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小区域”践行“大德育”
教育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5期 总第4252期 2011年06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5期  下一期
立足“小区域”践行“大德育”
来源:张家港市锦丰初级中学 作者:黄华 发布日期:2011-07-01 11:34:05

     张家港市锦丰初级中学立足本土开展教育活动侧记沙上文化是我校所在地的一种乡土文化,作为扎根在江尾海头吴文化的一脉,至今虽只有七八百年历史,但沙上文化并不显得单薄、简陋,她蕴涵着沙上人的历史和文化、风物和人情,凸现了沙上人特有的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勤俭精神,崇教好学的进取精神,淳朴热情的宽和精神。沙上文化这一鲜明的文化特质,对我校新形势下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校把打造植根于沙上文化基础上的“小区域 大德育”教育模式,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和努力的方向。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和整理沙上文化素材,汲取沙上文化的精华和营养,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德育教材,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同时通过创设德育情境、开展体验活动,打破了德育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的局面,转变了学生的习得方式,克服把德育当作“符号知识”,在教室里空对空传授的缺点,让学生走出教材和校内资源的狭隘视野,切实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小区域 大德育”教育模式的建构
     “小区域 大德育”教育模式,就是要协调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打造了育人“共同体”,共同推进素质教育,也就是全面的德育,全员参与的德育,全过程的德育。


     1.德育教育的主体结构。在“小区域 大德育”体系视角下,德育主体体系结构及功能如图所示,可以分为四大部分,且四个部分之间是一个紧密联系、能顺畅沟通的有机体:一是学校全体教职工,这是德育管理教育的核心层面。二是家长与各单位政工干部,这是德育管理教育的紧密层面。三是离退休教师和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贤达,这是德育管理教育的重要层面。四是学校各年级班团干部,这是德育管理教育的补充层面。这是一个互助的共同体结构,主体共同参与德育活动计划、方案的制定,参与德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对学生品德的评价,参与问题的处理,形成一个互相联系、借力借智的有机体。
     2.德育教育的资源结构。除了充分利用好校内德育资源外,作为植根于具有显著沙上文化特色基础上的我校,周边德育教育资源显然具有多姿多彩、丰富厚实、分布广泛、历史久远、特色鲜明的特点:沙上的成陆与开发,水利与家园,港桥水韵,集镇风姿,街市变迁;沙上的风光、风情、风俗;教育文艺,革命风云,沙上方言,医药宗教,旧闻逸事;院士风采,将军英姿,教坛良师,科技英才,医卫名家,政界名人,企业名流,历史名士,旅外人士以及诗歌,散文,民间文学,碑文,书法、绘画、篆刻、摄影等等,都是我们开展德育极好的教育资源,必须纳入我们德育教育内容,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
     3.德育教育的时空结构。随着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时间结构出现一些新的特点。眼下一个学期一般在二十二周左右,而学生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就达50多天,相当于十周的教学时间。这么长的闲暇时间,很多学生无所适从,无目的性地玩耍,如果教育缺失,很多问题就会出现。因此“小区域 大德育”模式,就要逐步形成“青少年在校期间的德育工作以学校为主,青少年在节假日期间的德育工作以社区为主”的时空和责任格局。
     二、“小区域 大德育”教育模式的实施


     (一)立足学校,依托沙上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学校德育校本教材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丰富资源,研究开发出的校本教材,能为学生良好品德养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沙上春秋》一书,收集、挖掘、整理了自沙上有住民开始至今的包罗万象的沙上文化,是一部彰显沙上文化特色,了解和研究沙上文化的百科全书式宝典,是我校研究开发德育校本教材的最好参考。它包括地理篇、风物记、文史卷、人物谱和艺文集五大版块。我们以此为蓝本,在完善原有学校德育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实际,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乡墨韵》《沙上名贤》等德育校本教材。
     (二)拓展视野,把沙上丰富德育资源纳入学校各项德育教育活动范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通过建立健全社会育人基地网络,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宽广的实践空间,把德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教育的特点,放在德育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每学期初制定的德育活动计划,育人基地的不同功能定位,我们分年级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德育教育活动。由于事先都有计划,所以在活动开展之前,只要电话确认一下,活动时从接待、安排、开展、管理等,都有条不紊,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有比较详细的过程性资料积累,同时也为今后开展活动提供参考。
     三、“小区域 大德育”将“多方联动”管理机制作为推进战略
     (一)强化沟通意识
     建立常态通达的家校联系机制,尤其在我校外来人员子女,占学校学生总数40%左右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密切家校联系,我校采取多种联系方式,切实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如安排家访、填写家校联系手册、召开家长会、实施电话访谈、家校路路通、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设立电子信箱、开展网站留言等。通过这些方式,构建起师生对话、师长对话、生生对话、亲子对话的格局,方便老师、家长、学生间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促使家长在了解和把握学校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基础上,寻找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最佳途径,求得与学校教育的最佳配合。
     (二)强化共管意识
     在对外来人员子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发掘校内外资源,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育人工作,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大格局。我们成立了有本地企业家、市镇单位领导、慈善分会、关工委领导等人员组成的校务管理委员会,定期向他们汇报学校办学情况,听取他们对外来人员子女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学校开展相关工作。“多方联动”的共管机制,不仅拓宽了学校在外来人员子女教育上的渠道,增强了教育的合力,而且也有利于全社会都来关心外来人员子女教育氛围的形成。
     (三)强化服务意识
     由于社会用工机制的不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在很多地方,完全被当作廉价的暂时性的劳动力使用,很多用完即被打发回老家。而这也直接影响到子女在学校学习的稳定性,为此我们尽力提供一些帮助性的服务,确保学生能在校安心学习,少受甚至不受干扰和影响。一是同社区教育服务中心,为外来民工子女家长开设心理辅导、家教方法、文明行为习惯等课程教育班,提高外来民工子女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二是帮助外来民工联系就业。三是配合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四、“小区域 大德育”教育模式的显性价值
     (一)德育教育主体由二元结构向多元化转化,加强了教育的合力
     “小区域 大德育”教育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两方面力量来进行的局面,较好地解决了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每学年伊始,学校把所在区域的企业领导、交警、公安、居委会干部等请到学校,研究新学年“德育共建,协同育人”的对策措施,制定学年“小区域 大德育”活动计划和方案。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姓名、籍贯等资料,在学校及相关企业、社区都有备案,有利于相互沟通、协调。社区里的很多“青少年之家”“图书室”“活动室”等设施,也向学生敞开怀抱,学生可以到这里看书、读报,参加许多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改变了一些双职工家庭节假日、双休日对孩子没法管理只能放任自流的烦恼。
     (二)德育教育的内容由课本向现实社会生活转化,丰富了教育的内涵
     德育的内容不仅仅是德育课本上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更不仅仅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而应该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它应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因而德育也绝对不应该局限于德育课堂。在沙上这片热土地上,涌现了大量的名流、英烈,可谓群星璀璨,他们不朽的经历和可歌可泣的事迹,为我们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生动、富有说服力的鲜活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德育教育内容。


     (三)德育教育的途径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增强了教育的引力
     通过开展“小区域 大德育”,也使原来的学校德育途径,由单一、静态、平面教育为主转变为多样、动态、立体的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改变单一的灌输型为渗透型,德育活动更具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真正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如与居委会挂钩,定期帮助制作宣传板报;组织“文明使者”到大街小巷宣传文明公约;组建“小交警”向市民宣传交通法规;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打扫卫生,照顾慰问孤寡老人;到外来学生家庭开展“手拉手”;到江畔去采芦叶包粽子;到农家去晒草头干,学烧农家菜等等活动。
     (四)德育教育的评价由终结性向形成性转化,提升了评价的科学性
     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形成,其实是一个从知到行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德的形成过程重于结果。“小区域 大德育”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涵盖知、情、意、行多个层面,重点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诚实守信、文明习惯、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进取精神等,设置了诸如“关心集体先进个人”“团结协作先进个人”“孝敬父母先进个人”“爱护公物先进个人”等等奖励项目。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带队老师评、活动单位评的方式,体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这种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情境化、指标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改变了过去单独由教师诸如“好良中差” 的终结评价状态,增强了评价主体间的互动,能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多渠道、多层面地反馈信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