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E教江苏•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65期 总第6407期 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65期  下一期
“互联网+”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探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高敏茗 发布日期:2024-04-03 15:26:30

“互联网+”环境下,探索和研究如何提升学生数字素养非常重要。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奠定基础,有助于建设“科技中国”“数字中国”。而教育层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革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必要条件。


一、“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现状


1.学生数字素养培养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速度和热度都在显著提高。互联网的广泛传播性首先可以让各地学生均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是获取知识的成本大幅降低,互联网上各种平台百花齐放,大大拓宽了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最后是知识传播的手段前所未有的丰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教育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应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入手,培养教师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思想力和行动力,创设现代化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拥有适应所处环境的能力,进而适应科技环境、锻炼创新能力、培养数字素养。


2.对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现实要求


从国家层面讲,结合目前“互联网+”所提供的一些发展资源,教育部门在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制定了一些新准则,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要进行优化升级,提出新方法、拓展新思路;二是在课程分类设计方面要细化安排,具体表现在育人方式的重大变革,也就是进行科学的学科分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科综合学习能力,强调因材施教,等等。总体来说,一系列标准规则的制定都是为了促进“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而展开的。


3.当下发展遇到的困难


我国“互联网+教育”目前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数字教育的前途并非一片光明,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数字素养的含义不清晰、内涵范围界定不明显等。具体表现在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全面地从“数字素养”的含义分析出发,导致所涉及的方案内容不能很好地达到最终所需要实现的目标。从学生角度来说,无法明确地理解“数字素养”的准确含义与要求,导致在执行和训练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再如,学生对数字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识别能力不足。“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获得各种信息资源,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提高学生数字素养的前提是学生拥有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明确的指导和现实训练。


二、“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数字素养培养方案


1.营造相应的数字学习环境


(1)落实教育革新


在合理使用互联网资源的前提下,营造有利于学生的数字学习环境非常重要。首先从上层革新,深刻研究分析,然后制定措施并层层下放,最后引导学生能通过互联网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其信息辨别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行动力。


(2)提高教师素质


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和能力培养的渠道都是教师,所以在新时代“互联网+”环境下,要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就要先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能具备较高的数字素养水平,而后将其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现实方案设计中,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提升数字素养,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数字素养调研,按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实行特色化教学。不同组别通过不同的信息获取渠道来分享小组作业,这样在全班的分享交流中,学生就能对不同信息获取渠道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可以高效地掌握不同渠道来源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学习,提升数字素养。


2.推动数字教学方式变革


(1)构建一体化教学评测模式


教师可以设计新型教学及课后评测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对所收集的不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到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和误区,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线上学习平台的作用,强化学生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进度的掌握,最终实现师生的良性沟通。


例如,教师可以在线上学习平台设置调查问卷,收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反馈等具体信息,将最终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并做成表格,全面且详细地分析学情,然后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在后续教学过程中结合所调查的数据解决学生的相关问题,最后进行考试评测,集中解决重点问题,通过不断地反馈和设计来完善学生的学习网络,实现一体化提高。


(2)设计逻辑清晰的整体教学内容


教师要对所讲科目进行合理规划,罗列出所有知识点,再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整合,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使学生的思维体系中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板块,这对后续的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教学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中与“三角”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打破课本原先的教学顺序,将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内容进行串联讲解,再额外补充其他有关“三角”的内容,还可以预习九年级下册中三角函数的部分内容,如简单的概念解释等。这样将不同年级课本中所涉及的“三角”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可以为学生建构清晰的逻辑体系与知识网。


三、结束语


从整体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崛起对教育的贡献很大,对教育行业的帮助也非常大,更重要的是,其惠及的学生不计其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这种红利,推动学生数字素养不断提升,形成数据和数字相结合的局面,最终促进社会整体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