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7期 总第5316期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7期  下一期
找回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来源: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 作者:姚国平 发布日期:2016-11-07 14:20:48

    最近,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北京多所小学课间禁学生玩耍,只准喝水上厕所”。是什么让学校做出如此决定?丰富多彩、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怎么就取消了?
    记得小时候上学,我最盼望的就是课间十分钟。一下课,玩的东西可多了:跳皮筋、格房子、拾尺子、弹玻璃球、踢毽子、滚铁环、丢沙包、挑小棒、绷绷子……实在没东西玩,挤泥墙、斗斗鸡、打掼炮……那时,下课铃一响,早就没心思听课,就在位置上盯着老师下课的口令,老师刚说下课,我们就已经冲到游戏场地,玩得不亦乐乎。一会,上课铃响了,大家恋恋不舍地回教室,还不忘约定放学后继续玩。那时,最留念学校生活,甚至都不愿放假。
    现在的教学条件好了,学校都有几幢三四层的教学楼,也有塑胶操场,但学生的活动空间却变小了,课间活动也变味了。现在的学生下课到底玩什么?我做了调查,总体有这四类:一是无所事事,晃晃就上课了;二是上上厕所,喝喝水;三是忙着写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被老师喊去订正;四是小打小闹,室内外追追跑跑。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什么学生课间游戏反而急剧减少甚至没有了呢?究其原因,首先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下课还要忙着写作业、忙着到老师那儿订正作业。其次,学生活动空间受到了限制,楼上的教室只有走廊,一些游戏无法开展。老师怕发生意外,也不敢让学生下楼做游戏。再次,老师、家长不重视学生的课间游戏,认为课间无需玩游戏,就是上上厕所,休息一下,这样就可以了。
    那么,真的没必要开展生动有趣的课间十分钟吗?真的可以像北京那所小学一样禁止学生课间玩耍吗?生理学表明,课间十分钟可以消除由于上课时久坐所产生的肌肉静力性紧张,还能消除脑力疲劳,更快恢复大脑的工作能力。所谓劳逸结合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课间十分钟非常有必要,它让上了一堂课的学生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休息的时间、放松的时间、运动的时间,调节身心的时间,使他们得以愉快、轻松地投入到下一堂课的学习之中。因此,课间十分钟不能少,还要开展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如何开展生动有益的课间十分钟活动?
    首先,突出“趣”。只有有趣的课间活动才能吸引学生,有趣的课间活动可以向师生征集,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推荐,自主设计,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选择学生喜欢的活动或游戏。有了喜欢的活动项目,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参与课间活动,避免了追逐打闹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其次,分好“类”。学生可以把活动或游戏分成三类:室内的、走廊的、操场的。比如室内游戏,可以巧动手(拼七巧板、挑小棒或自制其他拼图)、棋类游戏、东南西北(用彩纸折一个东南西北,每个方位写几个搞笑的名称)、巧算24点(任意抽出四张牌,用加、减、乘、除和小括号来计算出24点)等。 走廊游戏,可以石头剪刀布、木头人、拍手掌、打毽子等,对空间要求不算高。室外游戏就多了,跳短绳、跳长绳、踢毽子、跳橡皮筋、老鹰捉小鸡游戏、跳房子等。
    再次,重在“导”。师生共同活动,老师注重引导。课间十分钟,老师不是局外人,也要参与其中,可以和学生一起游戏,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又对学生课间活动进行指导、把控。如果教师对学生课间活动不闻不问,有可能游戏会变味,或者发生隐患,不利于学生课间活动的开展。
    最后,把握“度”。教师要控制学生活动量、活动节奏、活动时间、参与面等,把握学生课间活动的度。不能活动量过大,让学生浑身上下流汗,影响下节课学习;也不能让学生活动项目过于狭小,影响学生的参与面。既要保证课间活动的时间,又要调整好活动的节奏,真正起到劳逸结合、促进学习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把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让他们开心地玩,放松地玩。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既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益,又能放松健脑;既让学生欢畅愉悦,又安全富有意义。教育工作者还有什么理由占用学生仅有的课间十分钟呢?还有什么理由不精心组织安排学生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呢?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