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E教吉林•教育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1期 总第6026期 2021年06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1期  下一期
疫情防控期间“人人通”空间的有效运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书秀 发布日期:2021-06-21 10:22:35

通过疫情防控这段时间利用“人人通”空间进行网络授课,笔者感受到了“人人通”空间在教育信息化这种全新的教与学模式中的强大优势。“人人通”空间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人人通”空间进行资源共享。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而言,教师在网络教学中通过这个多方共同拥有的平台,使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沟通更加方便、有效、快捷。


一、空间功能的使用

 

“人人通”空间提供了多方共享功能,把教师、学生、家长与教学资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让教师、学生、家长各得其所,共同进步。心理健康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学生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则是帮助学生缓解心理焦虑和压力,适应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正确处理厌学心理等。
 

基于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任务和特点,笔者结合“人人通”空间的特点设计了适合心理健康课教学的上课模式。笔者采用平台直播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讨论疫情防控期间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分享网络学习的感受,这是笔者通过“人人通”空间进行的一次顺利尝试,这种方式可以让隔离在家的师生们顺畅沟通。疫情防控期间的第一节网络课,由于学生们初次接触网络学习模式,在设备与平台的使用上还存在困难和不适应,但学生们依然能够通过“人人通”空间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新冠病毒的知识上传网络,与大家一起分享,从而得到更多的体验和话题信息。


利用“人人通”空间的直播课功能授课是笔者在疫情防控期间的主要授课方式。心理健康课要求实时互动,网络直播课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虽然缺少了面对面的互动,但有更多传统课堂没有的优势。在传统的课堂里,除非家长们被邀约进入课堂,否则他们很难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基于“人人通”空间的网课授课方式,使家长和学生可以在同一个平台进入同一个课堂,更方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和学习到教师的授课内容。


笔者设计了一节心理健康课“寻求家人理解”,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换位体验,感悟家人对自己的关爱,理解、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沟通。因为是网络授课,相比传统课堂而言,把每位家长邀请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变得更容易实现了。课程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家长和学生一起观看从电视剧中截取的关于家庭冲突的视频,引起家长和学生的情绪共鸣。由于是直播,播放视频操作和观看都非常方便,这也是传统课堂不容易实现的。传统课堂的设计是在没有家长参与的情况下,学生分角色扮演和家长发生冲突的情景剧,而在网络教学里,就可以指导家长和学生在家里互换角色,再现矛盾冲突,从而引发双方的思考。


网络课堂提供的共时空间,为不同家庭共同讨论相同话题提供了便利。通过交流分享,使参与者反思自己沟通时的不足之处,寻找正确的和家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制订亲情计划,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网络授课期间,笔者能同时在三个学年发布每天的疫情心理健康小知识,使学生们每天都能关注到健康知识,提高防疫意识。同时,面向家长,笔者每周发布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家庭教育小视频,并在平台上针对家庭教育出现的困惑进行答疑解惑,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观看学习。
 

二、空间功能的整合


疫情防控期间,需要对学生的焦虑情绪进行调查。基于“人人通”空间的共享功能,笔者将调查问卷上传到作业中,学生下载并在完成测试后回传。对于不需要集中时间的小的教学任务,笔者都是让学生利用零散时间的方式来完成的。


每节心理健康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传统课堂45分钟的教学结束后,讨论也就结束了,但是在网络课堂,讨论交流可以延续很久。笔者利用空间里的评议一栏,让学生把有关课堂的感想写上去,学生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和表达机会。


笔者还设计了一节关于学生职业规划的心理健康课。课前,笔者布置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职业种类和职业特点的资料,并将自己查找的内容分享到班级平台,可以分享链接,可以直接分享视频,也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了解到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同学的分享更多地了解各种职业有关的信息。同时,笔者也在班级平台分享了一个MBTI职业性格测试的链接,让学生课前完成测试,对自己的职业性格有所了解。通过这种方式,一部分课堂内容就在课前完成了。
 

职业规划是个大的话题,由于网络的便利,学生通过职业性格测试了解到了自己适合的职业,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树立对未来理想职业的理念和信心。


三、结语

 

“人人通”空间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作为心理健康教师,笔者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的资源库里既可以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又可以从教学助手的“共享资源”中搜集一些课件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来优化备课的思路和内容。
 

通过网络共享资源,笔者博采众长,更好地选择教与学的内容,优化了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质量。网络教学期间,笔者在很多心理教育平台获取教学资源,之后针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删减整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现状填充完善,在授课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将近半年的利用“人人通”空间授课期间,笔者体会到了通过“人人通”空间进行教学的优势,宏大的平台资源既促进了优等生更上一层楼,可以反复回放的课堂教学也照顾到了基础薄弱学生的感受,使教学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平台有利于家长实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有助于家庭教育,亲子互动。平台还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业务发展和学习的各种应用软件,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