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讲数学 农家孩子读书乐 设计有效作业促进学生发展
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4期 总第4118期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4期  下一期
设计有效作业促进学生发展
来源:无锡市稻香实验小学 作者:吴燕卫 发布日期:2010-12-20 11:04:43

    “作业”,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为了使学生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系统地理解、掌握知识体系,依托所学过的知识,形成技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进行的练习。作业占据师生的时间、精力较多,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索作业设计的意义,思忖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起到了有效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进行有效作业设计。
     一、难度适中,切合实际,紧密联系生活
     有调查显示,并不是作业越多,学生的成绩就越好。适当、有效的作业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发展能力。因此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控制作业量,不让学生做低效作业。作业的难易程度把握也很重要,练习作为信息输出与学生信息接收之间要存在信息差,才能有效。差势过大,学生不会;差势过小,学生无趣,练习无用。
     同时,设计的作业要注重与生活链接,增加作业中的含“金”量,让学生在作业中感悟生活,在作业中提高语文素养,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在一年级拼音教学过程中曾设计一项作业“我们的大家庭”。给每个孩子分发一张屋型彩纸,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将本班同学的名字用拼音标注到“小屋”内。这既是对学生拼音运用的巩固,也是对一年级新生交际能力的锻炼。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时时有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后,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学习的好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勤于学。
     二、拓展思维,培养智力,提高创新能力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一些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已有所发展。为了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作业就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性,增加启发性。
     在具体操作时,教师首先要充分运用书本上的资源,这些作业都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其次,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思维训练题,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如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后,可设计这样一组填空题:1.雷奈克从孩子玩跷跷板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用它来( )。2.我知道( )的发明,用它来( ),是从( )得到启示的。3.我觉得还能从( )得到启示,来发明( ),用它来( )。
     此外,对于一些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还可设计一些创造性的复述、改写、续写的练习题。如学了《航天飞机》,可设计这样一道小练笔:请你想象一种未来飞机,用一段文字写下来。
     三、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由于遗传、环境等的差异,导致小学生在认知、理解、感悟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受不了”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使有的学生对作业丧失兴趣,有的学生对作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分层设计作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的分层设计,即精心设计练习题,基本题面向全体学生,重在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初步的能力,达到学习的最基本要求;选做题重在拓展思维和发展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完成。
设计的分层作业,尽可能合理、科学。同时,进行分层评价,不因学生不做选做题而降低作业等第,爱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国名师于永正老师说:“作业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业不能再是机械抄写的代名词,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效作业,让学生愉快作业,快乐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