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本文以西泠印社版书法教材为例,探索如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思想。
一、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的“教”要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书法。
1.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把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是关于进行某项事情实践操作的知识。
在书法教学中,陈述性知识包括书法历史、书体、书法风格等;程序性知识包括书写技法的运用、对书法作品的理解与欣赏等。其中,陈述性知识一般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记忆,但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西泠印社版书法教材中有一项学习内容——知识链接,要求学生了解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教材以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为临摹范本,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上网搜集关于颜真卿的资料,整理他的故事、书法作品、图片等资料,在课上互相交流,共同参与,完成这一内容的学习。这种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交流学习、教师补充梳理归纳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在书写技法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感悟、发现,然后教师再对学生交流时提出的疑难进行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看到自己的学习进展,获得的成就感会更强烈,主动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2.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国书法教学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现代科学在学习心理机制方面不断成熟,为现代书法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
准确把握学生学习书法的动机 小学生学习书法的首要目的是提高书写能力,把字写端正、整洁、美观,提高各科作业的书写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把毛笔字的学习与硬笔字的学习紧密结合,让毛笔字的学习迁移到硬笔字的书写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总结规律,并不断改进。
注重学生的书写实践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具身教育主张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必须有身体的参与、感知觉经验以及与其他个体、环境的互动,也就是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具体来说就是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书写的时间,注重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成长性。
二、拓展学生的书法实践空间
学习书法不应局限于课堂和教材,学生还应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拓展书法学习的范围。
1.在生活中学习、欣赏书法
苏州是著名的文化名城,其书法资源极为丰富。首先是遍布城市街道的老字号店,许多金字招牌由著名书法家题写,风格各异,是学生学习书法的绝佳材料。其次是众多的古典园林,园林中不乏名家真迹、匾额、楹联、书条石,形式多样,琳琅满目。最后,苏州各大博物馆既有常年陈列展出的名人书法作品,又有定期开展的书法家作品展。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苏州城中蕴藏的书法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书法审美能力。
2.开展书法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现场观摩书法家的书写。每年春节前都会有社会各界组织书法家写春联、送福字,还会组织开展书画名家进校园活动,学生可以趁机近距离观摩书法家现场挥毫,欣赏不同风格、字体的书法作品。第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写春联、送福字,让学生把自己写的春联、福字带回家进行张贴。第三,组织学生参加书法体验活动,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参与多种书法体验活动,还可以观摩其他学生的书法作品,感受身边的书法氛围。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感悟书法的笔法、结字、章法、墨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创造思维。
1.引导学生寻找技法规律
学生专注书法练习的时间有限,教学中教师不是教学生每一个字的写法,而是教他们写字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教”,让学生找到规律,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汉字,发现汉字结构中的显性规律和隐性规律。其次,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汉字的结字逻辑进行推理,根据字的具体笔画、结构等进行分析推理,经常运用如“如果这个字让颜真卿来写,他会怎么处理”这样的思维方式。
2.开展项目化书法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系统的学习组织形式,适合用于书法教学。
以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我来写‘福’字”为例,教材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写“福”字,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搜集资料,设计变化多样的“福”字,如龙年可以在“福”字的一些部位用“龙”的简笔画代替,显得生动有趣。在这样的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的创造力能够得到有效激发。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每年春节,居民、商户都会贴春联、福字,有学生发现内容相同的春联,不同的人贴的位置是相反的。通过学习,学生首先发现上下联的区分关键在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结尾。其次是上下联的位置区分要以门外人欣赏春联的位置为基准,按照传统习惯,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但现在由于横批有了从左向右写的习惯,所以春联有两种贴法。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下联居左;反之,如果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要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
教师在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不仅能让学生获取知识,还能帮助学生获取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惠及学生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