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母爱 薪火相传 斯霞老师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在宁举行 第十五届“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 车模竞赛在张家港举行 字丑,谁之过?
精彩导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4期 总第4118期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4期  下一期
童心母爱 薪火相传 斯霞老师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在宁举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0-12-19 12:18:32

     本报讯   近日,我国著名教育家斯霞老师百年诞辰专场活动“童心母爱,薪火相传”在南京举行。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为本次活动专门致信,鼓励斯霞老师生前所在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传承“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争做斯霞那样的人民教师。南京市副市长许仲梓、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教育专家参加活动,并就如何发扬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展开研讨。
     罗志军在信中指出,今年是斯霞老师诞辰100周年,我们深切怀念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斯霞老师。斯霞老师教书育人68载,深受广大师生的尊敬与爱戴,堪称一代师表。罗志军强调,教育是发展的基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南师附小全体教师要以这次纪念活动为契机,传承“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弘扬“敬业爱生”的崇高精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争做斯霞那样的人民教师,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湘宁在致辞中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教育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潜心钻研教学,用爱和责任树立了品牌,斯霞老师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纪念和缅怀斯霞老师,就是要学习她倾心教育、不懈追求,勇担责任、奉献爱心的高尚境界和人格力量,用爱心铸就师魂、以责任投身教育,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和水平。杨湘宁要求全省教育工作者以斯霞为榜样,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培养坚定的职业操守;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饱含爱心,加强课程研究和知识积淀,以更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更扎实的教学本领、更出色的科研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大胆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以崇高追求、高尚品德和人格力量,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影响学生。
     纪念会上,斯霞老师为之倾注毕生心血的南师附小正式增挂“斯霞小学”校牌,凝聚斯霞教书育人68载思想和实践精华的《斯霞文集》举行了首发仪式,历经3年建成的“斯霞纪念馆”也正式开馆。在当日下午举行的“斯爱论坛”上,5位专家学者就斯霞教育思想和斯霞精神在当今教育界的价值作了主题报告。
     据介绍,斯霞老师从1932年来到南师附小教书,此后她一直没有离开过,直到85岁退休后,每天还一如既往地来到学校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她所倡导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所创造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在全国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现代小学教育的引导者、“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成为苏派教学名师的杰出代表。
(今日教育)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