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4期 总第6337期 2023年09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4期  下一期
智能时代的课堂转型与未来教师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曹培杰 发布日期:2023-09-27 09:43:25

课堂转型: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作为十大战略任务之一,要求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今天,我们的课堂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新技术将会塑造新的教育形态,重构教育教学的流程,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资源精准推送,赋能教学流程再造,形成灵活弹性的教学组织形态。


一、利用“AI+课堂”赋能精准推送


未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会从固定化、统一化逐渐变成个性化、差异化。“AI+课堂”将从依靠经验转向依靠数据,在学生数字画像和学科知识图谱的支持下,制订个性化的资源推送方案,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学习。目前,很多企业家都在探索,试图利用数据改变现有教育教学的面貌,把原来的统一讲述变成教师差异化的教、学生个性化的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数据,还要关注学生的非认知特征。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从数据计算走向感知计算、情感计算,通过分析学生的非认知特征,为其匹配适合的学伴和导师,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比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偏好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更为根本的要素。因此,建议企业在做精准教学、精准学习这种精准资源的推送产品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认知特征,加强对学生认知特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非认知特征,通过建设大规模、细粒度的数字资源库,对知识内容进行特征标记,根据学生的目标、能力、个性特征等因素以及学习风格、偏好等非认知特征,制订个性化的推送方案,实现学习者和学习资源的双向匹配,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二、利用“AI+课堂”赋能流程再造


在线教学绝不是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网上,且教学方式仍然和过去一模一样。新的技术引入之后,教师不仅要熟练运用技术,还要实现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因为教育数字战略行动真正的重点不是数字化,而是转型。怎样把原来的班级授课流程变成无边界学习、跨学科学习、跨班级共享教师,形成新的教学机制、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至关重要且亟待突破的命题。


相对于工业时代的大规模集体教学,“AI+课堂”将会打破班级、年级、学科的界限,形成一种灵活弹性的教学组织形态。1999年,苏伽特·米特拉教授在印度新德里贫民区把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放进墙洞里,贫民区的孩子居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上网,自主学习数学、英语等,甚至有的孩子还掌握了高深的、专业性极强的基因相关知识。苏伽特·米特拉教授非常吃惊,后来,他陆续开设了7所“云学校”,设计主题,提供资源,同时招募了一大批英国退休老教师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指导(这里的指导是基于学生的提问,而不是主动地去教学)。这种没有教师、没有课程的“云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说明技术介入教育后,科教融汇更加支持学生自主、主动、个性化的学习。所以,数字化教学一定要从传统的支持教师统一的教,逐渐变成支持、引领学生个性化的学。


三、利用“AI+课堂”赋能场景重构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的直接经验里“长”出来的,如果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不紧密,那就是一种呆板的、低效的教育。所以,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要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充分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把整个社会变成学生成长的大课堂。过去,我们都是在教室里教、在教室里学,未来,学生依然可以在教室里,利用可穿戴设备、利用自然交互技术,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把知识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结起来,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再固定,而是突破校园的界限,把整个世界变成教材。所以,未来学习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博物馆、科技馆、田野、农场、工厂等,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

 

教师成长:一次至关重要的角色重塑


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人机共教”成为一种教育常态,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教学组织形态和师生关系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教师角色也会随之发生巨大改变。知识性教学大多由人工智能承担,教师更多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督促者、激励者、陪伴者,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未来,人工智能将会以“教书”为主,而教师则以“育人”为重。在这个大背景下,重新思考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未来教师的角色转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命题。


一、在智能时代,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正面临挑战


1.知识取向教学可能会被取代


如果教师只是知识的代言人,那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慕课的方式,找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学家教语文、最优秀的数学家教数学、最优秀的物理学家教物理、最优秀的历史学家教历史……哪怕这些专家不一定擅长教学,那我们也可以集中最优质的资源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或是在同类型专家中寻找一个既有渊博知识又有教学能力的人,这些想必都不是难事。因此,未来纯知识取向的教学可能会被技术所取代。


2.谁学得快,谁就是教师


过去,教师凭借年龄优势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通过学习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比学生知道得更多。今天,一些搜集、整合等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有可能比教师知道得更早、更快、更全面。实际上,相对呈指数增长的海量知识而言,“专家”和“新手”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不断被缩小,后来居上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常态。谁学得更快,谁就是教师。


3.“知识就是力量”将被改写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口号深入人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智能时代,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所有可以公开的知识,每个人拥有的知识或获取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不存在明显差异,发现知识、精选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则更加重要。知识将不再是唯一的力量,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力量,创造力、想象力、价值观、个人品质、辨别力、批判力等将重获生机,在教育中拥有与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在智能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


1.未来教师要成为“读懂学生的分析师”


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借助大数据等新技术,读懂学生的认知状态,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评估学生的优势潜能和最佳学习方式,设计个性化学习推送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除了要关注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等总体数据之外,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数据,善于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这将为教师实施精准教学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研究学生是怎样学习和成长的,读懂学生的非认知状态,包括动机、情绪、品质、价值观等。两个学生的分数可能是一样的,但他们的学习动机、投入程度、学习品质等可能完全不一样。相比认知因素来说,学生的非认知因素作用可能更大,甚至是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关键。


2.未来教师要成为“重组课程的设计师”


第一,要将现实生活引入课程,让书本中的知识在真实情境中产生意义。生活是最有活力的课程,万事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发掘它,就是语文;发掘它,就是数学;发掘它,就是历史;发掘它,就是科学;等等。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将二十四节气融入课程,让学生在习俗活动中对话自然万物、对话人文经典、对话传统艺术,既加深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又有效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了知行合一。


第二,要用完整的课程育完整的人,通过跨概念、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式,建设以主题呈现的学校课程体系,弥合分科教学对知识的割裂。比如,在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语文成了语言学习、美术、社会实践的统一体,课本中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从教室走进大自然,用平板电脑记录自己眼中的春天,用思维导图梳理自己的所思所想,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图文并茂的可视化故事。


第三,要打破固定的课时安排,根据学科特征和课型内容灵活设置长短课或大小课,让学生在对话和互动中建构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3.未来教师要成为“联结世界的策划师”


第一,任何有专长的人都能成为教师。通过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课程的提供者不仅仅是教师,也可能是农民、医生、商人、工程师、运动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实际上,对每一位教师来说,课堂教学质量越高,就会越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学生可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教师的水平,他们进入到一个连教师都未曾涉猎的领域,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善于借助技术的力量,联结外部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


第二,把世界打开,让学生进来。学校应该带着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社会的门应该向学生打开,接纳他们,为学生成长服务。未来的教师一定要有联结世界的意识,给学生创造走进社会的机会。当学生走进社会,社会就变成了课堂,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进行深度学习,建立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实质性联系,这种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往往是无法想象的。


总之,智能时代的课堂不能停留在对传统教学的缝缝补补,而是面向深度学习的全面系统改革。它的未来是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创设一种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灵活创新的学习形态,让每一位学生都站到课堂的中心,成为学习的主人。值得说明的是,尽管深度学习的美好图景让人向往,但它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有些课程内容适合教师讲学生听,那就采取讲授式教学;有些课程内容适合开展深度学习,那就采取面向真实的、跨学科的体验式学习,两者并不矛盾。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