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0期 总第6230期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0期  下一期
革命传统课文“人物形象”教学例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艳 发布日期:2022-12-20 14:25:23

近年来,肆意诋毁、侮辱革命烈士、调侃历史的不良社会现象屡屡出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描绘英雄人物的事迹,使英雄的精神深入学生心灵,让英雄成为学生的楷模。如何在教学中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具象化的品读,聚焦人物形象,深入落实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借助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浅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巧用资源


1.利用史料助力


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相比,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的课文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政治性和民族性,文中的人物往往来自特殊的历史时期,与小学生当下的生活相去甚远,故学生对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在教学革命传统课文时,教师要提前做一些准备,搜集一部分历史背景资料,这些资料要能对理解人物形象起到一定的辅助性作用,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用。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自然段中的“集中兵力”“大举进犯”,说明敌人兵力强大,和下文担任掩护任务的五位战士进行对比,表现出五位战士任务的艰巨性。但掩护任务究竟如何艰巨?五位战士面对的是怎样的情况?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不深,对上述问题难有更深体会,因而这样的学习只会游离于文字表面。对此,教师引入了《党史博采》中《视死如归壮军威——忆狼牙山之战》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但五位战士依然主动请命。通过这种方式,五位战士的英雄形象便具体可感。


借助历史资料,学生可以迅速进入文章中描绘的情境,拉近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这为他们理解文章内容扫除了障碍,使他们对人物形象有了更加具象化的感受。


2.巧用课文插图


教材主要是由文字和插图组成的。插图不仅与文本内容相契合,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本课教材选用了当代画家詹建俊于1959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五位壮士的站立姿势、手势、眼神,感受五位战士的果敢与悲壮。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学生对五位战士的英雄形象有了更为直观的感悟。有了感性具象的认识之后,结合文字的叙述,学生就更容易感受壮士们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此时再来进行朗读训练,他们的情感表达自然就会更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就会更加深刻。


巧妙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现人物形象,还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丰富人物形象。


二、明确目标


1.落实单元要素


所谓单元要素,就是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对五位战士群体行动的总括,又有对五位战士个体行动的细描。作为一篇在人物描写方面着墨较多的记叙文,它选取了最能代表人物身份、性格的细节进行描写。


例如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到文章是通过对具体动作、神情、语言的刻画,表现出每位战士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勇气和决心,这样的描写属于个体描摹,是“点”的描写。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除了分别写了每位战士的表现,作者还怎样描写了五位战士?通过阅读,学生发现这一段还对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进行了描写。这就是“面”的描写,属于群像描写。这样有点有面的描写,就叫作“点面结合”。


在教学中落实语文单元要素,学生既能感受到五位战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令人印象深刻。


2.确立篇章目标


正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除了抓住单元总教学目标,落实单元要素外,还应找准课文内在的侧重点,确立篇章的教学目标。


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除了学习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外,还确立了篇章教学目标:朗读课文,以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并会讲这个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出五位壮士所做的事情,并列出各部分的小标题: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再让学生根据小标题的提示讲一讲这个故事,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关注细节


教师要给学生自由的、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课文中找到针对人物的细节描写,通过一遍遍的品读,为人物精神着色,让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形象跃然纸上。


《狼牙山五壮士》整篇课文没有一句心理描写,也没有一句表态式的豪言壮语,完全是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与行动展现出他们坚决完成掩护任务、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教学第2自然段“痛击敌人”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通过动作、神情、语言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再让学生深入文本,找一找类似的语句进行圈画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展开自主对话,思考感悟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加以品味,体会五壮士勇于献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通过品读五壮士简洁明快的语言、利落果敢的动作、沉着冷静的姿态,学生能感受到他们对祖国、人民的忠诚和一腔热血,狼牙山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具体可感,深入学生心中。


四、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又叫整体感悟,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领会和把握。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背景资料,走近历史,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先以概括小标题的方式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感受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把握了课文内容和情感基础后,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将思想和灵魂注入文本,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教师应该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在品读中与文本进行对话,感受人物形象,充分挖掘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让英雄人物的形象永远活在学生的心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