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23期 总第6116期 2022年0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23期  下一期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季芬 发布日期:2022-02-21 10:08:33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入手,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带给广大教师启发和思考。


一、解题时为何容易出现思维障碍


1.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刻


学生往往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刻,只理解表面的意思。例如,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则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 )。这里有3个,其单位“1”都不一样,而很多学生不能正确找到单位“1”,从而出现错误。在今后的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概念的形成,帮助学生达成知识内化。学生要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去掌握它,并能熟练运用知识去解答问题。


2.未能将零散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知识结构不合理


学生觉得数学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归纳和整理。及时归纳和整理,能形成条理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有利于有序储存所学的数学知识,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大量练习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量的练习有利于提高成绩,但机械重复的练习让许多学生只关注作业的完成情况,而没有深入思考,更谈不上培养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很容易僵化。


二、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做好“四基”教学


新课标中的“四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教学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猜想、推理和论证。“四基”教学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让学生获得知识成果的成就感。做好“四基”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积累基础知识和活动经验、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的本质。日积月累,学生学习数学时就能灵活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2.将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学生只有基础知识牢固,才能进行科学思维,培养归纳、整理、总结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使之在需要时能快速又正确地再现及灵活应用。


例如,在比较的大小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先通分再比较大小。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让它们都和一个中间数比较呢?”一些学生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两个数都接近,可以让它们都和比较。学生自然就会想到,7的一半是3.5,8的一半是4,所以小,大,然后得出小于的结论。学生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后,发现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这样的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让他们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同时,独创性思维品质也得以培养与发展,思维更敏捷、灵活。


3.重视数学思想的培养和数学观念的形成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培养数学思想,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其思维活动更有明确性。


例如,教学“线段的认识”时,教师先拿出一段绳子,指出这样直直的绳子可以称为线段,让抽象的教学变直观。这样一来,学生直接就接触到了教学内容的实质,对线段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有关数学基本观念的讨论已成为数学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应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追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