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蠡湖之畔,有一枝新蕾正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含苞欲放,吐艳飘香。她就是孕育“蠡湖文化教育”、正向着教育现代化阔步迈进的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自1921年创办至今,学校已走过了85个年头,几易其名、几度辉煌。
蠡小的教师一直坚持“微笑”教学的宗旨。微笑地对待学生,给师生交往一个宽松的环境。学校重视德育工作,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教育,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更是重视与家长的沟通,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的新班长
冯莉莉
这学期,新接手了一个班级并进行了班干部的选举。班长这一职务以绝大多数的票数通过,选出的是一个似乎有点胆怯的女孩子。我对这个小女孩充满了期待和隐隐的担忧,毕竟班级中还是有几个顽皮的学生,担心这个弱弱的小女孩会招架不住。
选举后第二天的晨读,我故意放慢了进教室的步伐,在门外侧耳细听……咦,班级的晨读真好!瞧瞧我们的班长,正微笑着缓缓巡视呢!转念一想:也许这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吧!
一周的观察下来,真的是神了!每天我的班长都把晨读管理得有条不紊,她每天都微笑着,从没见过她高声呵斥过,全班学生却乖得像小绵羊一般!
回到办公室,我静心想想,这个小女孩就是以她的微笑征服了大家吧!其实,忙碌而辛苦的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有时也可以借鉴我的班长的做法,不必心急,不必大动干戈。从容一点,宽容一点,那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也可以气定神闲地度过紧张的一天!
我的新班长,我们携手共创五(7)美好的明天吧!

打造我的团队
陈 晔
班主任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上样样亲力亲为是不现实的。如何让自己的学生顺利度过“心理断奶期”,让他们当家作主,让我着实动了一番脑筋。
我发现孩子的规则意识和成人相比还是比较薄弱的,但激励因素则要单纯的多。于是,我借鉴成人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自创了一套“积分代薪”的班级岗位责任制。我是这个团队的“领导人”,我负责考核和发放“工资”,我把学生的“基本工资”考核分为:作业、队列、劳动、文明礼仪等十方面,每方面基本符合要求得10分,共100分。有一方面没达到要求一次扣一分,扣满十分为止不倒扣。某方面有突出表现发奖金(奖励积分)。为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体现积分的虚拟货币功能和增加趣味性,我借鉴商场积分换购的手法,学生根据需要用积分换取学习用品,或者可以参加每月月末的拍卖会,即用积分“拍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学生通过选择,找到适合自己又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其充满成就感,又看到自身的不足,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抓细节 改善班级风貌
费 娜
孟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所以,成功的班级管理应该从关注细节开始,把握好班级日常管理当中的点点滴滴。
记得刚接手现在的班级时,孩子们刚上一年级,每次走进教室,总是看见地面上一片狼藉,而学生依然开心地笑着、玩着,靠“骂”肯定无济于事。为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我把班级卫生工作精细划分,并落实到每一个小朋友身上。我还让每个小朋友轮流当上了“官”,每个“官”的任务都非常明确:像“桌长”就是负责每天检查同学们中午用餐时桌面的卫生情况。如此一来,任务明确,谁都没有了推卸责任的借口,即使偶尔有学生未按要求做,教师处理起来也有了针对性,不会出现“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的情况。这种将工作“细分化”的做法同样适应于班级管理的其他方面,关注细节,让我的班主任工作变得更高效了。
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关注细节、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人。

爱心“惩罚”
李国赟
学生送我一盆吊兰,我十分喜欢,把它放在教室的图书角。
一天,我去为吊兰浇水,发现吊兰的一根枝条竟然断了,“这是谁干的?”我气冲冲地说。“是李俊!”孩子们齐声答道。我拿起那枝条就冲到他的面前:“你不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吗?”“我……我……我……”本来一紧张就有点结巴的他连话都说不清了。
这时,我忽然有了主意,我对全班同学说:“花草树木也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对李俊进行一次爱心‘惩罚’,罚他把这枝断下来的苗种活,一个月后再带来美化我们的教室,大家说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小朋友们高声喊道。
一个月后,李俊真的带来了一盆吊兰。我问:“李俊,你是怎么养的,怎么还是这么大呀?”“我一回去就把它种在了花盆里,可它一点也没长,反而快要死了,后来妈妈帮了我,我才好不容易种活的。”此后,李俊成了那两盆吊兰的守护使者。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我们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教育时,也不妨给孩子一些爱心“惩罚”,让孩子们在真切的体验中成长。

一只书包的故事
杭丽燕
在班级日常管理上,我没有把一年级的学生当成孩子,而是把他们看作一个个有思想的个体,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他们。
小项是我班里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总是喜欢独来独往。有一次,她不小心把右胳膊扭了。放学时,同学们整理好书包陆续地走出教室,看着大伙都已经在外面排好队了,小家伙有些急了,眼神中却又充满了无奈,我看见了便走过去和她一起整理。小项抬头看了我一眼,嘴角不经意地滑过一丝微笑,欲言又止。就这样,我一连两天帮着小项整理书包,并替她把书包送到她妈妈手中。
第三天放学整队时,我正想去帮小项拎书包,只见李玲背上背一个包,手里拎一个包,小家伙仰着脸对我说:“杭老师,以后我帮她拎。”我模了模李玲的头说:“你真棒!”,第二天的午会课上我表扬了李玲乐于助人的精神。
从此,每到放学,小项的书包便会在不同人的手上拎着,而且,还有同学主动帮她拿饭和打汤。平时沉默寡言的小项,现在活泼了不少。课余,她也学会了帮助了别人,既收获了快乐,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友谊。事实证明,教育的重要手段是简单而真诚的言行。

三分钟的“魅力效应”
周晓兰
这学期一开始,我进行了晨会改革的尝试:除了周一的晨会课内容是学校规定的国旗下讲话以外,其余四天的晨会的十分钟时间全部交给学生,每天由三名学生轮流主持,让学生自己去管理、去体会、去支配,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同学们称之为“三分钟才艺表演”。
在晨会上,主持人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为同学们朗读一篇优美的文章,美文共赏;为同学们讲一则笑话,引人一笑;给同学们猜个谜语,启迪思维;谈一件奇闻趣事,增长见识;甚至还可以一亮歌喉、一展舞姿。总之,晨会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课间追逐吵闹的人少了,看课外书的人多了,整个班级里充满朗朗书声。每位同学精彩的表演,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乐趣,更丰富了大家的知识,每个晨会都是在笑声、掌声和歌声中进行的。
这短短的十分钟晨会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对学生发展特长、张扬个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分享感动
苏瑞红
那天我听了五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月光启蒙》,那节课深深地打动了我。
下课时,我已是泪流满面,匆匆走下楼。组织学生做操时,也许学生看到我眼角未干的泪痕,从排队到做完操,学生竟然那么认真。回到教室我坐下批改作业,一个女生悄悄走到我背后说:“苏老师,你生病啦?”我微笑着说没有。“那你怎么哭了?”循声望去,竟然发现好多孩子或远或近地关注着我呢!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原来他们都在关心老师呢!
中午我把书借来放在展台上和同学们一起读,我和同学们讲自己童年时和母亲的故事。最后我对他们说:“孩子们,每一个妈妈都为孩子无私奉献,让我们好好爱自己的妈妈吧!”一个孩子举手,我示意她讲,她说:“老师,我的亲妈妈生小弟弟时,好几个月都没来接我去她家,当时我以为她有了弟弟不爱我了,现在我知道了,她是爱我的!”整个班级被浓浓的母爱包围了!
可见,班主任要善于适时地抓住学习、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分享感动的事情,引领学生,定会收获无法衡量的喜悦。

读经典故事,做尚德少年
周旻华
故事是每一位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精神大餐。
我班学生在争做尚德少年的活动中,运用了读经典故事的方式,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健康而积极的诱导。
当我给孩子们讲了大山和小男孩的故事时,孩子们从大山的回应中感受到,想让别人爱你,你得先去爱别人。
当我给孩子们讲了互相帮助的故事后,就有学生主动请缨,要求帮助某个能力弱学习差的学生,我连忙支持;看到有人争吵了,就有几个学生走过去劝阻,最后化解成了一件小事。
“水滴石穿”让孩子学习从小要养成诚实的行为习惯;“闻鸡起舞”“悬梁刺股”“专心致志”让学生懂得刻苦学习……
著名作家刘绍棠曾说:“我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讲经典故事,不光是人的教育,还是思想的洗礼,更是文明的播撒。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想总有一天我们能看到尚德之花到处盛开!

这块地该谁管?
陆新华
自从在班级进行“我能行”夺星比赛后,同学们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本周我又给他们提了一个新的要求——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个学生要保持自己课桌椅下面和右边的走廊的卫生。我会给打扫得干净的同学加星。
星期三,我像往常一样检查,发现在小李和小王的“交界处”比较脏,这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一方的职责。该给大家评星了,那要不要给小李和小王他们加星呢?为此小朋友们争论不休,有的说要加有的说不能加。过了一会儿,我说:“同学们,自己课桌周围是你们的‘小’家,教室是我们的‘大’家,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小’家,要共同努力把‘大’家弄漂亮。现在谁有好的办法教教他们啊?”小红说:“我们小组要一起打扫,这样走廊就干净了。”小张说:“我打扫的时候,会帮前后同学的地方一起打扫一下。”
我们不要对孩子的过失喋喋不休地指责,而要进行适当、适时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用自身的能力和经验去改正错误,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