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一个教育新概念,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2017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时代,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还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授层面,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例,探讨核心素养视野下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价值和实践路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有效深化教学改革
在核心素养时代,教师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革都是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教师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其优势,但是在新时代已经很难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问题。以问题与项目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引发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与实践,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1.“体验型”教与学
“体验型”教学,即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积极参与、身心投入为前提,以自主体验和自我体验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过程。“体验型”教学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需要突出“体验”在教学中的价值和地位,深化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下的“体验型”教学理念。
2.任务驱动与探究学习
将传统知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背景下开展探究活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强调以任务驱动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将知识与技能融入到任务中来,将任务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尝试构建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化学习方法。
二、从核心素养出发,提升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目标从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目标的转变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三维目标”的层次性与延伸性有些不足,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也不够准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艺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钟柏昌曾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三层架构”教学目标分类,即双基层、问题解决层、学科思维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教学目标的分类更加精准和细化,教师对学生在不同层次所应该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双基层是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该学科所应掌握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是问题解决层,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双基层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关键。在问题解决层,目标针对性比较明确,即对“问题”进行解决。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方法与策略,解决起来也会有难度。因此,问题解决层的目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在对软件启动与退出的理解与掌握上很多学生会出现一些问题。四年级学习“初识WPS文字”一课时,基础知识是要求学生了解WPS文字软件,认识软件窗口的组成;基本技能是学会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文档的保存与打开方法。双基层教学目标看起来要求比较低,也比较简单,但是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却起到关键作用。
从问题解决层来说,能够综合运用操作技能解决问题,掌握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方法,是学生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标志。例如,学生在三年级学习“画图”软件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该操作技能,对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文件的保存与打开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四年级学习新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文件保存与打开时,操作要点是相同的,完全可以迁移到不同的软件上来。但从部分学生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学生对双基层中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不扎实的,缺乏对问题实质性的理解与掌握。
“三层架构”中的最高层次是学科思维层,该部分对很多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从掌握到运用再到迁移有着一定的梯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比较高。
纵观学科核心素养下“三层架构”教学目标的分类,不难发现,教学目标的梯度与层次性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可以从结构化的视角来看待该教学目标的分类,使用“金字塔”模型图来演示,最下面是双基层,中间是问题解决层,最顶端是学科思维层。最底层的要求是最基础的,而最顶层的要求必须由基础层来决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知识与思维并重。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所介绍的几种软件,都会介绍其启动与退出、文件的保存与打开方法。看似没有联系,但是从结构化的大单元视角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内在逻辑。
三、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能只看到知识与技能这条教学主线,还需要积极构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条线。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