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中国▪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20期 总第6092期 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20期  下一期
深度学习理念下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智慧 发布日期:2021-12-13 15:19:31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现实发展,强调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它的关键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如何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学习活动设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充分分析学情


学情分析关系到学习目标、单元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首先要对学生的已有基础做出准确的判断,包括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经验(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等。已有的知识储备关系到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已具备的学科能力水平及学习经验关系到学习活动设计的难易梯度,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影响主题情境的选择。其次要预估学生的发展点,包括可能达到的水平、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等。最后要预判学习障碍。有了预判,教师可以准确把握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学生活动来突破难点。


充分的学情分析会让教师更好地站在学生视角、学生立场去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助力深度学习更好地发生。


二、设定教学目标


1.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目标设定,最终设定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指向的是期待学生最终要达到的程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具体的学科知识为载体,指向学生对学科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要明确表明学生经历了什么活动,能够做什么,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有了提高和发展。在每一单元实施前,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学习目标,给学生以明确的指示。


2.立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学习目标指向的是学生在学习之后,应该获得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结果,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基础上,建立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精准分析承载了学科知识、技能、方法的学科素养在每一单元的进阶发展,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适时的学习目标。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指南,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开展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具体表现。


三、设计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要求教师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有意义的学习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二是学习者具有与新知进行关联的先行知识,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进行关联。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要依托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则依赖教师的引导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的精心设计。


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形成认识思路的载体和途径,也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自主性。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要求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思路,结果不可直接预见,需要学生思考、研讨、探究的活动任务;系列化、进阶性的学习活动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科发展逻辑、学生学习的逻辑,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


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出预设,给出基本的应对方案,也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证他们在活动中充分思考、讨论和交流。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是学习活动的情境、学习活动的迁移等。


要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关键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教师。希望我们的教师转变观念,学会以学生视角、学生立场改进教学,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