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0期 总第6230期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0期  下一期
数字时代的创造力培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汪琼 发布日期:2022-12-20 11:08:19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对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加了很多新的要求,如何在信息科技课程中落实“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也成为教师们重点关注的话题。然而,创造力究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还是后天培养形成的能力,也是困惑信息科技教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问题。

 

重视创造力的时代背景


在当代,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新发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许多工作岗位都被自动化机器所替代,这些被替代的岗位一般具有两大特征——常规思维和例行工作,即可以被程序化的工作,例如客服机器人。然而,一些具有专家思维和复杂沟通特征的工作岗位仍不能被技术所替代,是人类未来需要胜任和承担的工作。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各行各业加速的自动化变革和疫情大流行的“双重颠覆”之下,到2050年,8500万个岗位会因人类和机器劳动分工的改变而消失,但同时也会产生多达9700万个新岗位。


《报告》还预测了2025年全球市场最需要的10类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Analytical thinking and innovation),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Active learn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复杂问题解决能力(Complex problem-solving),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sis),创造力、原创性和主动性(Creativity, originality and initiative),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Leadership and social influence),技术使用、监督和控制能力(Technology u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技术设计和程序设计能力(Technology design and programming),韧性、抗压性和灵活性(Resilience, stress tolerance and flexibility),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Reasoning, problem-solving and ideation)。可以看出,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均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21世纪技能联盟提出的21世纪学习技能中,创造性思维同样蕴含其中,并贯穿于终身教育体系。


由此可见,社会在数字科技的带动下飞速发展,创新是加速器,创造力是21世纪知识型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思考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生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有关创造力的研究发现


一、创造和创造力的区别


据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考证,Creativity(创造力)一词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出现,有可能是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创造或推广的。而Create(创造)源自拉丁语Creare,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作品特别是乔叟的著作中,专指神的创造,但作为人的创造活动的现代含义直到启蒙运动之后才出现。那么,创造和创造力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创造是在特定场景中创造出既新颖又合适的产品,可以是一个想法、一个作品、一项发明,或者是课程的一项作业。其具有三个维度:新颖性,指要有原创性,需要和以前有所不同、新的东西;高质量,指可以实现并达到一定的水准;价值感,指可以改变整个领域(如新的科学原理),也可以是情感反应(如艺术作品),甚至只是喜悦或进步的感觉(如个人情况)。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这三个维度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作品的价值感(选题)有时会给作品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可以说,创造是对既有独特性又有价值的想法的执行。


创造力一般被定义为思维的灵活性或想法的流畅性,拥有高质量想法的能力,在新的关系中看待事物或以不同于其他人的方式思考。许多专家认为,创造力是一套任何人都能具备的技能和态度,可以是“Big-C” creativity,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可以是“Mini-c” creativity,如一个人学到新东西,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可以是“Little-c” creativity,指一个人的生活每天都有创造性思想和行动。


二、创造力的研究成果


有关创造力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乔伊·保罗·吉尔福特以对人类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研究著称。他认为,按智力结构论的解释,人类的智力乃是思考的表现,而思考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包括了思考内容(Content)、思考运作(Operation)以及思考产物(Product)三个心理向度。由此三个心理向度,构成一个立体结构,即为智力结构。(如图)这一研究促进了智力测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美国创造力之父埃利斯·保罗·托伦斯以其对创造力的研究而闻名。他曾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儿童创造力测试,共有400多名儿童参加,人称“托伦斯儿童”。测试内容由一些相对简单的语言和图画测试构成,从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和精致性等几个方面来评价儿童个体的创造力。此后几十年,托伦斯持续跟踪当年被测试的儿童,并记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每一项成就。结果发现,这些儿童在童年时期的创造力指标以惊人的准确度反映了他们成年后的成就。那些在托伦斯测试中得分越高的儿童,日后成为企业家、发明家、大学教授、作家、医生、外交官的机会要大得多。这一测试对当代学生创造力的测评仍旧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因此,作为信息科技教师,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关联,使知识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结,提升大脑能力,发展心理和人际关系的灵活性,或许是启发学生创造力最简单、最直接的教学方式。

 

吉尔福特“三维智力结构模型”


那么,创造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吗?具体从哪个年龄段开始呢?针对这些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和汤姆·格里菲思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人类的创造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的结论。这可能与两种思维方式有关,科学家称之为“探索”与“利用”。当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时,成年人通常会利用世上现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试图用已经准备好的解决方案,或者是有相关经验的方案来处理问题。换句话说,探索、尝试新的东西,可能会产生一个不寻常的想法,一个不太明显的解决方案,一个新的知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浪费时间思考一些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的漫想,众所周知,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都会这样做。在被成年人的世界影响之前,在进一步认识现实世界之前,在接受压力和责任之前,人们有足够时间去探索。青少年可能不会关心物理世界的运作方式,但是他们探索社会世界的一切,并可能改变世界。

 

学校培养创造力的策略


一、K-12课程中创造力培养的现状


Benjamin Bolden、Christopher DeLuca、Tiina Kukkonen、Suparna Roy撰写的Assessment of Creativity in K-12 Education: A Scoping Review一文中,对中小学阶段学生创造力和评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学习评估在帮助学生学习创造力方面具有强大的潜力。同时,文章中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研究结论:创造力是可以习得的,多项研究表明,提高学生对创造力的感知(如角色或工作阶段策略)以及多对作品做反思,会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测试成绩;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往往把作品长度和视觉呈现、咬文嚼字等细节视为创造力;教师容易认为成绩好(智力好)的学生有创造力;使用评估标准(行为、过程、产品)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精准和有意义地评估创造力;影响学生评估创造力的因素,包括年龄,对发散性思维概念的理解,教师对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支持;教师对创造力的定义和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这些方式往往与创造力测试和专家评价者对创造力的定义和评估方式不一致;影响教师评估创造力的因素,包括对创造力结构的认识(影响对创造力的辨识,经常判断的是知识适当性),专业知识和背景(影响包容性),个人创造力水平(影响对学生创造力的判断),参加培训可以提高评估创造力的能力;一些教师认为创造力是内在品质,不能被教学污染,反对评估创造力,也不认为需要培养;有些教师认为应以学业考试为重,创造力作业(如作品集)可以有但不要评分;教师评估创造力的一个常见问题似乎是,倾向于评估学生行为和产品的学术适宜性,而不是它们的原创性或新颖性,也就是说,更看重趋同而不是分歧。


二、培养创新力的策略


1.教师是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做支持型教师,尽可能地构建启发创造力的环境。所谓支持型教师,是能够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师,是理解并鼓励学生安全冒险的教师,是能够运用自身心理学知识储备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教师。所谓创造性教学,就是根据创造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各种科学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提供思维体操经验,使学生保持想象力,增加知识储备,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2.技术是支撑


一些研究发现,技术使学生更敢于尝试,为学生扩展了学习内容,更方便学生进行自评。例如,有了平板电脑,学生们在尝试新技术时感到“更勇敢了”,因为他们能够删除“糟糕和错误的绘画”;作曲软件可以让没有音乐基础或者电脑经验的学生发现乐谱上音符之间的关系,并修改旋律以适应他们不断变化的偏好;学生采用了自我评估的方法,包括监控和开展音乐创作,以及批判地评价自己的作品;3D数码建模软件提供的反馈使学生更有能力评估和修改自己的产品。总之,技术使学生能够相对容易地进行实验,在做出最终产品之前评估多种可能;技术还能够支持学生对创意工作的监督,协助他们评估自己的工作,以便日后改进。


1998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首次编纂了一套针对学生的技术技能标准,得到了全世界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好评,并为学生的技术期望制定了一个全球标准。随着技术和教育的进步,标准亟待更新以更符合当前的思维构成。在2008年,ISTE出版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教师标准,旨在使用技术来支持学生学习以及创新思考,设计数字时代活动和评价,建模数字工作,改进和规范数字公民身份,融入专业成长和领导力的培养。这也足以见得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力方面的重要地位。


3.教学是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事实证明,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决定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程度。因此,开设创造性课程已成为国内外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创造性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挑选能让学生有选择空间的项目,明确创造力衡量维度,注重教给学生基本的创造技巧与方法,并提供发散思维、创作表达、自评—互评的工具,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4.习惯是基石


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创造力和行为习惯是有直接联系的。达·芬奇从小就有做笔记的习惯。他本能地匆匆记下观察、列表、想法和素描,他的笔记是好奇心无穷的探索者外显的迷恋,更是创造力无限的科学家内在的底蕴。


我们曾认为只有爱因斯坦、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人才有创造力天赋,但事实并非如此,以下6个习惯与创造力的培养息息相关:1.允许自己制造垃圾;2.从旧想法中找到新关联;3.不断寻找可以产生联系的事物;4.强迫自己持续不断地创造;5.限制不是敌人,要勇于突破;6.高效产出,给自己的想法实践的机会。总之,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就像人的肌肉,使用得越多就会越强壮,我们任何人都可以解锁自己的创造力天赋。


5.评价标准是保障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这种标准化考试是基于对事实性知识的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对低水平知识的重复记忆,使教学成为对填空、多项选择等考试题目的机械训练,因此也遭到了很多教育者的批判和抨击,认为阻碍了学生创新力的发展。因此,评价应从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就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上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评价学生创新力方面,我们可以从行为或表现数据、自我报告数据、评分量表、创造力测试、问卷、个人或团体访谈等几个方面获得数据进行评估,保护学生的天性,给予学生创新的条件,使学生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幸福中学习、实践。

 

教育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的重要作用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成为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作为信息科技教师,我们要坚守教育本色,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大力推进创造性教学,为民族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综合型人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