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教育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26期 总第6134期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26期  下一期
高质量的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高杰 发布日期:2022-04-04 15:15:49

网络上有这样一句得到很多人认可的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如今,随着家长群体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对陪伴的理解应该是多元的,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或者说,陪伴的内容应该也必须大于陪伴的形式。


因为到学校兼课的原因,这学期我有了更多接触和了解学生及家长的机会,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都能在家长那里找到原因。课堂上,几个学生对科任教师做出了非常不友好的行为,班主任教师无奈找来他们的家长沟通情况。一位家长火急火燎地赶到办公室,看得出来,她对孩子的事情还是比较上心的。教师把孩子在课堂上的举止说给她听,家长听后狠狠批评了孩子,也向教师介绍了孩子周末在家的一些表现,以及她辅导的经历。突然间,两声点击微信红包的声音传出,让原本正常沟通的情境添了些尴尬的氛围。原来,这位家长跟教师交流的同时,一直在浏览手机上的信息,在沟通的过程中看到有红包,还不忘点击领取,而且点了不止一个。


这两声点击红包的声音,让我隐隐看到了一些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场景,比如:家长陪着孩子写作业,自己却玩着手机;要求孩子有空就读书,自己却看着电视;让孩子运动,自己却习惯了“躺平”……写下这些文字,并非对家长不敬,正如我一开始感觉到的,她对孩子的教育是比较在意的。在农村学校,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少。只是,她的这份在意,似乎没有在意到点子上,没有在意到关键处,又或者说,在日常与孩子的相处中,她乃至很多家长朋友只是做到了陪伴的形,而忽略了陪伴的质。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如今的家长越来越难当。教育的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学习的压力从学校转移到了家庭,自然也分摊到家长的身上。对学习的作用有了切身体会的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收获更好的人生。这导致不少家长产生了焦虑情绪,而且这种情绪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越发强烈。


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家长的我们,一方面理应理解各自的立场和处境,对那些尚且要为一日三餐而奔波的家长多一点体谅,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多一份担当和奉献。另一方面,也要以恰当的形式和方法,给家长们传递更多科学育人的理念。比如陪伴这件事,要让他们知道,如果仅仅是陪着孩子,自己却自顾自地娱乐,这样相处100分钟,也未必抵得上放下杂事、静静陪着孩子的5分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的初衷,代替不了正确的方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网络通信把每个人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即便我们忙于为生活奔波而无暇顾及孩子,但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每天与孩子推心置腹地交流,听听孩子的表达,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哪怕只有几分钟,这样的陪伴也更有意义,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家长的关心,更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种下一颗种子——关于爱,关于理解,关于宽容,抑或其他。这样,即便孩子到了叛逆期,因为一直以来的情感积淀,家长也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心里,陪他们一起平稳走过人生的这一时期。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当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朝着某个方向发展时,要问问自己:我的言行举止,起到好的作用了吗?当我们因为孩子的磨蹭而着急时,要问问自己:我自己是不是立说立办了?当我们要求孩子不能太过急躁时,还得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也容易急躁?父母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把父母这面镜子擦得更亮。


孩子的教育是系统性的工程,家庭、社会、学校的作用缺一不可。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和职业操守足以让广大家长放心,没有哪个教师会轻易放弃学生,而社会层面对教育的合力也更加凝聚。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家长要更加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教育责任,用高质量的陪伴,给予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