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虽然是一门独立学科,但它并不是孤立的,从美术学的发展史和美术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来看,美术与其他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研究和把握本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让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一、在综合探索中构建多学科元素信息化教学理念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国家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之一。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美术能力的综合性,美术教材中也有与之相呼应的部分——综合探索,其中“综合”是形式,“探索”是方法,要求教师跳出思维定式的怪圈,寻找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的、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性课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文化。
二、多样式整合多学科元素信息化教学
美术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展示、娱乐的形式,更是将各学科知识进行相互整合的最好方式。通过美术媒介达到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常常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1.“诗画一家”——美术与语文的信息化交融
从远古时期刻凿在岩壁上的图画文字与象形文字,到今天语文课本中生动形象的插图,可以说美术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些课文内容深奥,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形象可感的美术恰好能弥补理解上的不足,以插图或者小漫画的形式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诗配画”,在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傅抱石先生所画的《渭城曲》为例,出示一个小动画,让学生猜猜这是哪首古诗,再与学生的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画中作者是如何表现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启示学生在赏析时牢记“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作业环节,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借助色彩的冷暖、线条的粗细疏密来表现古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这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养。
2.“应用之美”——美术与数学的信息化碰撞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美术作品中几乎都暗含了几何、透视、对称、旋转等数学知识,可以说无论哪种美术作品都离不开数学的形与数。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近大远小”,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教师可以将一些规格一致的矿泉水瓶排成一排,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分别观察,最后得出近大远小的规律。在第一次作业时,教师可以挑一幅学生作品提问近处与远处的物体颜色应该如何区分,让学生通过屏幕中的范画总结出近处景物色彩明亮鲜艳、远处物体模糊灰暗的规律。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具逻辑性的立体思维,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在生活中觉醒,更好地构建“以美启智”的信息化课程。
3.“雅俗共赏”——美术与音乐的信息化结合
美术与音乐虽是不同学科,但两者的联系大约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绘画在岩石上的神秘歌舞是人类文明最早关于音乐的美术记忆。音乐教学中学生最难把握与理解的是抽象的知识,例如“力度”,即使用力度符号,有的学生还是很难理解音的强弱程度与变化。此时就可以将美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将强音用浓烈的色彩表示,弱音用清淡的色彩表示,这样学生的感受就更加直观,也更便于理解记忆。美术与音乐相辅相成,美术语言让音乐的意蕴表达更直观,音乐则可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美术信息化课堂走向创新。
4.“齐头并进”——美术与德育的信息化并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将美育与德育完美结合,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透彻理解内涵与精神,不断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为了配合时代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应善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渗透传统文化背后的民族精神,切实推进整合课程的有效性。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时刻要求自己将德育抓紧抓实,将德育思想渗透进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美育与德育齐头并进,真正做到信息化教育大融合。
5.“与时俱进”——美术与信息科技的信息化融合
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画笔不再是单一的绘画工具,计算机、平板、网络也成为美术创作与学习的新工具。因此,美术与信息科技的融合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新趋势,更是现代美术发展的新形势。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信息科技则是美术领域有着强劲发展势头的新成员,它可以通过声音、文字、信息、图像等立体地展现信息。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与信息科技相关联的学习内容,将美术教学与信息科技教学进行信息化融合,可以更加立体地展示美术信息化教学的内在规律,使美术课堂焕然一新,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认知与学习的途径,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综上,在当今美术教育大环境中,教师应顺应潮流,打破传统,同时注重“美”与“术”,在教学中要清楚意识到美是广泛的,是包含在众多学科与现实生活中的。同时,美术课堂上重视多学科元素信息化教学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深度挖掘他们的创作潜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国家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