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63期 总第6396期 2024年03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63期  下一期
立足“和雅课堂”,让倾听与表达生根发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缪莉莉 发布日期:2024-03-08 11:18:19

“再渺小的星河也能发光发热,再微弱的星光也能汇聚灿烂星河。”这是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河口小学(以下简称“河口小学”)所有教育工作者坚守在心里、贯彻在行动中的教育理念。在河口小学,一群乡村教师心怀梦想,坚守“以雅力行”的校训,精心构建“和雅”校园文化,打造师生和谐共生的“和雅课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课程改革初心,让倾听与表达的梦想得以生根发芽。


一、建模期——以生为本,精准定义


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实现有效倾听,为学生的有效表达做好铺垫。这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如何激活学生的双耳,激发他们倾听的兴趣?什么是有效的倾听与表达?什么样的倾听与表达更适合乡村学生的认知?这是在课程改革初期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学校通过多次研讨,结合专家培训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途径与形式,最终确定了河口小学校本化的“和雅课堂”,即“和而善疑,雅而乐学”,着力引导学生有效倾听和大胆表达,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围绕“和雅课堂”建设,教师们达成一致共识,认为倾听应包括生生倾听(认真聆听同伴的发言)和师生互听(教师聆听学生的发言,学生聆听教师的教育),并制作了专门的“倾听学习单”,鼓励学生在课后回忆教师和同伴在课堂中说过的话并记录下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倾听从学生单方面走向了生生、师生的双向互动,有效改善了学生的听课状态,真正激活了学生的听课内驱力,大幅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


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后,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达,因为表达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从学生的表达中,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情况。所以针对表达环节,学校最终确定了“接着想,敞开说”六字标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思维,顺着教师的思路接着思考并打开思路,大胆表达。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可进行星级评价,并做好指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逐渐形成了会听、善听、随记、随想的习惯,一张张“倾听学习单”上记录的都是学生们的所听所感、所思所想,一张张星级评价单也正是教师对学生努力的充分肯定。


二、实践期——全面赋能,及时评价


英国教育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激发不仅是点燃,更是唤醒,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在有效倾听与表达的基础上,“躬耕课堂,发展学生”成为全校师生努力践行的目标。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学校重点围绕集体备课、课堂管理、评价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力求为有效倾听与表达保驾护航。


1.有效备课聚“星思”


有效的课堂表达与倾听源于教师的有效备课,有效备课能为课堂上的倾听与表达打下基础。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定期检查,教研组长对教师的备课作详细分析与记录,例如过渡语是否易于学生理解,预设问题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与表达的欲望,等等。针对一些备课不合格的教案,教研组将展开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帮助其逐步完善。


2.平等交流汇“星澜”


在课堂上,学生认真倾听,积极主动表达,教师给予学生平等地表达想法的机会。针对同一个问题而产生的不同看法,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合理观点,尤其是当学生的分析比教师更全面的时候,教师也乐于向学生请教,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并虚心吸取学生观点中的合理之处。这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民主精神的体现,也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打下了坚实基础。


3.及时评价亮“星光”


课后,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价,评价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一朵小红花、一个欣慰的点赞,也可以是一句鼓励,抑或是一句中肯的建议。教师及时中肯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及时调整策略,进而更好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通过全体教师精心细致的打磨,学生的成长是肉眼可见的,那课堂上高举的小手、自信的发言,正是他们认真倾听和大胆表达的最好见证。


三、成长期——多方联动,共生共长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形象地解释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而打开师生心灵的钥匙,就是有效倾听与高效表达。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教学形式也不断丰富多样,教学体现多方联动,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共生共长。学校的课堂发生了变化,“五育”逐渐走向了融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一张张获奖证书是他们未来全面发展最好的铺垫。穿梭在学校的青瓦白墙、朱砂连廊间,学生们慢慢成长;徜徉在国学走廊、古诗天桥、励志楼道,学生们耳濡目染,感受雅的气息,领悟和的精神。在这里,空竹运动是学校的文化品牌,足球运动是学校的特色项目;在这里,娟秀的字体是学生态度端正、积极向上精神的表现,逐渐长高的个儿是学生坚持锻炼、合理膳食的成果,班级的“红领巾争章角”是他们默默上进、勇争上游的证明。这些改变逐渐让我们相信了课改的力量,坚定了探索课改新路径的强大意志。


最后,我想说说自己对课改的理解:课改,即通过改变课堂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走在课改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改的是教育形式,不改的是教育初衷。星聚成辉,水起成澜,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不断反思与践行,一定能找到教育的诗和远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