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23期 总第6116期 2022年0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23期  下一期
系列“微课”为“双减”导航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红兵 发布日期:2022-02-21 10:12:23

“双减”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大课题。让“双减”真正落地,学校必须承担好导航责任。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利用系列“微课”形式,为学生家长解读相关政策,安排部署,督查指导,为达成“教师认可、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的最终目标而努力。


一、“行政点评”——引领全体教师


学校每周一中午全体教师会前十分钟,由笔者及副校长管保建轮周进行行政导护点评。开会前先汇总上周学校的各项活动、各行政人员的导护记录、“双减”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等,认真撰写点评稿,针对不同事件及时提出表扬或整改建议。


在学校管理中,往往存在着行政导护流于形式的问题,“发现”与“执行”之间存在着脱钩现象,减弱了行政导护的“导”的作用,降低了学校管理效能,也阻碍了“双减”工作的正常开展。而每周的行政导护点评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双减”离不开“五项管理”的严格执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行政导护点评中提出了“以‘四驱动’策略,扎实推进‘五项管理’”的策略,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认同。


驱动一:深入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教师反复学习上级文件,充分认识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不同形式向学生、家长大力宣传,形成家校联通合力。


驱动二:成立领导小组,专人专项抓管理。学校完善领导机制,将“五项管理”落实到具体负责人,明确要求与职责。


驱动三:行政分级制管理,进行监督评估。每天的课后服务及回家之后的作业内容在课后服务前布置到位。班主任汇总并于学校作业管理群进行公示。各行政分级制及时监督评估,了解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做出整改。同时,各行政人员定期对手机管理、健康管理、读物管理、睡眠管理进行调查了解,在行政例会上进行交流。


驱动四:活动推进,引领学生成长。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学生排忧解难;通过举办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向上、向善、向美。


“双减”减轻的是学生校内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安全意识决不能“减”。在“行政点评”微课中,学校指出要以“三会”构筑安全防线,为“双减”保驾护航。一是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学习安全方面法律法规,使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员工。二是组织班会,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三是上好晨会,班主任必须将安全教育列入每天的晨会内容,课后服务结束时,任课教师也需用放学前一分钟的时间再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安全度过每一天。


二、“相约星期五”——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双减”工作的对象,为了让学生明确“我在‘双减’中怎么做”,学校每周五中午利用固定的二十分钟时间,举办《相约星期五,成长我做主》校园电视节目,通过以下五个栏目,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


行政点评台 学校行政人员对本周学生学习行为及习惯养成进行点评,特别是“双减”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服务中作业完成的质量与效率、体质锻炼、各社团活动中的情况等,以行政导向规范学生行为,提升教育实效。


榜样风采秀 每周由负责主持电视节目的班级推选本班在“双减”“五项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一至两名学生,以榜样的力量为学生导航。


美文飘香居 结合众多的节日、纪念日等特殊日子,品读经典美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闻速递窗 展示播报部分新闻,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从学生角度解读“双减”政策,了解社会动态,拓宽视野格局。


心灵小憩园 引导学生畅谈“双减”过程中自己的感受,提出合理建议,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约星期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全面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在“双减”背景下都能成为拥有优秀品质的健实好少年!


三、“家校有约”——献策全体家长


就“双减”而言,引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正确看待校外培训与辅导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尤为重要。


每周五晚八点,学生家长都会准时打开电脑或手机,收看由本校教师自己录制的“家校有约”——家长学校线上微课堂。每周负责的教师根据主题认真撰写演讲稿,制作PPT,并提前录制成微课。周五晚八点,班主任分享屏幕,播放微视频,引导家长认真观看。微课结束后,家长会与教师在班级群里聊一聊观后感及孩子本周在学校的表现等,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携手,架起家校共育的空中桥梁。


“双减”是时代赋予学校、家庭、社会的光荣使命。只要我们每位教育者心中有学生,定能让“双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定能回归本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