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激情碰撞中历久弥新 徜徉科技宫殿 感受科学魅力 赣榆县荣获全国“国学经典教育示范县”称号 东海县平明中心小学暑期“百名教师访千家” 连云港:洋外教牵手乡村教师
精彩导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6期 总第4296期 2011年08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6期  下一期
智慧在激情碰撞中历久弥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8-26 15:30:52

     全国首届著名班主任成功经验报告会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高峰论坛在宁举办
     本报讯   日前,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书院主办,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和《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协办,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承办的“2011年全国首届著名班主任成功经验报告会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高峰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1000余名班主任老师聆听了魏书生、李镇西、万平等11位教育家、著名班主任的精彩报告。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中,与会专家与老师们共同就班主任使命、班级教育艺术进行了经验分享和心灵对话。
     论坛开幕式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教师书院赵国忠主任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成平教授、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易善平局长、金陵中学王敬怀副校长等分别致辞,他们简要介绍了目前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江苏教育发展状况、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教学概况以及举办本次班主任工作高峰论坛的目的及理念。
     报告会在著名问题学生专家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报告中拉开大幕。在2个小时的报告中,陈老师紧扣“用心”二字,由“用心”二字衍生出爱心、佛心、良心、痴心、信心、恒心、慧心、耐心、细心、童心的“十心”,用鲜活的教育实例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教育的困难。“也许我们不能完全扭转孩子的成绩,但是我们可以改变他对生活的态度,改变他的生活习惯,改变他(她)对世界的看法……”《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这是报告结尾陈老师为我们慷慨激昂地朗读的一封在考试前给孩子们的信。这封信饱含了陈老师对孩子们的多少关爱,多少期待,用心灵叩问心灵,用爱鞭策,用爱包容。孩子们的成长就是收获,就是成功,就是幸福!
     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将整场论坛推向高潮。在持续四个小时的报告中,魏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的教育故事。他提出老师们要爱我所有,爱我所在,真正将自己融入教育中去,去享受教书育人的过程,乐在其中。他的四字真言“松、静、匀、乐”就是这种乐观心态的真实表现。“松”是身心放松,“静”是守住心灵的宁静,“匀”是呼吸调匀,公平做事,“乐”是乐观向上,永不停歇。“松、静、匀、乐”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如果老师们每天、每时、每事都做到“松、静、匀、乐”,那么就可以在身心愉悦中做好自己的工作,走好自己的人生。台上是魏老师的倾囊相授,台下是老师们的用心聆听。
     作为本次论坛最年长的专家,教育部德育处原处长、国家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会长的孙学策老先生一出场,就让人肃然起敬。孙学策思维缜密,表达清晰,解读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时,寥寥数语,便解开了大家长久以来的困惑。而后,孙学策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一线教育工作中的疑点、难点做出了精妙的阐述。
三天里,来自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李镇西校长、南京市莫愁湖小学的宋运来副校长、北京市大兴区黄村中心小学的何艳梅老师、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万平老师以及丁如许、王立华、桂贤娣、田丽霞等老师分别就班主任工作的相关问题做了报告,分享了他们的工作经验。
     本次班主任论坛是江苏省自2005年全面进入新课改以来的首次班主任教育经验研讨活动,体现了高规格、高层次、高品味。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以独特的成功经验和专业智慧,集中研讨了当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作为一个平台,这是一次拓宽视野、碰撞激情的班主任盛会,让智慧在激情碰撞中历久弥新。
     本报记者   辛  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