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弑母,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声音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1期 总第4223期 2011年04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1期  下一期
杀人、弑母,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5-05 15:43:03

     “我爸是李刚”的骄横野蛮之声尚未远去,又有西安大学生撞人后为逃避责任杀人灭口、高中生飙车撞人后逃逸事件,而近日上海又发生了一起留学生机场刺母的血案……接二连三的事件都发生在接受过“正规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中,激起数万网友争论: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道德缺失、人性沦丧,谁之责?系列事件折射出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家长、学校及社会的重视乃至担忧,教育机制中缺乏人性化和人格健全化的教育恐已是不争的事实。
     当药家鑫声泪俱下地忏悔“我对不起张妙,对不起她的家人,也对不起我的父母”时,当汪某发出“我希望妈妈能脱离危险,希望我们继续做母子”的悔意时,我们不禁感叹: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谁的人生可以重写?叩问教育:你还能不能肩负起“育人”的重任,使人成为“人”? 
 

     谁给的那把“杀人刀”?

     药家鑫:一念之差的“激情杀人”
     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后,因怕被撞人记下车号索赔,遂将伤者连刺八刀致其死亡,经媒体披露后立即成为舆论焦点。而药家鑫同门师妹一句“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的言论,更是将此事推到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数万网民声讨。日前,该案件一审宣判,药家鑫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判处死刑。
     撞人后并不及时送伤者救治,反而痛下杀手,只因怕伤者找麻烦,药家鑫的极端残暴行为令人愤慨。而这绝非个案问题:2009年“杭州飙车案”发生时,“官二代”同伴围在死者身前嬉笑的场景灼痛了公众的眼睛;2010年李启铭在校园内将两名女生撞成一死一伤后,嚣张冷漠地喊出“我爸是李刚”……我们发现漠视生命的现象并不乏见,所有这些无不折射出当下个别年轻人对生命逝去的茫然与冷漠。

     留日学生:一时不满就刀刃相向
     2011年4月1日晚,在浦东国际机场,留日学生汪某与前去接机的母亲因学费问题发生争执,随即从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对着母亲连刺九刀,致其当场倒地昏迷。偌大机场,却只有一名外国人上前施救,不少网友痛批:瞧瞧那些围观的“看客”,人性的缺失何止是汪某一人。
     为了孩子能有出息,为了孩子有个光明的前途,汪母顾女士不惜血本送儿子出国留学,换回来的却是冰冷的刀刃,以怨报德式的行为触动了无数人的神经和情感。案件发生后,在遭受着精神与肉体双重痛苦的情况下,做母亲的依然在维护自己的孩子,“他是我儿子,我也不想他被判刑。”事件一时间演变为一场“中国式”母爱与教育的争论。
     大学生、留学生在我们的眼里应该是教育的骄傲,是成功的标志!可恰恰就是他们让这个社会震惊,让教育蒙羞,让家长心痛。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再到汪某,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遇到这事,我也捅”,多么的漠视生命!这些血淋淋的现实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反思、学校教育的反思、家庭教育的反思:是谁给的他们那把“杀人刀”?
     教育失责  谁之过?
     生理上的成年并未换来心智上的成熟。教育之路上缺失的一环,究竟该由谁来埋单?家长,学校,社会,都有责任!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的因素。”审视药家鑫与汪某之案,他们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大程度上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在发展中的不平衡造成的。

     家庭教育困境  棍棒与宠溺的两端
     在药家鑫案件庭审中,我们首次听到了药家鑫的成长经历:“我从4岁起,就天天练钢琴,每天除了弹琴就是学习,稍有不好,就会遭到父母的殴打。成绩不好时,父亲好几次把我关在地下室不让上楼,我很多次都想过自杀,因为除了无休止练琴外,我看不到人生希望。”反观汪某的家庭教育,母亲则是一味的纵容与溺爱。因为家里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汪某从大吵到动手,直至这次挥刀相向。两个学业优秀的大学生缘何就成了残暴的杀人凶手?棍棒与溺爱并存的“中国式家庭教育”一时引起社会和公众的热议。
     反思一:“中国式教育”重技能,轻人格
     很多人认为,这些悲剧的背后是“中国式教育”太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却很少关注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中国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愿意学,砸锅卖铁都在所不惜。不少家长只注重物质供给,根本没有认识到孩子的情绪感受、人格尊重也是重要的成长元素。过分溺爱与严厉苛责,呈现出来的都是“中国式家长”的悲剧。“对孩子的精神品质、人生目标的教育远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网名为“蓝天白云”的家长说。
     反思二:“中国式家教”重结果,轻过程
     在“小升初”的巨大压力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驱使下,很多孩子从小就被家长送去学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其次,考级证书才是第一位的追求。家长此般行为折射出的是“重结果,轻过程”的功利心态。不少网友认为,许多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强制管制下,被逼成才,心灵产生扭曲可想而知。“某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太急功近利,比成绩、拼才艺,由此制造出了一批漠视他人生命的冷血高材生。”
     反思三:“中国式母爱”重感性,轻理智
     苑广阔在《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指出:“‘中国式母爱’有情感有余、理智不足的弊端,这就往往导致母亲对子女的爱过多、过滥、过于没有保留和条件,最终也让孩子产生了错觉和依赖,成为一种有害无益的溺爱。以刺母事件为例,是谁造成了儿子对父母这种过分的依赖?如果不是之前的有求必应,不是之前毫无条件和保留的爱,也许就不会是今天这种结果。”“什么是真正的母爱?不是把孩子的未来和一切都包办的溺爱,而是要让孩子学会自立,学会感恩和回报,让他懂得自己需要的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网友“边防警察”如是说。

     学校教育缺失  育“才”更要育“人”
     不可否认,当今学校仍然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窠臼,教育的全部与“真谛”,仍然是过分倚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是非判断标准、价值观念的教育却是缺失的。如今的学校教育,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教育学生?“分数重要还是品质重要?如果品质比分数重要,现在学校看重学生的分数还是品质?如果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分数要求比品质要求高,是否需要修正?有没有分数很高、品质很差却受师长欣赏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如何做到重视品质高于重视分数?”
     反思一:要“成才”先“做人”
     我们的教育,强调要完善和培养每一名受教育者的人格。但时下的学校教育,是不是真正地担当了培养合格和健全人格的未来人才的责任?药家鑫是个优秀学生,任何人或许都不可能想到他在一个突发的事件之后,会变成一个手握“凶器”的恶魔;留日学生汪某同样如此。教育不仅仅教人学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做人。时下的一些青年人,除了仅有的成绩和盲目攀比的虚荣心,公民的责任近乎于“零”。“药家鑫们”给了当今教育最沉重的叩问: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何在?
     反思二:人性善,让教育回归本位
     当一个大学生可以随便拿出刀,将一个人的生命终结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对法律的无知,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当下的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有专家建议,学校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更应要注重人性善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原点,教育之“育”正是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而“药家鑫们”,缺失的恰恰是对生命的敬畏。生命教育的缺乏,是我们教育的重大缺失;生存教育的缺失,同样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反思三:血案,学校不能回避的“丑闻”
     一直以来,任何一起校园悲剧,以及一些与学生成长相关的社会事件,都不应成为学校回避的“痛楚”。一方面,这些事件大多涉及公民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是对学生最本位的教育;另一方面,这些事件在当前的学校管理和校园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共性,及时、适当的教育可防止悲剧的再次上演。只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校园血案以及学生极端事件,应该唤起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与责任意识。

     社会教育错位  “变了味”的价值导向
     反思药家鑫案中“我也捅”的狂嚣,难道仅仅是教育的缺失吗?显然不是,教育毕竟不是万能的。教育只是“言教”,社会导向才是“身教”。学校教育再好,也比不过社会的事实“教育”。如果我们的社会是充满道德与正义的,大学生何至于变得如此冷漠?一再发生的“官二代”“富二代”为所欲为的猖狂行径,事后却总有人摆平的负面事件,如同传染病一样在年轻人甚至孩子中漫延,拷问着这个社会的价值观的最底线。
     药家鑫杀人只因受害者是一名农村人,怕日后被无休止地纠缠;汪某刺母现场,围观者众多,然而上前施救的却仅有一名外国人。若不是社会日益凸显的贫富差距与身份歧视,药案的受害人何以无缘无故被贴上“难缠”的标签;若不是之前发生过好心人救人反遭诬陷的活生生的案例,缘何那么多围观的“看客”,却无一人出手相救。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父母这样训斥不努力学习的孩子:“你愿意长大后跟那些农民工一样吗?”这种训教是否也一直贯穿于药家鑫的人生之中,所以一种轻蔑、一种歧视、一种高贵才在他的脑海中形成。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歧视,导演了这出悲剧。这种歧视来自于社会,来自于根深蒂固的每一个人。面对这个价值观“变味”的社会,我们的孩子又如何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的人呢?

     药家鑫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典型”,也不是一个人的“悲剧”,他或是折射并反映了时下一些年轻人的“现象”。药家鑫案的审判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药家鑫案给了我们敲响了警钟,他留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疼痛,值得我们花更长时间去思考:让我们的教育多一些感恩,少一些忏悔!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