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23期 总第6116期 2022年0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23期  下一期
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良蕊 发布日期:2022-02-21 10:04:02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其语文综合素养。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重视阅读。但语文课本上的阅读往往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开展拓展阅读,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量。


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组织开展拓展阅读,确保拓展阅读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让阅读的有效性得到保障。本文主要从课本拓展、递进拓展、主题拓展、设立阅读专区四个方面阐述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并提议在拓展阅读中实施背诵、摘录和美读,帮助学生积累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课本拓展阅读,实施背诵积累


小学语文课本是由多位专业教师不断总结、编排出来的,其内容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课本内容开展拓展阅读,并要求学生背诵,逐渐积累阅读量。


例如,教师选择《黄山奇石》和《黄山奇松》两篇文章来开展关联性拓展阅读。这两篇文章都描写了黄山景象,且都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并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教师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的同时,还要背诵,这能帮助学生将好词好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不仅能积累丰富的阅读量,还能为后续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


二、递进拓展阅读,实施摘录积累


小学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程度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时,教师要考虑递进拓展阅读,即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等级的阅读,确保阅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首次阅读时,教师要教学生进行阅读摘录,即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将自己感兴趣或觉得好的文章、段落摘录下来。


例如,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选择童话故事、简单的古诗词、通俗易懂的文章组织开展拓展阅读。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选择散文、古诗词、小说名著组织开展拓展阅读。对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组织开展简单的拓展阅读,而对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组织开展较为有深度的拓展阅读。


在递进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制作阅读摘录本,要求学生将好的段落、感兴趣的句子摘录下来,还可写下自己对古诗词、文章的阅读感悟。这不仅能实现阅读量的积累,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递进拓展阅读能达到因人制宜的效果,既保证了拓展阅读的有效性,又避免了揠苗助长,且摘录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


三、主题拓展阅读,实施美读积累


除了结合课本、学生的发展程度组织开展拓展阅读,教师还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定活动或节日组织拓展阅读,这就是主题拓展阅读。选择固定的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拓展阅读,能将学生的阅读融入实际生活中,这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还能使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实现阅读量的积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美读”,即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中进行阅读。


例如,在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拓展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爱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文章或诗词。在孔子诞辰日,教师选择《论语》《孟子》等儒家代表作品,组织学生开展以孔子为主题的拓展阅读。在中秋节、春节等节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亲情、团圆为主体的拓展阅读。不同的主题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因此,在主题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阅读中,以加深对文章的感悟程度。阅读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写下读后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开展主题拓展阅读,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阅读中融入情感,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记忆,使其不断积累阅读量。


四、设立阅读专区,创造阅读条件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条件各不相同,且学生主动寻找阅读条件的积极性相对较低,这会严重阻碍拓展阅读的开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立阅读专区,即选择一间教室作为拓展阅读的“小小图书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条件,确保拓展阅读的顺利开展。


在“小小图书馆”中,教师要确保书籍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可根据不同书籍类型进行合理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喜好的学生的阅读需求。在不同的书籍区域,可粘贴相应的标志,便于学生查找。此外,在学校条件允许下,可设置电子图书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拓展阅读内容。


在“小小图书馆”中,教师要为学生打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张贴保持安静的提示语,让他们阅读时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同时要保持图书馆的整洁,向学生传递“爱护图书馆,人人有责”的观念,号召学生共同维护图书馆环境。


图书馆提供的书籍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视野。因此,教师不仅要确保书籍数量丰富,还要及时更新读物,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新的书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保持对阅读的热情,还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总而言之,拓展阅读将课外内容引进小学语文课堂,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积累阅读量具有重要意义,且多样化的拓展阅读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对提升教学质量也十分关键。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拓展阅读的开展,除了组织开展多途径的阅读,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使其在积累阅读量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