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技术拾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7期 总第5221期 2016年04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7期  下一期
浅析基于网络在线的教师实践社区的应用
来源:无锡市新区江溪小学 作者:黄献忠 发布日期:2016-04-28 13:56:48

    (接上期)
    该平台以网络论坛的形式搭建,在“课堂研究”论坛区建有各学科各年级的主题社区,学校开展集体备课,并指定专人上传教案与课件初稿,每个备课组成员依据蓝本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进行方案修改,再在课后发布教学反思,共享教学心得,形成一种浓郁的教研氛围,利于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该平台还建设了“教学科研”“校务管理”“班队空间”等分区,成为学校日常事务的门户平台,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因为后台管理员能够统计每位教师的参与情况,可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以此推动了网络教研常态化,效果良好。
    二、基于网络在线的教师实践社区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说,我校基于网络在线的教师实践社区的构建已初步完成,从试验阶段走向应用阶段。作为网络教研的典型,我校的做法与经验在区教育系统内示范交流,获得好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商榷。
    1.电子备课与传统备课之间的选择
    认真备课是教师“五认真”中的前提,备课电子稿因为“可任意复制”的特点受到一定程度上质疑,如果放任教师随意复制下载,必然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态度,特别是影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此我校特别规定,青年教师在集体备课电子稿的基础上,必须手写基于自己班情的教案,而其他教师也要在“备教材”的基础上体现“备学生”的内容,将修改后的备课电子稿和教学反思在学校备课系统内公示。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也受到专家的肯定。
    2.协作共享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
    绩效工资改革后,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会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工资奖金上,虽然绝大部分教师能够乐意将经验传授给他人,但班级平均分上的差异会在教师间产生微妙的影响,所以常规的考核办法使教师有时候会有所保留。我校省级教研课题《瞿秋白精神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对这一现象也展开研究。
    经教师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我校的绩效考核上对教师的教学质量采用横向和纵向两种办法。即横向上与平行班间比,超出平均给予一定的奖励;纵向上与之前的班级情况比,有稳定的进步也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增加一条,整个平行班的整体教学质量与区或市的考核要求比,达到要求的也给予奖励,表现优异的学科组年终教师评优的名额适当增加。这种考核办法可以让教师在无形中结成荣誉和利益共同体。在我校网络教研平台上,教师们各自分工,把自己制作的课件发布共享,在教学反思、评课议课中也毫无保留,这样的教研氛围对青年教师成长也特别有好处。
    3.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的平衡
    网络教研可以分对内和对外。对内开展校本教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网络教研应该是开放的,我校教师除了完成上述三个方面的基本网络教研方式要求外,还积极在各大门户网站、杂志出版和学科网站注册,开阔视野的同时参与各种网络投稿、征文、案例或微课等竞赛,逛论坛发博客,打造各自的网络教研圈子,这对增加学校和个人的知名度有很大帮助,更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与升华。
    总之,基于网络在线的教师实践社区,让广大教师能用信息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改进现有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有着深刻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将把这项研究深入开展下去,结合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要求,向更人性化、简易化的方向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