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疫情防控期间“人人通”空间的有效运用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书秀 发布日期:2021-06-21 10:22:35 |
通过疫情防控这段时间利用“人人通”空间进行网络授课,笔者感受到了“人人通”空间在教育信息化这种全新的教与学模式中的强大优势。“人人通”空间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人人通”空间进行资源共享。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而言,教师在网络教学中通过这个多方共同拥有的平台,使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沟通更加方便、有效、快捷。
“人人通”空间提供了多方共享功能,把教师、学生、家长与教学资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让教师、学生、家长各得其所,共同进步。心理健康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学生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则是帮助学生缓解心理焦虑和压力,适应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正确处理厌学心理等。 基于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任务和特点,笔者结合“人人通”空间的特点设计了适合心理健康课教学的上课模式。笔者采用平台直播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讨论疫情防控期间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分享网络学习的感受,这是笔者通过“人人通”空间进行的一次顺利尝试,这种方式可以让隔离在家的师生们顺畅沟通。疫情防控期间的第一节网络课,由于学生们初次接触网络学习模式,在设备与平台的使用上还存在困难和不适应,但学生们依然能够通过“人人通”空间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新冠病毒的知识上传网络,与大家一起分享,从而得到更多的体验和话题信息。
二、空间功能的整合
职业规划是个大的话题,由于网络的便利,学生通过职业性格测试了解到了自己适合的职业,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树立对未来理想职业的理念和信心。
“人人通”空间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作为心理健康教师,笔者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的资源库里既可以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又可以从教学助手的“共享资源”中搜集一些课件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来优化备课的思路和内容。 通过网络共享资源,笔者博采众长,更好地选择教与学的内容,优化了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质量。网络教学期间,笔者在很多心理教育平台获取教学资源,之后针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删减整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现状填充完善,在授课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