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观点,能够启发我们的思维。”
“陈老师教我们的时候非常负责,但是他经常拖堂,课间的时候,我们也想出去玩一下,放松一下,唉!”“刘老师是科学方面的专家,给我们充分的自由度。但是他说话乡音有点重,我们有时候听不大清楚讲课内容,希望改进一下。”
“庄老师每次准备的课件都特别精美,他的课也非常有意思,同学们最喜欢他的风趣幽默,课上我们可积极了。”
“希望语文老师能更热心地解答大家的问题。另外,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些课堂讨论时间。”
笔者发现,不少小学都会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测,评测结果将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依据。有的教师说,实施学生评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积极意义;也有教师表示无奈,“有时候学生评教只是做表面功夫,形式大于内容。”
实例学生评教,教师“对镜贴花黄”
盐城市大丰区小海镇南团小学 吴小妮
我们应该珍视来自于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它当作一面镜子,反思并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正所谓“对镜贴花黄”。
有一位学生这样评价曾经教过他的张老师:“这是一位严厉得甚至不近人情的老师,我怕他,但我又不得不感谢他!”原来班上有位名叫吴谢敏的同学,平时作业总是拖拉。有一次他生病了,刚刚从医院挂水回来并坚持到了学校,作业当然不可能有。正在他准备解释时,张老师阻止了他,并严厉地指责了他,当时的吴谢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这位学生是一位旁观者,能够写出感谢的评价,让我们甚感欣慰。但同时,我也从中反思:作为老师,我们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习惯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心理。不管什么学生,身心健康都是首位的,不能无视。
还有一位学生这样评价他的数学老师:“我的数学老师陪伴我们三年了,他留给我们许多回忆。在幸福与泪水的相伴中,我们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下午,数学课上得非常沉闷。老师看着一个个没精打采的学生,便宣布数学课暂停,“撕名牌”活动正式启动。学生们的精神顿时提了起来,打瞌睡的醒了,开小差的回过神来……待活动结束后,继续上课,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大有改观,学习效果也更好了。
还有一次,该生作业马虎,老师严厉批评了他,并重重地将作业本扔给他重做。于是,他便眼泪汪汪地重新认真做起作业……果然是幸福与泪水相伴,从这位学生的评价中,我看到一位既温暖又严厉的老师形象。严厉的老师常常有,但是能带学生玩的老师却不多,能够让学生在辛苦的学业生活中幸福成长是不易的。我也反思我的课堂教学,当学生处于精神疲劳状态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不能无视。
在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中,我发现学生对老师的要求非常直接、率真。他们往往会毫不遮掩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最直接的方式传达出来。比如:一位学生对我提出要求——我很想和吴老师坐下来聊聊天,但从来都没有过。看到这个要求,我本不以为然,但后来想想,平时因为课程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我真没有安排过什么时间和学生们聊天。
之后,我在课余时间,走到他们的身边开始尝试聊家常、聊学习,竟也有了许多发现——平时上课不发言的彭玲玲是那么健谈,平时看上去大大咧咧的董梁是那么善良……
理想
学生评教是教师的镜子
学生的发展契机
盐城市大丰区小海镇南团小学 钱勇
学生评教“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师生均有益处。
首先,促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很多教师不在教育教学改革上下工夫,而是采用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向高强度的低效劳动要成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而学生评教是激励教师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促进教师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以达到学生的期望。
其次,营造师生良性互动、民主的教育环境。学生是教师最直接的教学对象,学生评教让学生更主动地关注教师,并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联系起来,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而且,学生在自由表达意愿、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被重视时,能感受到民主的意识和平等的思想,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也会提高。
第三,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在评价别人时,自身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在评教中,学生可以学会沟通,学会客观全面地收集信息,学会摆脱主观因素、情感因素的干扰。这些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很有益处。
现实学生评教存在诸多问题
学生评教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诸多积极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
学生评教,成为制约教师发展的一根绳子
学生是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式最直接的感受者。学生如果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持满意态度,那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而有教师向笔者反映,“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自己的满意度而去迎合学生,该做的不做,想做的不敢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师自身发展。
做表面功夫,将学生评教视作“无用功”
钱勇告诉笔者,有的学校可能在学生评教方面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它在某些方面鞭策教师的潜在力量,把它着力放大成“亮点工程”,甚至把中考高考成绩的进步也归功于此,这种重视的背后,在价值取向上是有问题的。
“而有的学校在这方面一阵跟风之后,可能碰了壁,看到了它可能对师生关系产生的不利影响,特别担忧由此导致教师权威一定程度上的降低,或者学生管理难度的加大,因此逐渐放松以至放弃学生评教,未免有点因噎废食的味道。”钱勇说。尤其是教育教学方式粗放落后、内涵发展与教师成长滞后、不规范教学行为泛滥、短期内外在成绩较好或者难以改观的学校,更可能将此视为“无用功”。凡此种种,重视也好,忽视也罢,其“视线”都不无偏差,对学生评教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并不科学。
“暗示”之下,无法获取真实反馈
有教师透露,每次学生评教之前,有些教师会有“暗示”学生的行为。比如:体罚方面,“老师是不会打学生的,有时只是提醒一下,长个记性而已。”作业方面,“作业你们都能写完吧,一点也不多吧?”
在教师的种种“暗示”之下,无法获取真实的教学反馈,学生也对评教产生了不以为然的态度,这让学生评教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
小编有话说
学生评教是学生本位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学生评教的结果,是对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的一种反馈,它是教师成长的一面镜子。教师对照评教结果,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并注意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作为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20年代,评教活动在美国兴起。经过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教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学生评教传入我国,同样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重视。目前,学生评教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被纳入学校教学管理之中。而在小学,学生评教也是教师课堂评价的途径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小学,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小学学生各方面发展并未完全成熟,在评教过程中,他们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学生评教的客观真实性。
其次,小学学生评教活动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上还不够成熟,评价理念、评价形式、评价指标等,都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发展。
此外,很多人对学生评教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实施学生评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存争议,评教过程缺乏引导等,这些因素都是小学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
合理利用学生评教,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小学学生评教是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积极尝试,理应得到重视。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区域学情,制定具体可行的学生评教指标,妥善考虑到评教的各个环节。学校也要对学生评教真正重视起来,将真实的学生评教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助力。此外,教师要放下“师者,尊也”的架子,引导学生客观、真实地做好评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