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6期 总第5213期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6期  下一期
在职教师“线上捞金”您怎么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6-04-14 14:32:02

      在职教师“线上捞金”您怎么看?

    近日,微信朋友圈晒出了一张在线辅导教师的课程清单,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某教材在线直播课,而该名教师1小时的实际收入高达2万。“互联网+”时代,在职教师“线上兼职”,您怎么看?

      学生最有发言权
     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 万荣喜
    在职教师“线上兼职”是否可取,专家也好,权威也罢,众说纷纭。我认为,最有发言权的人应该是学生。如果学生通过网上学习,知识得以提升,能力得以增强,又何尝不可?
    望子成龙的家长盼着孩子能在休息日弥补学科中的不足,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众多学子奔走于补习班的身影。在线辅导的出现打破了场地限制,不仅让学生少了奔波之苦,也给了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按需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尽管这也需要付出一笔资金,但和参加补习所花费用相比,无疑是大大降低了“成本”。
    一位参与在线辅导的老师认为,在线辅导效率比较高,学生看不懂的地方随时回放。不像上课,没听懂就过掉了,有问题可以多听几遍。另外,参与线上辅导的课程往往新颖、生动、有趣,会引起众多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能否参与线上辅导,最终决定权应该在学生身上。
    “线上辅导”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无论好坏,都能给教育部门如何更好地运用教育资源,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有偿在线辅导理应禁止
     盐城市大丰区草堰小学 刘俊华
    近年来,教育部三令五申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大监管力度,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偿家教现象得到扼制,但完全根治这一教育顽疾尚需时日,“有偿在线辅导”的出现便是最好的例证,其实质就是有偿补课的“乔装改扮”。
    教育部曾发文明确规定:“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在线辅导属于校外培训范畴,因此南京市教育局认定“线上辅导”属校外兼职是恰当的,而“一小时数万元”的收入表明“线上辅导”不仅是有偿,而且是暴利。“有偿在线辅导”告诉人们:有偿补课的触角已伸向网络,其表现形式更为隐蔽,操作方式更为简便,经济效益更为可观。如果任其发展,不加遏制,有偿补课之风势必会重新抬头,给风清气正的教育大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和不利因素。
    首先是滋长一股歪风。之所以形成“有偿补课”现象,除家长过度重视和攀比外,与补课有偿的利益驱动密切相关。利益面前往往使人迷失自我,“有偿在线辅导”则更易被某些人当作捞金工具,想方设法攫取财富,以至忽视本职工作。有可能出现与有偿补课同样的情况,课堂教学蜻蜓点水,在线辅导深入透彻,以吸引更多学生参加辅导。在线辅导的高收入回报也会造成教师群体的心理不平衡,辛辛苦苦教学一年不如轻轻松松辅导一天,从而形成“无心教学,存心逐利”的不良风气。
其次是增加双重负担。一是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在线辅导是互联网模式下的公共学习,是另类的补课形式。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学业任务的同时,要花时间、精力参加在线辅导学习,显然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二是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为让孩子参加在线辅导,家长要支付相应费用,增加家庭开支,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有偿在线辅导”理应禁止。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各类学习方便快捷,如果适度开发、利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均衡发展真正落到实处,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规范运作,共享资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可致力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工作,集中优秀的师资力量进行教学研究和课件准备,上传教学视频至网络平台免费供学生选择,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倾听名师授课。
    适当补助,提倡奉献。对参与授课的教师可从教育公用经费中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或奖励,提倡在职教师积极参与,乐于奉献。

    不能放任“贪辅”“自由生长”
    盐城市大丰区南阳小学 徐小龙
    在职教师必须“拒绝有偿家教”,这是教育职能部门明文规定的。
    然而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线上兼职”成了许多教师的“生财之道”。这种方式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刚性需求,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链。
    目前,“线上兼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应区别对待。第一种是教师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教学质量优异,通过自己的业余(休息)时间,而非工作日来进行线上辅导,赚取工资以外的酬劳,我把这种线上辅导称之为“勤辅”。第二种是教师不分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进行线上辅导,唯利是图,教学质量低下,甚至把课堂上该讲的内容故意留一手,让学生在线上购买自己的辅导视频或课程,获取不菲的暴利,我暂且把这种线上辅导称为“贪辅”。
    “贪辅”行为,是教育职能部门、学校和家长所不能容忍的,必须坚决取缔。“贪辅”现象,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还将会长期存在,直到有家长告发、媒体跟踪、职称部门严查甚至处分、罚款,但最终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呢?线上辅导的形式会变化,人的贪欲是无法禁止的。
    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勤辅”。线上辅导有刚需市场,教师不占领,其他不熟悉教学行业的人占领后不能对症下药,说不定会弄巧成拙,影响孩子学业。同时对教师来说,辛苦加班换来适当酬劳贴补家用也未尝不可。但要注意,时间不能过长,影响了正常休息,致使课堂教学无精打采,教学质量下降,更不能私欲膨胀,贪心不足,转化成“贪辅”。
    目前最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国家教育部门应针对“线上辅导”进行调研,出台具体细则对其进行规范,让其在法规框架内运行,不能放任其“自由生长”。

      线上,要有底线
     南京市浦口区复兴小学 季勇
    上一年级的孩子,有时会有英语作业,不用手写,而是网络作业。每次布置作业时,孩子都非常兴奋和期待,盼着早点在我手机上完成,好像是一个游戏。做完作业奖励的方式就是豆豆,孩子们每次会因为获取了奖励而高兴不已,反之则会扫兴,力争下次做得更好。
    学生学,老师教,课堂上互动,师生都会彼此影响和成长,这样的过程必不可少。生动的谈话交流,增进了师生情感,也容易促进孩子个性、思维的发展,是电子屏幕所无法替代的。
    当然,对于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共享于大家,特别是平时无法通过课堂获取的学生来说,值得提倡、推广。我身边有些孩子,除了参加一些面对面的辅导之外,在网上也报名辅导,感觉还不错。支付适当的费用,弥补自己一些学习上的不足,经济上还能承受,何乐不为,何况一定的报酬也是对提供资源者的尊重。
    但如果过分、盲目地用金钱来设立门槛,让有钱人才能享受更好的学习资源,这就歪曲了教育公平的 本质,搅乱了整个教育秩序。对于在职教师,不该把线上的收费辅导作为自己教学的全部。教师,毕竟还承载着教育下一代的社会职责,你的学生、你的课堂、你的学校,都应该为之用心出力。如果只为自己牟财,何不辞职,去专心走财富之路,好让一些真正热爱教育、乐于担当的教师去完成使命,追求价值。
    教师,有师道;教育,也要有教育的原则。对于线上辅导过分纯粹地向“钱”看,应该制止。线上,要有底线,如果没有了这条底线,往大处说会扰乱社会的教育秩序;往小处说,对于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心里也会感到不安,甚至愧疚。

      在线辅导值得尝试
    盐城市大丰区大中镇裕华初级中学 仓学斌
    眼下,为数不少的中小学一线教师“线上兼职”,如雨后春般应运而生。细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究竟是予以禁止,还是给予有效规范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在职教师“线上兼职”,既然已成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社会大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人们的教育选择日趋个性化、多元化。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在线辅导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欢迎,原因就是它在教育资源失衡的情况下,让更多受教育者有机会倾听到名师的授课,获得更具性价比的教育服务。
    虽然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但是目前教师待遇普遍不高,中小学教师通过线上兼职得以提高收入水平,已经屡见不鲜。鉴于此,我认为,让中小学教师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的原则下,利用休息时间“线上兼职”,不必大惊小怪。
    细心的人可以察觉,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每个教师都有“在线辅导,日进斗金”的能力。一位教师,真正要想谋求“线上兼职”的经济效益,必然与自身业务能力紧密挂钩。所以说,一线教师唯有通过自身精湛的业务水平的展示,才能赢得广大家长们、学生们的青睐。如此看来,“线上兼职”这一新生事物,无疑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另一种客观而又公正的检验。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不能把“在线兼职”和“有偿补课”混为一谈,大可不必用补课现象泛滥的弊病来抹杀在线辅导的优势。“在线辅导”是教育领域的一种创新,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提高了闲暇时间的利用度,还获得了相应报酬;对于学生来说,在线辅导比一些“课外辅导班”便宜,教学效果好,而且时间安排相对灵活。
    站在“互联网+”的大潮流中,“在线辅导”值得尝试,不能一概否认。

      线上线下相融合是必然趋势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维煊
    “互联网+”的到来,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必然趋势。在线教育发展迅猛,不仅机构数量庞大,而且品质繁多,风风火火的“互联网+”模式正不断改变着教育的面貌。
    但是,目前极大多数的在线授课还是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以解决答案、提高分数为目的。这既是互联网的快捷,也是应试教育被标准化题库和考试长期统治的结果。这样的在线教育很难让学生得到实质性的帮助,还会加剧中国教育的深层次问题。
    要想线上教育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单靠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在线机构的单方努力是很难做好的,需要学校的介入、需要在职教师的介入。
    在职教师从事在线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做什么样的在线教育,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应试教育做得更极致?还是为互联网时代重新设计教育?
    我们要鼓励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在职教师,通过审批程序从事在线教育,允许他们获得相应劳动报酬。学校及在职教师最了解学生、最能与学生融为一体,能较好预测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此,让有余力的优秀教师从线下走向线上,或线下与线上教育相融合,将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思想方法向更多人辐射。
    当然,在职教师做在线教育,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学校及其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其资质进行审核与批准。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是珍贵的教育资源,让这些教师的教学线上线下互相拥抱、融合,能免除教师及学生走班、走校时的奔波,不仅减少了教育成本,也让教育收益最大化。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