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如今教师的困惑却不比学生少。下跪失尊严,体罚失道德,师生关系严重失衡,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所能尽的义务有哪些,该拥有的权利又有哪些?这些十年前尚且清晰的问题如今却越发模糊。教师手中的教鞭不能挥向学生,是不是只能挥向自己?虽然今日已不大流行先贤倡导的“事师之犹事父”“生则谨养,死则敬祭”之类,但近代康有为提出的“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却仍是值得守望的准则。
侏儒症 教师没有批评教育的权利
【案例】2010年12月,湖南省娄底市一中老师谭胜军为制止两同学上课下五子棋,与学生发生冲突。事后,班主任通知家长,让同学小白向老师道歉。在小白无诚意的道歉后,班主任请谭老师发言,谭胜军为了感化学生,当众给学生下跪。跪求学生,在中学学校,谭胜军老师并非第一人。此前,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中学校长周常德,在上课时曾多次跪向学生,原因是,调皮学生无心向学、校风日下,“为感化学生,重新唤回学生的向学意识”。

观点
大旗网:老师跪学生,这样的场景相信许多人都会为之心酸甚至心悸。如今的孩子为何这么难管?老师失去了威信,下跪事件虽为极端个案,但很可能是学生不听话由来已久之下的“厚积薄发”,折射出多少老师平时对“不好管”的学生采取无奈隐忍的态度,选择退避甚至妥协的下策,这种恶性循环使管理更加被动。
辣眼时评 朱方清:学生叛逆,目无尊长,这里面固然有他们自身的因素,但是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引导方法是否科学得体,是否与时俱进,也是个不小的问题。另外来自家庭与社会对他们的身心熏染到底起了哪些不良的作用,同样是不容回避和思考的现实。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言行与品格塑造,很大程度上受其所处的环境的影响。
苏州市第一中学某退休教师:批评,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育方式之一。没有了批评教育,基础教育如同被阉割的教育。“自古严师出高徒”,不严管学生出不来教学成绩对不起良心,严管学生则可能随时引火烧身对不起家人,大部分教师对这种状态非常纠结,全因现在的义务教育非对称地保护学生的权利,忽略了教师的权利。学生无论是不学习还是不尊重教师甚至是羞辱教师,都不能成为学生受到教育惩戒的理由,这样怎么能教育好学生呢?我已经离开了三尺讲台,妻子还在教学一线,她问我这样发展下去如何得了。我激愤地告诉她,以后教师进班级就先给学生跪下磕个头——求各位大爷学习了!
狂躁症 我们缺的是 “爱的教育”
【案例1】2010年12月,江苏省兴化市一名幼儿园教师用电熨斗烫伤7名孩子的脸部,只因孩子上课时讲话。被烫伤的孩子最严重的脸上将会留疤,很可能还需要做整容手术。对于施暴的教师,兴化市政府给予“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惩罚。

【案例2】2008年10月,山西发生高中生在课堂上持刀杀死老师的事件。朔州市第二中学学生李明在课堂上连捅老师郝海东四刀,致其不治身亡。犯罪时李明刚进高中一个月,报道提到,“网上有知情者称,李明曾在初中时被一位老师打断过腿,而事发前,其父母正在闹离婚”。
观点
搜狐网友:不容否认,今天仍旧有一些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好老师,但是,普遍而言,师生关系正趋功利化。在中小学,师生关系变为简单的分数关系,老师关心的是学生的分数,而很少有时间和学生谈心、沟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大学,不少专任学科教师,上完课就离开学校,很少在课后再与学生一起谈学习,谈人生。在一些大学的新校区,偌大的校园,往往只有数万学生自行安排课余生活,至于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大多早已变为“老板与打工者”,这样的师生关系,老师不爱学生,学生当然不会爱老师。
《教师博览》:今天的教师其实有很多“难处”,当学校用论文、经费、专利作为评价指标时,他们能把大量精力花在不能在评价中起作用的教学上吗?那些充满爱心的教师,往往在上述评价体系中,由于达不到规定的数据指标要求,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在“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美丽光环的背后,谁曾看见教师灵魂上的累累伤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育是做人的事业,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才是真正的教育。不以人为本,没有对受教育者的爱,才是当今教育出现如此局面的根源所在。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谈惩戒教育,不过是进一步将教育粗放化、简单化,甚至会更加激化师生矛盾。
假性近视 谁动了我们的诚信?
【案例1】2010年7月,《新京报》报道,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下简称北京电大)50余分校、工作站在进行统一的期末考试时,被暗访的记者在中国人民银行电化教育中心教学点(下简称人行教学点),发现数百名学生存在作弊情况,但监考老师熟视无睹。对此,北京电大负责人表示,此事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大舞弊事件,分校存在诸多漏洞,他们将进行调查,处理违规的学生和校方人员。

【案例2】2004年6月,合川市铜溪中学铜溪分部的初中毕业会考集体作弊:考试当天,铜溪分部部分老师借用考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证从考室拿出试卷,由科任老师联合做好答案,再由班主任把答案送给考室里的考生或上厕所的考生。
观点
教育界有关人士:人们在探究学生作弊的原因和根治作弊现象时,常常把目光投向学生自身、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等方面,而教育者的影响却被忽视,成了“灯下黑”。其实,教育者对学生作弊放任不管甚至纵容,才会导致作弊现象扩散。并且,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对重大考试中的作弊者采取包庇或内部处理。一些教师甚至为了自己评优秀、评职称、涨工资、多分奖金,不择手段参与舞弊,更加助长了考生作弊的歪风。这些行为使投机取巧的学生更为放肆,严重败坏考风考纪,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并且影响更多的学生。
合川市某市民:我认为这都是考核制度的问题,虽然表面上要考核教师德、能、勤、绩等各个方面,但事实上,德、能、勤三个方面都很难考察判定,唯独“绩”这一关最好量化,学生成绩一眼就能明了。
多数教师平常都是希望有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如果我们把这些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项内容来抓,把所谓的考试放在继续教育之后进行,倒更让教师觉得合情理一些,这样多方的目的都达到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为人师表等方面要从更多方面来综合评价,真正成为鉴定教师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