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39期 总第6224期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39期  下一期
技术与教育双向赋能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蔡可 发布日期:2022-12-02 10:25:00

需求导向  找准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痛点”


当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各地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然而在实践中,对技术改变教育的期望与其应用效果往往不能成正比,信息化在教育领域投入的绩效问题屡受争议。“技术+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应强调的是问题解决的精准性,因此更应该关注精准融合、双向融合,在这种双向赋能的背景下构建教育改革与发展新模式。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优化教学方式,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各地要定期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同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同样也设置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层面连续下发课堂教学改革相关的微观文件,说明课堂是培育学生的主阵地,要想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打好攻坚战,形成突破性成果,才能确保课程改革取得实效。


2020年7月,教育部在全国遴选确立了90个“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全面启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突破性成效。信息化融合教学的前提是教学改革,因此首先要关注教学问题解决,要关注那些教育改革有基础的区域。融合信息技术指向的是“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构建,这一工作其实和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一系列课程政策密切相关。将课标理念落实在课堂,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成了课程改革常态化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两年来,融合教学实验区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绩,全面推动了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赋能发展,为信息化应用常态化、教师专业力发展与变革、学生学习力培养与实践提供了规模化的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教学模式。

 

成果导向  构筑规模化高质量教学模式


自教育部遴选确定实验区以来,专家团队对全部的实验区进行了调研,发现信息化融合教学在一线常态化的教学运用中也呈现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一、基于融媒体资源的辅助教学模式


基于融媒体资源的辅助教学运用可视化、多样化的资源呈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其认知过程;教师借助优质资源进行讲解、阐释,或迁移运用,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解决新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从课程播放形式的内容巩固,到深入阐释、补充讲解、迁移运用,能适用于不同学情,对教师原有的教学习惯挑战不大,便于教师进行教学策略实施。
例如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的“云码云学”。“云码”是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和“彭城课堂”等平台上的优质资源,按照学科、年级、单元、课时等梳理成集,并生成可以推送的系列二维码供广大师生使用。“云学”是不管何时何地,学生只需要通过微信“扫一扫”就能利用网上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云码云学”既满足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需要,也为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家长通过手机扫码就能把全国各地的名师“请回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二、基于工具、软件、平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基于各类工具、软件、平台,将教学设计成一系列持续开展的活动,如创建内容、发起话题、参与评价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投票、课堂练习即时化可视化等,激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学习资源互动,最终实现学习的优化整合,有效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该模式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技能,对教师的教学习惯改变较大,需要强有力的行政与专业支持。同时,它也受制于产品设计的适切性,因此,需要企业思考如何基于教育典型问题、重难点问题来考虑信息化教学产品的设计。在这种范式下,基于智能硬件的新型课堂不断涌现,信息技术软件与课堂教学整合也有了更多尝试。


基于智能硬件的新型课堂 近年来,涌现出电子书包、智能笔、应答器、电子墨水阅读器等多种智能硬件,各实验区也开展了相关的实践应用探索。


信息技术软件与课堂教学整合 多个实验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普遍使用ClassIn、学习通、授课助手、班级优化大师、思维导图等互联网教学App和教学工具,提升课堂交互效果,辅助教师内容讲授、教学管理和资源分发等操作。


三、基于教学空间变革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基于教学空间变革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打通课上课下、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本地异地,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整合,实现泛在化的学习;通过线上资源支持,线下引导学生实践,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将学知识转化为“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调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模式便于打破时空限制,辐射优质资源。线上课程定位并非全盘接受的“知识”,而是激活情境问题的支点,以课程的学习来引发问题,实现流程再造,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此时,学习“内容”不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支架,有助于学生能力提升与素养达成,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当然,这一模式也存在制约性因素。它受制于教学结构的重组,需要对技术催生出的新工具、新教学环境、新教师角色进行规划,要求较高。但我们也看到各地在利用“三个课堂”“双师课堂”进行一些序列化、常态化、个性化、在地化的教学。很多地方借助双师课堂、翻转课堂等,创新OMO教学模式,支持建立集团校、城乡校等协作式教学共同体,通过实时音视频技术,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场景教学应用,实现备课、教学、学情、资源、作业“五同步”,实现跨校跨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有效缩小校际、城乡差异。


多个实验区围绕主教、辅教教师共同备课、协作授课、网络教研的新型双师课堂模式展开了深度探索,通过主辅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密切配合,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带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基于大数据支持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基于数据构建完整的情境学习体验,如通过收集学生学习数据、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完成对教学方案的调整,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模式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助力个性化学习。但是,数据的内涵需要突破,不能停留在试题、练习等刷题层面,对过程性数据的采集还需要探索更适切的技术应用。


目前,各实验区已经形成了学生发展大数据及综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评价、考试评价及作业管理三个重点工作方向。各实验区在精准教学和评价方面已利用大数据进行多种尝试,其中,“教学分析与过程性评价”的应用最为深入。例如,江苏省常州市53所学校的88位教师开设了精准教学专题公开课,借助信息技术,教师了解了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差异,并据此实施精准教学,这一系列活动引发了对数据支持精准教学问题的关注。


信息化教学常态化运用的模式在各地蓬勃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教学变革。当然,支撑其发展的是未来教师所需要具备的新的课堂教学能力。具体包括以下方面:课程观念,理解课程的育人目标;发展评价角度,如何从过去只是用来分类、分层、分等级的评价方式,转变为智能时代的学生成长评价视角;课程内容,如何把握课程“大观念”;教学方式,如何设计学生学习进程,而不只是教育教学的小技巧;师生关系,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

 

信息化融合教学所面临的新课题告诉我们,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反向考虑教育的应用与技术领域的适切性,让先进理念、优质项目与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在倒逼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与革新,以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发展。只有技术与教育双向赋能,才能真正提升技术与教育融合应用的适切性,实现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的可持续性。

 

发展导向  助推技术与教育双向赋能


一、“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有效支撑


1.改善育人环境、丰富育人资源,打好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基础


疫情防控期间,在家也能上课,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身处一个网络化、多媒体和智能化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育实现了三大转变:1.从封闭转向开放,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资源与进度;2.从专有转向共享,学生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线教学资源;3.从单向转向交互,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快捷地交流、沟通。这三点共同体现了信息技术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奠定的良好基础。


2.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抓好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关键


人才培养能力涉及教师、教材、教法、教学设施等多方面,其中教师是关键,而信息化教学改革发挥了“教师能力发展加速器”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两融合”。


一是教师教学全过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支持下,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性数据进行收集及动态分析等,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认知提升过程,从而为教师整个教学流程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针对性提供支持,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二是教师自身素养提升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智能工具的使用直接提升了教师信息化素养。同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应逐步加强自身学习。由此,教师应变被动接受培训为主动求知、变短期学习为终身学习,主动接触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也为我国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二、“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已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主阵地


1.针对性教学为学生带来高质量学习


以往教师会根据经验用“差”“学困”等词界定部分后进学生,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比如错题,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概念混淆,有的是因为审题不细。此时,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精准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开展针对性教学。此外,精准资源推送,可实现个性化学习;智慧测评,能进一步提升教学针对性;科学目标设定、优化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学生个体发展的自我构建和自主发展。


2.深度学习的高阶思维培养渐显成效


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多样化学习;知识来源由原来的以书本为主,扩展到了与网络资源并重;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等使学生不自觉地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工具解决问题。这些转变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批判性和建构性,利于知识迁移、问题解决和创新,这正与智能时代强调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等要素直接对应。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能适应智能化学习,具备智能时代必备的学习力、思维能力和行动力,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大优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