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A3:E教江苏•应用推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2期 总第6326期 2023年09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2期  下一期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江苏省试点工作经验分享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09-01 13:51:14

2022年4月以来,江苏等9个省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首批整省试点省份。近日,江苏省教育厅为进一步总结推广各地各校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创新案例,经各地各校推荐,共遴选了体现江苏特色、有创新、可复制的43个典型案例,其中试点中小学典型案例14个。近期本版将陆续分享省内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秀应用案例,以期推广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实践举措,切实提升试点工作的成效。

 

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智慧应用场景赋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创建于2013年9月,是江苏省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打造的窗口示范学校,同时也是全国首批STEM教育&创客教育实验学校。学校现有53个班级,2675名学生,147名教师,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创客奥林匹克系列活动试验基地等国家级表彰11项,江苏省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等省级表彰27项,盐城市文明校园、市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市级表彰47项。


近年来,学校高位规划、高标定位,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成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首批试点学校之一。经过梳理发现,学校在立足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进“双师课堂”的应用中,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


【问题一】从思维发展层次上看,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使用效能提升过程中,教师学习活动多、深度思考少,“双师课堂”与学科教学融合急需新路径。


【问题二】从价值认同层次上看,教师关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学习经历多、实践应用少,“双师课堂”应用急需拓展使用新场景。


【问题三】从使用水平层次上看,教师在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学习认知多、深入研究少,学科德育基地建设急需提升“双师课堂”应用能力。


【问题解决理念】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针对教师立足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信息化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意识及能力普遍不高的问题,期望通过“‘敬贤’文化下的学科德育基地建设”的实施,探索“双师课堂”和教师信息素养新场景、新路径和新能力,着力培养面向未来教育的“优贤”教师。


【问题解决过程与方法】通过打造高质量管理团队,开展“5+N”研训课程,创新培训模式,结合“双师课堂”应用和学科德育基地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一、探索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新路径


1.打造高质量管理团队,领导能力“经纬并用”


学校校长赵志宏是江苏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省“333”高层次人才,副校长季弘群是神州数码认证网络工程师,两人牵头成立了高质量管理和培训团队,定期邀请省内知名教育专家及学者来校开展“点对面”培训,立足市骨干教师培育站、区教育平台开展工作,依托学科德育基地建设开展直播、培训,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如下图)。

 


2.开设“5+N”研训课程,教师人人“会学善用”


围绕学科德育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三个维度,结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双师课堂”应用,聚焦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课程设计与创作、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等五个能力点,开设“5+N”研训课程。常态抗疫背景之下,和上海市实验小学等16所省内外小学成立研修共同体,远程协同研修,学科联动;定期开展校本网络集体研修,进行“双师课堂”实录分析、跨学科主题研修;等等。在健全的培训体系中实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拓展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新场景


学校建校起即开启智慧教育探索之路,2016年成功创建市首批智慧校园,2017年以省前瞻性教改项目实施为载体,成功创建省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2021年以学科德育基地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案例获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升工程2.0典型案例。“在项目研究中发展,在项目实施中成长”成为学校解决问题的成熟举措。2020年起,学校立足“‘敬贤’文化下的学科德育基地建设”项目,拓展“双师课堂”新场景。


1.聚焦应用场景,日常工作“乐用巧用”


通过培训,教师根据学科德育基地建设需要,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收集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等课程资料,日常更新班级展示牌和视频号,熟练运用“双师课堂”资源和录播系统,内省自身学科德育落实过程,并将反思结果上传至个人成长电子档案中。


2.提升应用效果,线上教研“妙用精用”


强化“双师课堂”应用,升级“云课堂平台”系统,53个班级师生课堂活动场景实时呈现,助力学科德育课堂分析。和上海实小等联盟校举行线上教研活动,两地教师同上一堂课,现场评议,共学共进。立足“赵志宏网络名师工作室”线上平台和“每日思维操”等微信公众号,录制精品课程,助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培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新能力


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开发能力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学校借助区域及学校智慧校园示范校优势,迭代课程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海盐、铁军等地方课程及“敬贤”文化校本体验课程,录制学校骨干教师精品课程视频二十余条,储备校级“双师课堂”资源素材。


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实施能力


学科德育实践活动是基地建设的重点工作,全体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素材、设计活动,提升了信息化实践活动的设计能力。通过发掘课本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元素,开展学科德育微讲堂、二十四节气微课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了跨学科课程的实施能力。


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评价能力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助力下的学科德育基地建设评价也发生了迭代,教师和家长通过“学生点评”应用,对学生进行及时点评,点评对应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身心健康、社会实践五个维度,通过大数据的长期积累,形成了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电子画像”。


四、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学校立足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与基地建设,聚焦“双师课堂”应用场景,赋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取得了较好成效。


1.跨学科应用能力提升


2020年至今,《信息化背景下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探索》等58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十余位教师在省、市、区信息化课堂比赛中获奖。学校科艺融合课程频频亮相地区庆祝活动,省、市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宣传,《科艺融合课程:给童年插上智慧的翅膀》发表于《江苏教育》。“体验式学习培养‘尚贤’儿童的实践探索”“行思数学教学论”两项教学成果获省二等奖。


2.名师示范领导力提升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实践中,骨干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工作。一人获评省“333”高层次人才、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工作室获批江苏省首批网络名师工作室;季弘群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进行“每日思维操”难题讲解答疑,各班主任开设班级视频号;两位教师出版教育专著;多人受邀出席省级线上论坛;等等。


3.学校品牌影响力提升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双师课堂”应用,学校荣获首批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省优秀少年科学院称号,并被评为全市小学内涵建设先进学校。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客教育研究中心领导、省教育厅科技处领导先后莅临学校调研考察,学校多次接待省国培班近千人参观学习。


4.课程基地推进力提升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双师课堂”应用带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目前已形成精品实践活动案例三百多册、作业设计二百余篇,教师撰写项目论文百余篇,项目建设成果八次在《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上宣传。


五、试点工作的发展


在整体推进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学校校园文化、教师成长、学生点评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基地建设和信息技术能力共进路径


以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大都依靠专项培训活动,容易造成“学多用少、浅表思考、专项精通”等问题,本案例围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使用,通过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探索“双师课堂”应用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新路径、新场景、新能力。


2.线上线下的双线赋能模式


学校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和学科德育基地建设,立足网络名师工作室,线下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指导、骨干教师开设“伙伴课程”、组织校本集体研修等;线上开展网络巡课、开设名师网络课堂、邀请办学共同体远程协同教研等,“优贤”教师双线赋能模式初具雏形。


3.关注成长的绿色评价体系


各学科教师在“双师课堂”应用中,能够更好地发现自身业务能力的不足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态,通过学校录课点评、教师每日线上反思、学生在线测评等环节,以及大数据积累,将模糊、滞后的传统学习评价定性描述转化为科学、准确、及时的定量可视化描述,调控师生教与学的行为,进而提升项目实施效能。

 

高邮市第一小学

聚力资源管理,服务个性化发展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上拥有丰富的、优质的教学资源。高邮市第一小学在开展试点校工作的过程中,结合学以致用教育理念,利用优质资源,依托教师备课、“双师课堂”、自主学习等应用场景,在实现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自主学习外,开展体育、劳动、美术、音乐、课后服务等课程的自主学习,即“3+X”,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实践案例


1.优化资源配置,精编资源图谱


国家平台上有海量资源,学校需要为师生精选优质资源,避免师生因盲目使用资源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学校成立一支由科室负责人、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研究国家平台上的资源类型、各栏目的具体资源,并从中选择适合家长与学生观看的微课视频,建构资源图谱。该资源图谱主要包含自主学习与优秀家长计划两方面。自主学习是指除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微课视频之外,由教师在国家平台的德育、劳动教育、体育、美育、课后服务等栏目中,精选一批微课视频,排进每周拓展教学的计划中,播放给学生看,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激发其探索的热情;优秀家长计划是指在国家平台的家庭教育栏目中精选一批微课视频,每周通过班级群推荐给家长。


2.聚焦资源选择,延展教学时空


学校已初步形成所有学科教师参与国家平台应用工作的氛围,学科教师根据资源图谱优化课堂教学安排,完成拓展教学任务。


例如,教师邵婷婷在队课上预留10分钟,组织学生观看德育栏目中的《童心珍爱生命·齐心守护生命》微课视频,一起学习如何科学防控新冠疫情;教师王秀云在劳动课上完成教学任务后,播放劳动教育栏目的《时尚环保活动策划(儿童服饰设计)》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儿童服饰设计的过程,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教师徐加浩在课后服务课上播放了《小小非遗传承人2舞狮》微课视频,展示了客家传统文化舞狮的起源、分类、意义与技巧等,带领学生欣赏了舞狮表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需要发现国家平台的价值,发挥国家平台的育人作用,支持学生使用国家平台上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学校试点工作需要将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放在首位,通过推荐家长观看国家平台家庭教育栏目的相关视频,引导家长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与孩子共同成长;鼓励家长撰写学习心得,由班主任选择优质的心得文章分享给其他家长,以实现共同进步。


3.提升资源效用,服务个性化发展


新冠疫情期间,各班出现了居家隔离的学生,为了保证这些学生不落下课程,学校统一要求教师利用国家平台上的微课视频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有学生因病请假,教师便布置数学自主学习任务,通过资源分享功能将微课视频和学习任务单分享到班级群。学生在线学习微课视频,完成任务单上的练习题,遇到不懂的内容,可以在班级群中提问。教师录制视频进行答疑并发布作业,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根据作业反馈进行查漏补缺。学校教学管理中心主任俞勇高度肯定了自主学习场景应用效果,他指出,为请假的学生补课一直是教师头疼的问题,但现在有了国家平台,补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利用国家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播放微课视频,还可以向教师提问,确保学习效果。


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国家平台的微课视频,开展有意义的拓展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国家平台“淘宝”,发展自己的兴趣,有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学生周嘉欣在国家平台美育栏目中关注了书法课程,认真观看了《中小学书法教学范例指导》《书法》等系列微课视频,并进行了练习,书法水平越来越高,在各级书法比赛中斩获大奖。她立志要做一个书法家,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抓住契机,决定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的队课,引导学生畅谈理想、规划职业,激励学生为实现人生目标努力学习。据班主任反映,经过这节课,学生学习更认真了。德育处主任王素琴要求各班都组织一次“职业生涯设计”的队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实践成效


学校开展的国家平台“3+X”自主学习场景应用,打破了时空限制,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化解了学校师资不足、个别领域无人指导的困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将线上与线下学习有效融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学生。同时,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盐城市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依托平台,提升“双减”课后服务效能


盐城市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充分发挥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的优势,有效利用国家和省级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结合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优势,全面提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育人作用。


一、深入学习平台应用,建设优质课程资源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现有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等多个板块。为有效服务学生居家学习、教师线上教学、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学校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立足学生学习实际,整合学科资源,建成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


学校校本研修教研组每月定期集中观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专家讲座。县教师发展中心全体研训员深入学校,开展常态化在线教研活动,制定“双减”服务方案,研讨各学科的专题复习、专题训练、综合训练等方案,建设精细化、实用化的资源,供师生使用;会同骨干教师带头研学优质教育资源并进行二次开发,优选一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学校教研处组织骨干教师结合“教师研修”开展新课程、居家学习等活动,探讨改进线上教学效果的方法。


师生在线交流学习经验,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单一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学习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转换,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流程(如图)。基于国家和省级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滨海智慧教育名师网络课堂平台,学生不仅能在线观看名师课程,自主完成作业的检测,还能在平台反馈功能的作用下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及内容。借助留言功能区、语音视频交流、资源共享等多种工具,形成“立体交互”的学习模式,促进师生、生生多元互动。

 


学校依托国家和省级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双师”教学,对教师的平台操作进行考核验收,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截至目前,学校共参与设计制作滨海智慧教育名师网络课堂课程资源427节,遴选其中优秀课程参加省市基础教育精品课评比。学校还组织语、数、英等学科教研团队,对线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后反馈等进行集体研讨,明确方向,同步班级授课进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二、开展线上答疑活动,推进减负提质增效


学校在“双减”课后服务工作中坚持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互动答疑”功能,组织集团638名教师每日在线答疑,开展“名师面对面”“名师云答疑”活动。组织学科优秀教师进入各班居家学习群,利用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空中课堂教学,解决个性化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各学科教师每天在线直播或互动20~30分钟,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对无法使用平台的学生,教师要利用电话等渠道做好指导工作。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在应用时要科学研制居家服务菜单,科学设计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的内容,把推进课外阅读作为居家学习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做好预习、复习,开展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


滨海县留守儿童相对较多,为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等专题内容。新冠疫情期间,针对疫情下学生及家长可能面临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为居家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给予辅导及建议。学习模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研学实践”中的优秀案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融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大数据技术,通过对作业数据的采集,精准分析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举一反三拓展练习,有效提高作业设计和实施的精准度。根据主题内容,设计适量作业,兼顾体育锻炼、音乐、美术、童诗创作等。语文和英语学科结合省语音教材系统和教师们自制的听读音视频,实现实时推送,保证适量的听、读、说、写作业。


三、多元融合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2022年4月以来,学校创新思路,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整合数学、科学、信息科技、美术等学科,融合传统型、实践型、展示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应用知识,提升学习素养。


集团组织骨干教师针对三至六年级学生精心设计了“全科阅读知识线上竞赛”,内容涵盖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必背诗词、时事政治等,资源丰富,随机生成。教育集团8所学校联动,全力组织推进此项工作,近2万名学生参加活动。学生在参与答题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比赛带来的挑战,又能开阔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学校组织开展创意编程线上线下融合竞赛,面向集团全体学生普及编程知识、推广智能设计技能;引导学生登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科普知识,让每一位参赛选手进行深度探索,调研与问题相关的背景或现状,搜集信息,生成可能的方案,选择和测试方案,分析和评价结果;设计创意编程和智能设计的作品并线上提交;评比阶段分为线上现场问辩和线下技能测试,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创作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有效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初步应用能力。


四、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思考


一是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使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学校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智慧教育平台,进一步做到“双减”课后服务网络协同,供学习者随时随地完成学习;灵活选择自己喜欢的栏目,有针对性地拓宽知识面;实现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活动个性化。


二是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使教师答疑精准化。学生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借助国家和省级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提问,由名师在线进行答疑。教师在参与“双减”课后服务答疑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是开发学校特色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应用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功能模块,从现有的教材、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等内容挖掘数据,构建学科知识图谱,进行学科知识图谱的科学规划,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