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3日下午,江苏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在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调研和考核工作会议(南京)。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厉浩,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平、副馆长张元宁,南京市教育局高师处四级调研员钱介荣等领导出席会议。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的专家,南京市首批和第二批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共16位领衔人以及工作室的代表成员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项目负责人曹鹏主持。
陈平在调研考核工作开始前致辞。他希望各工作室抓住融合创新这一主线,突出发挥网络的作用,通过工作室建设进一步生成更加契合信息化教学的优质资源,不断放大优秀团队的示范辐射作用。
厉浩在讲话中要求工作室领衔教师正确认识调研和考核工作在网络名师工作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满怀信心、主动作为,做好团队建设和成长工作,带领工作室团队积极融入到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去。
在考核与调研环节,南京市电化教育馆资源制作部主任李为汇报了南京市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整体推进情况。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在南京市教育局高师处的领导下认真开展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的遴选工作,先后对两个批次16个工作室领衔人进行培训,分享了网络名师工作室平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
南京市16位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从团队建设、活动开展、课题研究、特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与交流。16个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各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学科和研究方向涵盖幼儿园、中小学及职业教育领域,涉及智慧语文、小学创意写作、人工智能教育、创客教育,彰显了现代教育的特色。
沈书生、柏宏权、张刚要三位专家对南京市16个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们已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理念。工作室聚焦课堂,聚焦师生共同成长,交流活动区域广泛,教育成果辐射省、市、区,乃至全国,工作室所做的工作既是引领,也是在不断探索。他们希望南京市的网络名师工作室形成合力,建立研究共同体,共创、共构,从学生健康、教育生态的角度,寻找更加符合教育规律的南京新样态;突破时空限制,发挥网络优势,进一步开展跨校、跨市、跨省的交流活动;打造项目特色,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教育扶贫、“双减”工作、学生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调研和考核,16个工作室进行了充分交流,展示了南京市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初步成果。
下一步,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将积极组织开展好“三个课堂”建设中的“名师课堂”建设工作,为建设高品质的教师队伍做贡献。同时,为各工作室搭建平台,聚焦课堂,开展名师间的学术沙龙等活动,注重成果的凝练,帮助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凝练主张、提炼思想,形成一些物化的成果,彰显南京区域的特色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