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东:开创孔子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 成都:义务教育改革为“择校热”降温 家庭火灾逃生预案将成为中小学生必备作业 老师跪学生,值吗? 南京将率先免除幼儿基本教育费 “中国好莱坞”搭建梦想舞台 校园电视节迎来八方嘉宾 “9岁交际花”带来的反思
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4期 总第4118期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4期  下一期
成都:义务教育改革为“择校热”降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0-12-19 12:49:46

     教育部网站于近日发布《四川省成都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成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制定和落实县域内均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办法,有效控制“择校热”,促进教育公平。
     方案提出了整个试点的总体目标: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度和城乡教育均衡度,择校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和解决,教育公平度和老百姓满意度有效提升。基本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和有效模式,体制机制等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为了做好这项试点工作,成都市出台了六项改革措施和两项配套政策。这六项改革措施是:
1.深入推进教育规划城乡一体化。
2.深入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
3.深入推进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
4.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城乡一体化。
5.深入推进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
6.深入推进教育评估标准城乡一体化。
     两项配套政策是:1.制定和落实县域内均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办法,夯实“全域成都”教育均衡发展基础;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公平就学的办法,有效控制“择校热”,促进教育公平。2.确定一批市级试点项目,破解县域教育难题,促进县域教育特色发展,为全市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区域性经验。
(本报综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