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E教江苏•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2期 总第6251期 2023年02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2期  下一期
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初中历史优化课堂探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丹 发布日期:2023-02-08 14:37:51

在新一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改革潮流中,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照课改精神,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与时代接轨,不断更新教与学的方式,创设能够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课堂。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虽然课时少、中考分数占比小,但衔接高中历史课程,这也要求初中历史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落实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促使信息化教学与历史学科特色紧密结合,更为有效地丰富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融入感,有助于创新课堂的构建。


一、时代发展新要求


1.紧跟科技发展潮流,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搜集与运用教学资源的途径。信息化教学方式被普遍运用于各门学科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希沃白板、平板、VR等教育技术装备成为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助手,“再现”书本所记载的波澜壮阔,为师生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多彩的知识天地。信息化教学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整合教育资源从而优化教育,完成更好的教学,以便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其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实践体现,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精华的过程中,对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学方式进行新的尝试、探究与创新。在教学中适当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呈现历史事实,可以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使教学环节更加生动有趣,让历史知识“活”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授课效率的效果。


2.突显建构主义精髓,落实资源创新优化


信息化教学方式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之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探索及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其中情境对意义建构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历史学科客观真实的特点,将历史人物、遗址和文物近距离、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实过去性和一维性的学科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历史的情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探究历史发展的进程与规律,帮助学生认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传统乏味的灌输者转变为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也能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的学习者转变为认知结构主动重组与改造的建构者。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也由教师传道授业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探究解惑的认知媒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搜集、选取教学所需的数字资源;学生通过提取整合优化后的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与其他同伴合作学习和探究交流,从而解决问题。在检验学习效果时,还可以采用人机方式加强课堂互动,摆脱传统背默检测的束缚,有利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3.遵循学生发展规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历史产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上升为对历史的热爱,从而使他们产生学好历史的动力,并且在学习中创造乐趣,如此一来,学生必定能轻松迎接应试教育的考验。历史学科所培养的时空观和唯物史观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通过查找、搜集相关文字、图片史料和视频配以教师的引导,生动形象地呈现贴近真实的历史情境,以此对史实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梳理。这样,学生更容易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理解与掌握,避免了因难懂而采取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较为感兴趣,所传授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看多听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最大的信息量,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实现视觉、听觉神经与大脑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真实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学习探究的空间。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二、课堂有趣好助手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人教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内容。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伟人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救国方式的转变及早期革命实践,内容承接之前所学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仁人志士通过不同方式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开启了孙中山“三民主义”领导下武装革命救国救民的新方式。本文以这节课内容为例,探讨创设一节基于信息化教学的优化课堂。基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所配备的设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再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同时思考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从事的一系列革命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之路,从中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追寻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持共和的坚定立场。


1.图片导入,直观性强


在本课的导入设计环节,教师采用中山陵、中山装等与本课主人公相关的图片,由物及人引导学生思考:孙中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设下系列疑问,由此开授新课,借助三维电子地图展示孙中山革命实践的活动轨迹,通过接下来的学习走近这位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感受伟大人物的伟大历程。


2.小标题贯穿,知识点突出


本课通过“爱国改志始医国”“矢志革命艰难行”“创立同盟绘蓝图”和“心怀敬仰学英雄”4个小标题将授课内容进行了划分,课堂安排分为4部分,采用了图示法、史料阅读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进行授课。


为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查询资料,帮助学生编排了一部情景剧,通过多媒体展示“雄心壮志,上书李鸿章”“放弃改良,转向革命”和“成立团体,发动起义”三幕情景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积极性,在精湛、富有感染力的演绎中,将孙中山人生志向和救国思想的转变、革命救国的实践活动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突破本课重难点时,选取了一段影视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同盟会成立的史实和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意义。利用教学视频播放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容和意义,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通过直观感受内化吸收,从而理解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思想,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学生史学素养的提升。


在教学兴中会和同盟会的相关知识点后,绘制表格对比二者的区别,利用表格对比所学的两个革命组织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本质区别,认识到中国革命有了全国性的政党统一领导使中国革命的推进有了质的发展,这是时代选择与进步的体现。


在本课授课内容结束后,借助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了一项“为孙中山创建百度词条”的活动,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内化成能力提升,可以使用精确的语言提炼成一个个信息点,每个信息点须建立在客观史实基础上。学生不但要将孙中山的革命实践活动提炼出来,而且要理清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从事的一系列革命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孙中山。教师通过投影仪投屏,在课堂中实时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共享交流,让课堂迸发出创新思想的火花,以深化认知。

 
3.情感升华,落实家国情怀


在“爱国改志始医国”的学习中,初识孙中山。通过自主学习结合图片、早年经历,引导学生给孙中山建立一个信息档案,了解其早年志向从医人到医国的变化的原因,以革新政治方式医国的决心。在教学过程中渲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正是这样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让孙中山走上了寻求救国之路,从而过渡到孙中山为救国做了哪些准备。


在了解孙中山早年革命实践和心路历程时,借助三幕情景剧将“矢志革命艰难行”这一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一幕幕精彩的表演,将熟悉的课堂变为富有历史气息的大舞台。在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悟到孙中山因爱国而改志的真挚情感,了解孙中山在革新政治的道路行不通后成立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踏上了反清革命道路,在革命实践第一次尝试失败后流亡海外,继续为国内革命事业奔波。在学习中,学生领略了孙中山大无畏的革命勇气,感受到孙中山等革命者们百折不挠追寻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与此同时,参与表演的学生在学习之余又展现了自身的表演能力,台下观赏的学生在走进历史之时又深刻地被历史人物的情怀所感染,景中有知,境中生情。


伴随着本课知识点的推进,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中设计了“心怀敬仰学英雄”的环节。此环节的设计旨在以史为鉴,升华学生的爱国之心,促使他们关心民族命运,时刻牢记时代所赋予青少年的期望与使命,将国家梦想与个人理想紧密联系。教师通过“畅所欲言”提问:“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投身于革命事业,时刻为救国救民奋斗献身。回顾过往,我们正走在先辈们为我们铺设的复兴道路上,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哪些努力?”由此引导学生正视自己,学在当下,面向更好的未来。


三、取舍得当有选择


1.实事求是,合理利用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纵观国家建设需要,教学中的每一节课应面对全体学生,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尽可能地采用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前紧扣课标,研究教材,有针对性地利用网络资源;在授课中落实教学目标,扎根于学生的客观实际,以学定教,灵活利用信息技术。


2.清晰定位,扬长避短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炫酷的视觉冲击感是活跃课堂氛围的手段,展示科技魅力的目的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而非必需,是教师丰富教学资源的助手而非取代教师的替身。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展示,应重质量而非容量,应将故事分享、粉笔板书等传统的优秀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紧密联系教材,突显学科特色。

 

3.理性对待,有效优化


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但过分依赖网络反而会使教师忽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要重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对史料的获取不能仅依靠网络,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判时亦不能人云亦云,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渠道选取真实可信的史料进行辨析整理分类、解读探讨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客观叙述历史史实和形成历史认知的能力。


四、结语


历史学科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复杂联系,其过去性和不可逆性导致目前一线教师难以高质量地还原当时的情境,只能充分利用自身的史学素养,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创新“再现”。因此,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线教师应在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功能的前提下,灵活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调动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重视教学中信息资源呈现的质与量的均衡,体现历史学科的韵味。在信息化教学中,一切以学情为基础,本着帮助学生更感兴趣地学这一目的,在活跃课堂形式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掘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运用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只有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优势,才能使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现代化教育中有纵深发展,真正实现历史教育的内涵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