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对“课堂沉默”现象的新思考 |
来源:泗阳县三庄中心小学王兴花 作者:王兴花 发布日期:2010-12-20 11:20:44 |
现在的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大部分的老师在课堂上都喜欢那些爱动脑筋、积极发言、敢于交流的学生。然而这样的学生只是小部分,大多学生都爱做“观众”和“听众”,他们有的没有发言的欲望,身在座位,却心不在焉,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不想说”;有的没有发言的内容,当教师的问题提出时,他们看似在认真思考,却不会思考,没有答案,“不会说”;有的没有发言的习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来到学校就是听老师讲课的,不是来发言的,于是稳坐泰山,似乎胸有成竹,却不举手发言,“不习惯”;有的没有发言的勇气,感觉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即使听懂了问题,有了答案,也缺乏胆量举手发言,“不敢说”;还有的是由于害羞,“不好意识说”。这些被称为“课堂沉默”现象。伴随着各种教学活动的举办和评比以及学术交流次数的攀升,教师对课堂活跃气氛的追求和对教学对话的崇拜越来越强烈,教师对“课堂沉默”现象越来越敏感,大多数教师的潜在意识里,把更多的关注和关怀给了那些优秀的学生,往往对“课堂沉默”一族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然而,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我发现,在“沉默”一族中,同样有许多让我们感到欣慰和惊喜的现象: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