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涵养的人”
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8期 总第4189期 2011年03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8期  下一期
“做一个有涵养的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3-28 14:28:37

     “做一个有涵养的人”
     海门市海洪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纪实踏进海门市海洪中心小学,苍翠秀丽的针叶松、引人观望的宣传橱窗首先映入眼帘。创建于1945年的海洪中心小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沐浴下,在达标创特工作的目标引领下,在“做一个有涵养的人”校训的统领下,铸就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挚爱、严管、善教、务实”的扎实教风,养成了“立志、勤学、守纪、成才”的朴实学风,培养了一批批懂礼貌,知感恩,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莘莘学子。

     给学生最美的童年

     陆夏燕
     如果岁月是一条河,那么童年就是河之源泉;如果人生是一本书,那么童年就是这本书最漂亮的扉页。它有着梦一般的色彩、诗一般的意境,那些天真无邪的花朵正是这童话世界里的主角。
     “我们有一个承诺,那就是捍卫孩子的童年;我们有一个告白,那就是启迪孩子的童年;我们有一个希望,那就是放飞孩子的童年。”给学生美好的童年,给人生坚实的起步!我们在不断地创造适应学生生活的学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开学初,我们阅读张贴在学校里的教师、学生的“每日十问”和每一条蕴含人生哲理的标语,孩子们收获了做人的道理——感恩,感谢父母的抚养,感谢老师的培育……
     每天清晨,我们与黎明共舞,晨诵经典的诗歌;中午,我们进行润泽童年的午读。孩子们从书中汲取营养,感悟了人性的美好——知道了“人之初,性本善”;知道了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每周的社团课,我们赏析经典的电影,品味不同的人生;我们阅读精美的绘本,了解世界的多姿。节假日,我们走出校园,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走进世博园,体会上海世博的博大包容……
     这多姿多彩的活动都能让我们从中养成习惯、汲取营养、品味文化、感受经典。让我们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营造和谐环境,形成个性和人格魅力,从而成就孩子们的美好人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黄玉华
     “涵养”一词,每每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当“做一个有涵养的人”被高高地倡导,当“做一个有涵养的人”成为我们学校的文化灵魂时,我就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思考,怎样让这八个大字鲜活起来,丰富起来,行动起来。落实到孩子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的认知水平,我把它解读为:大大方方说话,认认真真写字,开开心心读书,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同时我倡导孩子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每天自我要求有进步,有收获!在学校、在家里,督促自己时时做个有涵养的人,时时用发现美的眼睛关注有涵养的“人”和“事”,也擦亮明亮的眼睛去辨析不和谐的元素!
     每周的班会是我们收获和反思的舞台。一张张笑脸、一只只小手洋溢着幸福的味道,他们会骄傲地说着他们眼中的美丽,他们自身的魅力。但是我也会留下一点时间给那些慢慢进步着的同学,给那些偶尔还“调皮捣蛋”的孩子,听到他们低着头羞涩地说着自己的不足,信心满满地说着自己的努力方向,我很高兴。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希望那一群可爱的孩子心境广阔,人人做个有涵养的人!

 

     涵养化育,完美人生

     施宏伟
     涵养,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的行为是千姿百态的。涵养好的人,给人感觉舒畅,相反则给人不友好的暗示。当“有涵养”一词被提升为我校精神文化时,作为海洪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我把“言传身教”立为宗旨!
     完善的人格非一日之功,完整的人格非一蹴而就,完美的人格非一劳永逸。高年级学生对是非已有独立的判断力,我让他们从身边找一找需要完善的地方,从不起眼的地方入手,从一件小事做起,每天反思今天我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努力方向,与同学共同分享。这样既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又让同学督促,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使班级同学的心灵一次次升华。
     我以自己为典型,给学生树立榜样!轻轻的弯腰,灿烂的微笑,友好的问候,热情的招呼……每天自省自悟,尽量用完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涵养逐步走向完善、完整再到完美,一次一次超越自己。

 

     我们都是好孩子

     郁美华
     “让我们都做好孩子吧!”我常常这样对孩子们说。
好孩子要诚信,诚信是立人之本,对于撒谎的孩子我严厉教育;好孩子要努力,对于那些努力了成绩却不甚理想的孩子,我总是会报以鼓励的微笑;好孩子要尽责,不论是卫生值日还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我都要求孩子们尽全力去完成;好孩子要健康,每天运动一小时,我总是组织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参与活动;好孩子要善良,任何一次献爱心活动都会有我们班的孩子踊跃参与的身影;好孩子要习惯好,习惯规训是我们班常抓不懈永远的“功课”……
     为了帮助孩子们向真正的好孩子迈进,新学期伊始,我就着手科学规划布置教室,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成为学生“无声的老师”。我和孩子们一起布置了“你追我赶”角,用激励的方式促进步;我们还一起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图书角,让孩子们在书香的浸润中明智、发展;成功的体验会大大加快孩子前进的步伐,所以我又开设了“我们的画”“我们的字”“读后感”等优作展示的版块,给每一个孩子平等的机会一展身手……
     其实“好孩子”的要求是对“涵养”的一种浅显的理解,每个人都是塑造自己的工程师,而我愿成为这群“孩子工程师”身边得力的“助手”,助他们早日塑造出一个具有内涵的自己。

 

     文化濡染,有涵而立

     钱建美
     我校在“做一个有涵养的人”校训的统领下,确立了“教人求真,育人成人”的办学理念,铸就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挚爱、严管、善教、务实”的厚实教风,养成了“立志、勤学、守纪、成才”的朴实学风,培养了一批批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莘莘学子。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点燃读书激情,芬芳我们的生活”系列读书活动。与黎明共舞的晨诵、润泽童年的午读、令人深思的暮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本的艺术魅力,感悟人生的真谛。“祖国在我心中”和“端午文化”大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种植、烹饪等校本系列活动使学校“生活技能”教育迈向了新的台阶。“阳光体育”让学生拥抱清晨的阳光,用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在“涵养”文化建设的统领下,就像春天的阳光,使每位同学都感到温馨、幸福、快乐。

 

     学会尊重

     陈宇红
     “学会尊重”是人的基本涵养之一。在实际教育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在班级文化布置中以“尊重”为主调张贴名家名言,开辟“尊重”角,及时弘扬这方面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宣扬“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班级文化口号,从而更好地让每个学生在这一氛围中感染尊重。
     为使班级这一主题文化建设氛围更浓,效果更好,我引领学生利用每天中午的阅读时间,阅读古今中外以“尊重”为主题的故事或诗歌,读后进行读书交流。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如“尊师”“尊老”等主题的故事演讲或人物介绍活动。凡有涵养之人必懂尊重,从而为自己学会尊重奠定了基调。
     在生活中,首先引领学生尊重自己,因为自尊是得到他人尊重的前提,学生虽有个性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希望获得别人尊重。其次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声音太低,有的学生在听别人发言时心不在焉,我让他们换位思考,久而久之,言者理直气壮,听者全神贯注。
     从班级文化“尊重”出发,以生活小事明做人之理,做有涵养之人,我们的班级将一天有一个进步!

 

     文明之花处处开

     郁晶晶
     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我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讲文明懂礼貌,这样长大了才是有涵养的人。而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得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重温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推搡打架;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
     当然凭一节课养成习惯是不可能的,平时的常规训练也必不可少,比如上、下楼梯靠右走,学校集会时排队进场快、静、齐,做操动作规范、整齐划一,升旗仪式态度端正,每天进校和老师、同学热情问好等等。还在班级里让所有的学生轮流做值日,这样每个学生都学会了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的学习环境也整洁文明。
有位哲人说过: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反映。我希望每个学生心里都盛开文明之花,将来也一定是有涵养的人。

 

     与文明同行,做四好少年

     黄卫
     中国素来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几千年来,文明礼仪在中华民族一代代薪火相传,耳濡目染。作为现在的学生更应懂礼貌,重礼仪,展现青少年有文化有涵养的精神风貌。
     为此,班级以“做一个有涵养的人”为宗旨,开展了“与文明同行,做四好少年”系列活动,从卫生、安全、纪律等方面入手,强化班级纪律,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做到老师在与不在都一个样;利用晨会、班会讲解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演练,防患于未然;安排卫生监督员,对不讲卫生学生及时劝导;利用“每周星座”评选“文明使者”,并鼓励其余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争做文明好少年。
     升旗仪式上,我们庄严的神情,体现了我们的爱国思想;上课铃响过后,我们全体起立,异口同声地问“老师好”,温暖了老师的心田;面对来访客人,我们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受到客人的称赞。拾金不昧者,不胜枚举;扶贫帮困者,接二连三;主动让座者,可以说数不胜数……
     如今,文明礼仪已在班级蔚然成风,并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做最好的自己

     蔡美娟
     有位哲人曾说过:“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每天都要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法国作家卢梭说:“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任何东西。”教师身先士卒,当好学生的表率。工作中,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看到飞舞的纸屑,就会主动捡起来,送到它该待的地方,平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待人和气,这些看似简单的小细节,在教学中却帮了大忙。“此时无声胜有声”,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必读书。”我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书香的氛围,精心布置“图书角”“美文诵读”等板块。还和孩子们一起晨诵,开启诗意的黎明,让孩子们陶醉于美妙的诗句中。我们一起阅读名家名著,共享书籍的芬芳。平时我善于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自信的力量。为此,我精心开辟了一块“做最好的自己”园地,将孩子们的优作、书法作品、获奖证书等展示出来,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我还利用晨会、班会等平台结合“每月一事”,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以“感恩母亲”为主题,我让孩子们唱一唱爱妈妈的歌,读一读孝顺母亲的故事,写一写“我”爱妈妈的作文,做一做孝敬父母的事。在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孩子们不断完善自我。
     让我们都来做最好的自己,让今天的我们比昨天更出色,让我们的明天比今天更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