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E教中国•融合创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68期 总第6423期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68期  下一期
如何将数字技术融于语文学科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崔时雨 发布日期:2024-05-24 09:36:40

数字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构建语文教学体系,其中数字技术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是与文本融为一体,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这二者的整合对语文知识的丰富、多种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审美情趣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将数字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在一起呢?


一、创设文本情境,刺激感官


利用数字技术创设文本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例如,教学《枣核》,课前我将课件拷贝到电脑上,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我环视四周,发现学生都瞪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屏幕,充满探求的渴望。又如,教学古诗《清明》,我课前先给学生播放《清明》的吟诵,学生侧耳倾听,蒙蒙细雨中添得几分愁绪的意境立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我知道他们浮躁的心已经渐渐沉淀下来。再如,教学《火烧云》,在“感受火烧云之美”这一环节中我播放了“火烧云变化极多,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的视频,学生连连惊叹,更在接下来“说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环节中争先恐后地发言。


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地呈现出来,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使其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心感其情,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建构和存储。


二、扩大课堂容量,培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需要呈现相对多的文字,如需要反复揣摩的优美文字、文章的写作背景等,还有作文教学中学生具有普遍性的病文、教师的下水文等,都需要在课堂上呈现。例如,针对学生作文结尾中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将学生的习作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行阅读,然后分析其中的问题:啰啰唆唆,主旨不明——缺少点题句;内容游离,拖泥带水——缺少针对性;语言平淡,格式僵化——缺少生动性;等等。待学生认识到自己文章的问题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秀习作范文,要求学生参照范文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如此,通过“观察示例—发现问题—总结方法—修改作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炼能力、筛选能力、探究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顺利完成写作教学目标。


三、解决文本疑问,拓宽领域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有很多未知的知识领域,这些内容单靠语言难以解释清楚,通过多媒体展示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例如,教学《剃头大师》,学生对“小沙的头发像层层梯田”不了解,就可以通过观赏图片和视频进行了解,这样不仅能对“我是个害人精”有感性的认识,还能对“梯田”这种农耕文化有理性的认知。又如,教学《赵州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再向学生讲解该桥“券”小于半圆、“撞”空而不实、洞砌并列式等特点,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了,由此认识到我国古代工匠的聪明和智慧,进而对古代石拱桥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数字技术了解农耕文化、建筑文化,这正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可以说,数字技术缩短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拓宽和加深了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将学生学习的领域无限延伸。


四、运用动画效果,发挥功能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恰恰满足了语文学科的教学需求。例如,教学《纸的发明》,课文中有一些生词,如铸刻、布帛、篾席、普及、学富五车,检查预习效果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逐一出示以上词语,要求学生不仅会读,还要解释含义。通过这种形式,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结束后,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辅以相关检测题,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出乎我意料的是,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学生纷纷效仿蔡伦,将使用过的废纸按照造纸术的步骤重新造纸。一堂语文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字词,还激发了他们动手创造的兴趣。


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其检测、激趣等功能,让数字技术真正融于语文教学中,切实为语文教学服务。


五、搭建学习平台,拓展维度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字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彻底打破了由教师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参与的课堂局面。如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课堂上互相分享。例如,教学成语故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关于成语的PPT,如围魏救赵、背水一战、唇亡齿寒、指鹿为马、程门立雪等,其中包含成语出处、相关故事、释义及引申义等,每次课前由一名学生上台分享。这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又如,我们曾开展《昆虫记》读书交流会,学生绘声绘色地分享自己在书中的发现,还有学生通过制作PPT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屏幕上不仅清晰呈现了学生的阅读收获,还体现了学生的思想深度。


通过搭建学习平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而且懂得如何去获取知识;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而且拓展了思想的维度。


综上,要实现数字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需要语文教师以崭新的视角精心设计,选择适宜的教材内容和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资源,以创新的精神灵活运用资源。未来,语文教学会因数字技术而灵动丰盈起来,学生心智会因数字技术而全面成长起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