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34期 总第6196期 2022年09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34期  下一期
聚焦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合格数字公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熊璋 李锋 发布日期:2022-09-15 09:50:34

新时代呼唤具有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社会公民


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催生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社会,重塑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和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为当代社会注入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对人们的数字化生存能力提出挑战。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能从容、自信、负责任、有担当地生活在数字化环境中。


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可以更好地融入数字化生活。信息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当身处陌生环境时,能主动利用智能手机上的电子地图进行自我定位;当预订车票时,能有效利用订票App查询车次、在线预订和付款。新技术、新工具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生活环境。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可以使学生主动适应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出行等新生态,通过易用、便捷和兼容的数字工具,畅享美好数字生活,感受在数字化环境中所获得的高质量生活,提高生活于数字社会的幸福感。


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可以高效地开展数字化学习。网络技术拓展了人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习资源,加强了线上线下学习的深度融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那么,如何发挥好数字化学习环境,怎样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学习模式,对新时代学习者提出了新挑战。加强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发展计算思维,引导他们自觉探索数字化环境学习方式,合理选择数字化学习资源,从容应对新时代学习变革。


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让数字化创新成为一种习惯。新技术、新工具的发展推动了信息社会的持续进步,给人们认识世界和发展世界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的应用呼唤着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危机感,能够准确判断个人现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差异,提高数字创新力,积极推动信息社会进步。


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为未来社会发展做好准备。学生是学习者,也是未来社会的劳动者。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培养不只是培养数字工具消费者与适应者,更是要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和创造者。因此,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要面向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从容面对未来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带来的挑战,与时俱进,认识到应用信息科技改变传统生产模式的重要意义,紧紧跟上数字化推动产业发展的步伐,抓住数字化变革所带来的新机遇,立志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科技课程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主渠道


为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学生数字胜任力,2022年4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信息科技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围绕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具备信息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从学科独特育人价值来看,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就是要让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敏锐地感觉到身边信息的变化。随着互联网、智能终端的发展,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深度融合,拓展了人们的生存时空。全新的数字化环境逐步改变着人们做事情、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通过学校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敏锐地感觉到数字化环境的变化,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背景中,熟悉信息及其呈现与传递方式,善于利用信息科技交流和分享信息、开展协同创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评估数据来源,辨别数据的可靠性和时效性,从而具有较强的数据安全意识。具有寻找有效数字平台与资源解决问题的意愿,能合理利用信息真诚友善地进行表达,有意识地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依据法律法规合理应用信息,具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行为与思想同步进入信息社会。在数字化环境中,学生要能用符合数字时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理解信息社会中的新事物、新问题,自信地生活在智慧社会中。因此,通过学校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学生要能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与方法,体验过程与控制的场景,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具备应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算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领会算法的价值;能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界定问题、分析问题、组织数据、制订问题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反思和优化,使用简单算法,利用计算机实现问题的自动化求解,有意识地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迁移到其他问题求解中。


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创造性地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互联网+”“人工智能+”与社会各领域的结合,创新出各种各样新的服务业态,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模式、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例如,通过大数据管理共享单车,可精准判断共享单车的分布情况,及时分析用户用车需求,合理投放共享单车,提高共享单车管理效率。因此,通过学校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学生要能认识到原始创新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养成利用信息科技开展数字化学习与交流的行为习惯; 能根据学习需求,利用信息科技获取、加工、管理、评价、交流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践行信息社会责任,共同建设网络命运共同体。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深度融合、真实用户和虚拟用户的相互塑造、真实服务者与智能服务者协同服务,创生出一个便利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社会秩序。因此,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遵守新的社会秩序,不能因新技术的应用而扰乱社会秩序。通过学校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要让学生领悟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对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具备自觉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意识,认识到自主可控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采用一定的策略与方法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安全使用数字设备,认识信息科技应用的影响;正确应对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伦理与安全的挑战;能遵循信息科技领域的伦理道德规范,明确科技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按照法律法规与信息伦理道德进行自我约束,积极维护信息社会秩序,养成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积极主动地维护信息社会秩序。

 

以数字教材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为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提高学生数字胜任力,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整合多种媒体类型数字资源,加强数字教材建设,以数字化手段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其一,互联网+教材,拓展信息科技学习时空。在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信息科技教材建设就应发挥网络环境超越时空、实时交互、资源共享、个性化应用的优势,根据信息科技教学需要及时更新与拓展信息科技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发展的信息科技学习内容;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实现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创建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在线学习环境,支持学生根据个人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学习风格自定步调开展学习,打破封闭式教室或纸质教材的时空限制,推动学生开展跨时空合作学习。


其二,增强现实(AR)技术+教材,丰富信息科技学习资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的课程理念对教材资源建设提出新挑战。教材资源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视听材料,还应通过新的技术环境与方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式、交互式、情境性的学习资源。AR技术集交互性和想象性于一体,可以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实现交互。AR技术应用于信息科技教材中,可把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生动的交互场景,学生借助感官体验,从被动地接受纸质书本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科技活动,学生在信息科技学习过程中参与度更高、参与时间更长,拥有“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其三,人工智能+教材,强化信息科技育人功能。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知识图谱、数字画像、个性化推荐等技术推动了教材资源组织与呈现方式的创新。人工智能在信息科技教材建设中融入优质的、数字化的教师智慧,可以让教材解读不再受制于师资水平的差异,嵌入学习者模型,让学习走向个性化,通过个性化推荐给学生提供自适应的学习支持,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有力抓手。通过互联网、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信息科技数字教材继承了传统教材的教学性、科学性、工具性等特征与属性,也发挥出信息科技动态性、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创造出信息科技资源建设的新形态,赋能信息科技教育。

 

由此可见,加强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是要发展学生的一种新意识、一种新思维,是要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字环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负责任地生活在信息社会中。学校通过开设信息科技课程,帮助学生养成数字设备应用的好习惯、好行为,系好应用数字技术的“第一粒扣子”,用符合数字时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信息活动中的事情,合理选用数字设备解决其中的问题,成为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合格数字公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