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7期 总第6074期 2021年11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7期  下一期
美术课堂中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史佳洁 发布日期:2021-11-01 16:00:35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对中国文化理性审视,对外来文化包容借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如何利用美术课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


一、了解民族文化,产生文化认同感


众所周知,我国民间拥有很多不同品种的美术工艺,包括剪纸、传统纹样、皮影、面具、泥塑、刺绣等,这些工艺都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涉及民间美术的形式。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容介绍民间艺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质载体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鱼的纹样”一课,它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师可从年画、中国结中鱼的传统纹样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和寻找见过的鱼的纹样。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回忆出新年的挂件、玉佩、花瓶甚至是日常使用的餐盘上鱼的纹样,经过思考后发现“鱼”和“余”“玉”谐音,有“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等吉祥寓意,然后再从色彩、造型等方面剖析鱼的纹样特点,总结出传统文化中喜欢用大红大绿的强对比色,视觉冲击力强,同时渲染出喜庆的气氛。在画好外轮廓,用图案装饰前,引导学生欣赏大量图片,从而发现鱼的纹样上多用荷花、莲蓬等吉庆图案,在引导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业设计很关键。传承传统工艺,就要让学生动手体验。教师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设计好鱼的纹样后,画在红、黄色的纸上,用中国结串起来做成小挂件;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用剪纸的形式剪出鱼的纹样。等到作业展示时,教室便有了浓浓的中国味。


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民族文化元素,并用不同表现形式展现出来,这样的切入可以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探究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学习外来文化,做到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兼收并蓄的传统。


“水墨改画”是美术教学的一个新尝试,它以一种绘画情趣表现另一种绘画形式,将中国传统的水墨作画方法与西方的油画构图、题材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再创作,以水墨画视角表达对西方绘画的理解和对故乡的情感。学生第一次接触油画作品,会对夏加尔的《故乡的梦》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夏加尔,体验其绘画风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水墨画工具,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这幅作品。首先把油画作品用电脑技术变成黑白效果,寻找黑白灰的层次,告诉学生水墨画可以用浓淡来表现深浅不同的颜色;接着用中锋、侧锋等不同行笔方式,告诉他们如何表现画面中的色块和线条,同时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加入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适当添加或删除画面内容,画出新奇的水墨改画“故乡的梦”表现出梦境般的故乡情景。


这样的文化自觉能让学生在认识、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不落俗套,创作出新的、更有童趣的、有个性的画面。


三、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依托,感受文化魅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历史,是丰富的文化资源。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提起春节,人们都会想到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放鞭炮、舞龙灯、耍狮子、扭秧歌等民俗活动,这些传统的文化活动为新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也成为春节的符号。因此,利用教材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与艺术美学息息相关的春节符号,成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绝佳入口。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绘画作品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六年级上册“木版年画”展示部分年画作品,指导学生认识和欣赏年画。在观看民间艺人创作木版年画的过程中,了解年画的表现风格,有写实的,有写意的……从刷墨、上纸、打压到最后揭纸,艺人一边现场操作,一边介绍各项工艺的要领。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学着,制作出来的年画十分精美。“松鹤长春”“连年有余”“观音送子”等,都蕴含了吉祥如意的生活愿望。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剪纸、窗花、泥塑等形式从色彩、线条、造型三方面对春节文化中的美术因素、美术语言进行剖析,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进行体验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加深对美学的理解。


美术是历史的视觉性再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行为和载体。文化自信是美术课的心理基础。把美术课落实到感受、学习、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对增强文化自信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