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2023(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校企融合专业委员会指导,中教全媒体主办。
大会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主题,分享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探讨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向,探索高校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来自各高校的领导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300余位嘉宾和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际平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第四次新技术革命蕴含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领域、新赛道的战略机遇,在此时此刻强化人工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必将深度赋能我国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石兵围绕“产教融合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作了主题演讲。他指出,在当今的全球变局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热点。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AI人才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AI人才的培养成为行业突破的关键。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36)专家委员李超围绕“计算思维与数据素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作了主题演讲。她表示,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是培养计算思维与数据素养的重要途径,让相关的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避免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
会议期间,趋动科技、海豚大数据、津发科技、图灵量子、青软科技、华普亿方、噢易云、北京飞宇星、众嵌智联、青塔等企业在现场展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本届大会既有专家带来的人工智能教育前沿趋势和政策解读,也有高校分享的当前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及产学合作的探索和实践,还有来自企业的嘉宾带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以及人工智能专业教育的产品和服务,为我国人工智能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多样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