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E教吉林•教育信息化巡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2期 总第6032期 2021年07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2期  下一期
以信息技术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白山市江源区湾沟小学依托“三通两平台”推进信息化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郭立军 发布日期:2021-07-05 14:40:28

白山市江源区湾沟小学依据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路,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基础,制订详细的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有力推动了教学的发展。


学校坚持以信息化建设要服务于学生、家长、教师,落实在课前、课中、课后与管理中,促进学生、教师、管理者发展的思路,多措并举开展信息化教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高教师认知,转变教师观念,学校首先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文件以及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材料等,让全体教师、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后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知识,使教师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方便与高效。


为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培训者的培训,选派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两名教师参与相关的培训,两名教师返校后再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在示范引领中提升学校全体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好处的认识。二是强化校本培训,学校组织开展了微课设计与制作、希沃手机助手等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培训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有自主学习,有微课培训等。还采取培训与作业布置、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力求使教师能够学好、用好信息技术。三是以赛代培,以赛代练。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优质课大赛、网络个人空间比赛及校内教研活动、大学区教研活动等,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在赛中培、赛中练。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为强化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学校修改了课堂教学评价表,将信息技术的应用纳入其中,并对教师的课堂应用进行评价考核。校长室、教导处人员深入课堂开展听课活动,促使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实现常态化应用。另外,学校组织开展了示范引领课、赛课、过关课等活动,通过活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为强化应用,学校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注册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可以方便地上传和查看文章、教学资源、视频等资料,学生和家长的空间由于受农村学校的限制,正在逐步建设中。


为积极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学校建立了班主任工作群和教师群,同时,各班级也建立了班级群。通过这些群,学校能够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微信和QQ群向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家庭教育等宣传。家长也能够及时地与教师交流,给予学校合理的建议,这使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顺畅。另外,2018年学校开通了互动课堂,方便了与县域内学校之间的互动教研,目前已完成调试工作,互动课堂拓宽了教研活动的范围,使活动开展更具有实效。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保证,为强化制度,学校修改了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同时对教师的职称评聘也增加了信息化应用的内容,从而使各管理环节有章可循,管理规范,提高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在利用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外部资源的同时,学校根据课改等各项工作,加强了学校资源库建设。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学校空间,学校对教师的“疑探”课堂的备课、语文主题学习备课、获奖的微课、公开课教案进行了教学资源整理,并在信息技术、家庭教育、班主任工作、教研教改等栏目中充实了培训学习内容,使学校平台成为教师学习成长、查找教学资料、对外咨询宣传的综合性平台。


经过实践与研究,学校认识到管理与制度是落实信息化工作的关键。科学的管理与良好的运行制度是不可缺少的,科学的管理配以科学渐进的制度,就会目标明确,并使信息化建设服务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
 

今后,学校要加强组织学习,使全体教师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只有教师的认识得到提高,信息化建设才能得到全面落实。同时,要抓好培训,选拔信息技术较好、具有改革精神的教师,让他们先做好,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还要多组织活动,多进行激励,激励机制是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剂。作为管理者,教育局、学校要通过多组织活动,给教师创造交流平台的同时,对教师进行表彰奖励。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激励机制的作用,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