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6期 总第5213期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6期  下一期
课程中的家乡味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6-04-14 14:54:27

      课程中的家乡味儿
    家乡味儿是什么?有人说是淡淡的乡愁,有人说是一道佳肴。总之,家乡味儿会以不同形态烙印在我们心里。如今,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具有家乡特色的课程。家乡味儿是文化更是力量,是课程也是学科。这些特色课程的开展,是用家国情怀培养现代公民的有效探索。

      校本课程中的“孤山泥狗子”文化
      靖江外国语学校人民路分校 宋满华
    在美丽的靖江,有一座奇山——孤山,而汇聚了孤山灵气的“泥狗子”,又称“叫鸡”,是靖江民间传统神秘古朴的工艺品,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孤山每年三月三庙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民间艺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的情感,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靖江孤 山初中开设了以“孤山泥狗子”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们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通过调查、采访、搜集、制作等活动形式,在合作、探究中主动探寻源远流长的家乡民间文化,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家乡文化的距离,学生们在做中学,学中做,趣味盎然。学校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孤山泥狗子》,该教材融入了孤山风情、“泥狗子”的制作及乐音变化拓展等内容,生动系统地介绍了“孤山泥狗子”文化和制作工艺。
    学生们通过实践感觉到,看似普通的“泥狗子”制作要求高,工序复杂。制作“泥狗子”的原材料需取自孤山东南角的黄泥,接着要经过晒土、碎土、拌土、捶土、制作、晾干、烧制、着色等环节。而捶泥就需要几十到几百下,让黏性和硬度达到一定标准,和水也很讲究,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不然制作时难以成型。
    学生们通过实践,掌握了制作“泥狗子”的基本步骤:整坯、捏头、捏尾、捏身、捏脚、捏嘴、捏耳、点睛,然后打响。打响也有技术要领:先打回音孔,再打吹气孔,上下孔相对并形成一定夹角。而从通孔到烘干、彩绘还需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造型也由最初常见的小狗扩展到雄鸡、水牛、老鹰等动物,拙朴而又夸张,十分生动。
    校本课程中的靖江“孤山泥狗子”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萌发出新的创意:从“泥狗子”的叫声、外形、市场开发等方面创新研究,让“泥狗子”的形状变成各种动物造型,“泥狗子”的着色也摈弃了有毒油漆而采用无毒色素染色,色彩由单一的红、绿演变成彩绘、京剧脸谱等艺术色彩组合,叫声也由单音变成双音、三音、变音、电子音、花腔等多种,他们试着把口琴里的簧片植入“泥狗子”,“泥狗子”竟能吹出电子音乐。
    不少学生在享受制作过程快乐的同时,担心美丽孤山的黄泥会一天天减少,立即发出倡议:保护孤山,保护“泥狗子”,急需寻找替代原料,后来大家在附近的砖窑厂找到了合适的黄泥。学生们自信地说:“靖江‘孤山泥狗子’不仅不会在我们手里失传,我们还要通过互联网,让它像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那样蜚声海内外呢。”
    “孤山泥狗子”这种传统的民间手捏泥艺术,正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绽放异彩,它不仅增添了童趣和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激发了学生们热爱家乡,振兴家乡的情感。

      “鸡”遇难得
      如东县曹埠镇孙窑小学 薛志华 
    鸡是农村孩子接确最多、最熟悉,也最具家乡味的一种家禽。在我们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学校巧抓“鸡”遇,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开发了具有家乡味儿的校本课程《“鸡”遇难得》。
    以生活为背景,了解“鸡”知识。学校以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为课程背景,以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养鸡场为基地,加强学生对鸡知识的了解。学校邀请基地技术人员来校传授科学养鸡的方法以及鸡病的防疫,组织学生参观南通正大现代化养鸡场,开展养鸡知识竞赛、手抄报等活动,丰富知识面,激发学习热情。
    以兴趣为先导,发现“鸡”的奥秘。我们充分利用《“鸡”遇难得》这一课程资源,在学生中开展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大讨论,话题一出,引发了学生的极大热情。有的学生认为是先有蛋后有鸡,因为小鸡是从蛋里面出来的,而且在新华字典里面,蛋在鸡的前面;有的学生认为先有鸡后有蛋,因为蛋是鸡下的,如果没有鸡,怎么可能有蛋呢?还有的学生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在百度里寻找答案——科学家弗里曼说:“有了蛋壳蛋黄和保护小鸡的液体才有地方住,要是没有鸡卵巢里的OC-17蛋白就不可能有鸡蛋。因此,一定是先有鸡再有蛋。”学生将所发现的奥秘写成了科普小论文。
    发挥学科特点,借“鸡”整合。校本课程《“鸡”遇难得》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口语交际、作文以及科学、品德与生活等学科的特点,与《“鸡”遇难得》进行整合。如在口语交际课上,让学生围绕鸡的有关知识说一段话,开展讲鸡故事比赛等;在作文课上,让学生介绍家乡的农民是如何抓住“鸡”遇,来发展养鸡事业的,才有了学生的美文《骑在鸡背上腾飞的地方》发表在《孩子天地》杂志上并获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在品德与生活课上,学生了解了母鸡哺育小鸡的过程与艰辛,从而懂得母爱的伟大、人与自然的和谐。
    理论联系实际,养鸡体现快乐。学生掌握了鸡知识后,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活动中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技能,我们利用学生家里的鸡资源,开展“领养鸡”活动,建立了“领养人”制度,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他们自制精美卡片,为每只小鸡起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并写上一句温馨的寄语,表达美好祝愿。学生每天回到家中,精心呵护小鸡,望着一只只憨态可掬的鸡,正在快乐地扭动着那浑圆的身子,学生们一张张堆满笑容的脸像绽开的芙蓉花。有了实践和拥有实践后美妙的景致,这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以致用。
    农村的广阔天地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我们将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向,并以极大的热情充分利用现有校本课程资源,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红色旋律”传承美
      如东县苴镇德耀小学 金洁
    苴镇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一代名将陶勇、姬鹏飞、叶胥朝、梁灵光等曾在这里领导革命武装斗争,苴镇革命老区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有着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更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家园。我校一直以来以“革命传统教育”为载体,开发了以“红色旋律”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有“寻访三代红,幸运伴我行”主题活动;有阅读“红色”传奇,学生阅读英雄人物故事书活动;有唱响“红色”旋律,学生传唱革命歌曲活动;有回放“红色”经典,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活动……活动形式喜闻乐见,活动效果不言而喻,革命传统美德浸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灵。
    其中,“红色之旅”是我们高年级一直以来的德育传统活动项目,因其活动范围较大,融合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的磨炼,已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人生之旅”。
    活动涵盖三部分内容:
    一是缅怀。每年清明节,学生骑单车,从学校崔德耀纪念亭出发,沿途瞻仰苏中四分区反清乡胜利纪念碑、顾福亮烈士就义处、顾福亮烈士纪念亭,骑车每到一处都要举行短暂的纪念活动,不但使学生了解了战火纷飞年代的动人事迹,陶勇、姬鹏飞等抗日将领的英名也留在队员心中。一幅幅真实的场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激荡着全体队员的心灵:缅怀先烈,立足今天,奋发未来。
    二是亲近。红色之旅为队员营造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体验空间。走过掘苴老闸、掘苴新闸、走进如东火车站,感受家乡的变化,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息。
    三是拾趣。《革命战士出征歌》《争做“四个好少年”》《中华好儿孙》等旋律优美的歌声在小河田野间萦绕,在红土地上回荡,在少先队员心间激荡,激发了队员的爱国情怀;登上黄海之堤,亲近自然,分组自主野炊,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海滩之上,队员拔河对抗赛,展现了队员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学生自己动手支锅灶,忙菜,烧饭,有分工有合作,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虽然最后有的菜很难吃,有的饭还没熟,有的同学还瘪着肚皮,但大家还是愉悦、兴奋的,因为这是他们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这样的教育是生动的、真实的、有效的,更是鲜活的,绽放光芒的。队员们在活动中收获着体验与感受,活动中充满着热情与友好。
    各种“红色”探究活动,让学生徜徉在“红色旋律”之中,耳濡目染,思想受到荡涤,情操得到陶冶,行为受到感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样的活动至真、至善、至美。

      用课程话家乡
      睢宁县桃园小学 卓元
    五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热闹非凡,学生们正高举小手,争相讲述自己村落历史由来、神话传说。这是桃园小学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开设的《美丽家乡——桃园》“家乡文化”课,让学生们了解家乡和文化,弘扬家乡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热情。“家乡文化”进课堂,让课堂赋予浓浓的家 乡味道,让成长中的学生,将来无论在天涯海角,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家乡文化。
    桃园有悠久的历史,这种近在咫尺的历史是教科书上所没有的。校本课程设置了讲述“桃园历史变迁”的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调查的方式,向小镇老人了解桃园历史旧貌,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有的学生从家中找来《金史·正史》,用史料向同学证明桃园“有淮宾于兴定二年桃园置”,可见当时桃园已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中心。有的同学通过向老人们询问得知,在清末咸丰八年,有袁姓崇寅在桃园筑圩成集,后随着贸易扩大,贸易场所囿限,逐步向东发展,原来的“圩子”就是今天人们称的老圩里。那时桃园就店铺林立,布行、粮行等相当完善了。这种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为祖国、为家乡而自豪。
    我们注重对桃园传说故事的开发,让孩子通过网络、书刊查询,了解村落的历史、神话传说等,在课堂上变成自己述说的故事,向同学娓娓道来。如学生讲述“老龙潭”,得知这村子由老龙在此落地后行雨,翻身搅尾升空形成大坑,坑深像泥潭,故取名“老龙潭”。村子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又如学生讲述“散卓”,“在明永乐年间,一禚姓文丞武将保太子篡位未成,遭灭九族,有兄弟二人亡命至此,把‘禚’谐音成‘卓’,就有后来的‘散卓’。”还有“打网刘”“圆海”“糖葫芦坊”……
    了解了历史,知道了由来,也要了解家乡的工农业发展。桃园是全省有名的“蚕桑基地”“意杨第二故乡”“苏北桃花源”等,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结合课程设置内容拍出视频,介绍桃园工农业协调发展情况,在课堂上播放。然后师生结合视频大讨论,促进了学生对桃园明天发展焕发出理想,描绘出桃园美好的蓝图。
    强劲的春风吹来,桃园小镇更加焕发青春,勤劳智慧的桃园人民,又将用如椽巨笔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通过《美丽家乡——桃园》的教学,学生知道了家乡的渊源文化,家乡文化的魂根植于孩子们的精神家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