的绿阴覆盖着……两岸之间淘米洗菜捣杵之声相闻,家长里短街谈巷议之语互答。”
    靖江这个被形容成“白马驮沙入江的翠玉”,就是这样被作家们勾勒出来的。厚重的大地在他们的笔下灵动鲜活。我在想,这里收录的文章更像是歌手们的乐章。他们用孤山的泥哨吹出了晶亮的声响和清丽的高音。
    地灵人杰,《靖江印象》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当然是人,它让我们看到了马洲人物的风采。优秀人物刘国钧自不在话下,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是“一颗耀眼的星”。他的勤劳、自强、创新、守信以及对民族工业的巨大贡献,已经不仅仅属于靖江,而是属于民族的和中国的。
在《靖江印象》中,更多的人物是普通和平民化的。三百多年前,那个叫了凡的和尚,他募化了一口井,就是直到现在也水量充沛、“对井成四人的四眼井”。它的实用和审美的品位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润泽一方数百年之久。
    靖江的物华美俗无声地熏陶着每一个人。那个读书的“L同学”总是笑眯眯的,并不要和什么人“划清界限”,“不管什么场合,一如既往,笑眯眯的……”那笑意里,除了亲和外,它渗透出的是一种宽容、友善以及关怀,这是一种大爱。以至时隔多年后,作者还记得那个已隐隐泛黄的笑靥。
这种由大爱引发出的笑靥是有根的,这从靖江讲经的宝卷里可以看得来出。靖江人常挂在嘴边的,常唱和的正是积极向上、积德行善。“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的:说话要轻声,穿衣要齐整,吃饭要斯文,走路要稳沉……”
    这些就是靖江人,值得用汉乐府里的句子描述: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靖江印象》让读者摸到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的强音。追古寻今,靖江人从来都是和时代同频共振并引领时代的潮流的。“靖江人做事敢于做大,也善于做大……稍不经意,就能端出个轰轰烈烈的第一来给你看看。”从民族实业的振兴到渡江战役的东线第一帆到新时期的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靖江正以聚沙成洲、奋发超越的精神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我看到一个昔日为人知之不多的苏北小城正以俯仰天地,吞吐风云的气概大踏步走向世界。”
    看完一部作品,喊“好”似乎有点俗套,然而,读完《靖江印象》,不来一声喝彩,又如画龙没有点睛。书中的风景、风流、风物就在我们身边,值得读了又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