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绿色风暴”席卷镇江
榜样的力量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7期 总第4303期 2011年09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7期  下一期
六年,“绿色风暴”席卷镇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9-15 09:33:09

     镇江市教师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巡礼
     2010年,镇江市再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成为全省连续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一个省辖市。
     到底是什么让镇江连续两次获此殊荣,成为“唯一”?
     答案很简单——“三三三工程”。一项工程,说起来容易,向世人展示的却是镇江六年以来的持之以恒,六年以来的坚持不懈,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始终把“科学发展教师,构筑人才高地”看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的决心。


     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以“三爱”教育铸师魂;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专业技能大练兵,用“三大”活动长师能;关心教师思想,关心教师情感,关心教师生活,以“三关心”行动润师心,这就是“三三三工程”的全部精髓所在。教师自古以来都被比作园丁,所以有些人将教育事业称作绿色事业。短短的几句话就能概括“三三三工程”的全部精髓,却被众多教育家比作“教育这一伟大的‘绿色’事业中所进行的‘绿色的耕耘’!”
     一、实际行动,为“三关心”保驾护航
     市委市政府要求:“在镇江,教师受重视的程度必须前所未有,教师受尊重的程度也必须前所未有。”正是在这两个“前所未有”的思想指导下,“关心教师思想,关心教师情感,关心教师生活”这个“三关心”的绿色行动,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展开。
     (一)制度保驾
     “五必访”“五必问”“五必记”,在镇江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成为一项制度,并转化成一项项普惠制度的落实。为教师未成年子女办理重大事故保险和大病保险,为教师人手办理一张游园卡,为班主任制订定期休养制度等等。
      另外,截至2010年底,镇江市各级财政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达到人均1334元。2009年又在全省所有省辖市中第一个实施了义务教育的绩效工资政策。这些政策、制度的出台所带来的效应远远大于制度或政策本身,更多的是让教师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和因为受重视所带来的满足感。
     (二)机制护航
     为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镇江从事教育工作,镇江持续加大拔尖人才的激励力度。特别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培养对象每年发放奖金,对市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按月发放指导费,对绩效工资背景下的拔尖人才继续发放奖励经费……这一系列激励政策的出台,正在成为吸引优秀人才在镇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强大动力。
     教育工会积极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为困难教师及时提供帮助,送去温暖,教师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已经落实,心理咨询中心活动也温馨开展。镇江中学一批教师进入新一届的高三年级部时,就会接到校长的邀请,像走亲戚一样地到校长家中小坐,叙叙工作的体会,生活中是否有困难;市江南学校校领导班子每年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每个老师拜年,表达对辛勤工作的园丁们的敬意……到市教育局到各个县市区,到各个中小学,在集体的细致的关心下,镇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断提高,献身教育的热情不断增长。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落实,正在拓展着“三关心”绿色行动的实施渠道,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普惠政策,正在打造着“三关心”绿色行动的实施效应。
     二、实践“三大”,引发“绿色风暴”
     更加重要的是,镇江把对教师的关怀,体现在让广大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个平台的打造上。镇江自2006年以来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专业技能大练兵的“三大”活动,在镇江教师的素质教育进程中,升腾起一场场无形的“绿色风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于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三大”活动的开展,让老师在持续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提升中得到前所未有的职业幸福感。
     (一)提供读书平台,助推教育思想大讨论
     每年向教师赠送教育专著,引导教师读书富脑,读书明理,读书进步;每年组织教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在讨论中唤醒教师主体意识;每年组织一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测试活动,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
与之同行的,是学校“读书年”活动的活跃,“书香校园”建设的红火。教师人人有读书成才规划,学校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教师每年的继续教育学时达到了80学时。
     2010年,镇江市又着力建设教师网络图书馆、网络阅览室,而首届教育博客和网上读书讨论的举行,实现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和专业理念大提高的有机融合。
     (二)创造成长平台,助推专业知识大学习
     十个市级名师工作室,两个市级劳模工作室,20个县市区名师工作室,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的立体式网络构点,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切实保障。
     高中带初中,小学带幼儿园,城市带乡村,先进学科带薄弱学科,这“四个带”,带出了教师专业学习的好氛围,带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空间。
     名师录像进乡村,优质教育资源送下乡,受到了农村学校和教师的广泛欢迎。2008年4月14日上午,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省、市各级领导陪同下亲临丹阳市云林中心小学听课,对镇江这一活动给予高度赞扬。
     (三)搭建展示平台,助推专业技能大练兵


     特级教师网页评比、学科带头人视频课评比、中小学教师软件现场制作评比、拔尖人才梯队专业技能展示……为广大教师打开了一扇扇登高望远的窗口。
     优质课评比、优秀课案例和教学设计评比、课件制作评比、试卷命题评比、优秀论文和优秀科研成果评比、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次次评比其实就是一次次比武,一次次练兵,一个个进入发展平台上的教师,成功的渴望在这里展现,自我的价值在这里体现,多种才艺在这里显示。
     仅2006年到2010年,镇江市的大练兵系列活动达到86次,参与者达到30261人次,5000多名教学能手在活动中选拔产生,更多的教师则从风生水起的大练兵活动中,看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
     三、推进“三爱”,展示绿色奉献
     如果说,“三关心”行动倡导的是一种尊师重教的绿色行动,“三大”活动的掀起是一场以推进专业化发成长的绿色风暴,那么,“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三爱”教育则是在传递广大教师无私投身教育的一种绿色的奉献!
     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书和育人相辅相成,唯有身正才能垂范。所以,每一次师德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灵魂上的净化。百名校长联系百名“暂差生”、千名党员帮扶千名“贫困生”、百名教师帮教百名“学困生”,一场持续开展的“百千万爱心大行动”就是对“三爱”教育内涵最生动的解读,就是对新时期镇江师德师风的一个全方位的诠释,而200多名教师的自愿加入义教服务队,500多名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148所城乡学校2000多名城乡教师的携手共进,则组成了“三爱”教育的一个立体化的方阵!
    镇江市从严治师,动真格,用实招:师德考评有家长参与,有学生参与,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学期初人人签署“师德承诺书”,学期末师德测评结果列入考核内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一经查实立即处理。近年来,有偿家教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评价的优秀率达到了95%左右。
     在一个好的氛围当中,在一个师德盛行的城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德育先进的教师,我们也许就不用再张大嘴巴惊讶了。
     (一)24小时开机只怕耽误学生答疑
     手机24小时开机为学生答疑的吴好老师,在别的老师享受悠然假期的时候,今年暑假只在家一个星期,其他时间都与学生在一起,为了带拔尖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做题、找资料经常没日没夜。有人觉得他傻,尽做些没有义务的事,可是谁又能感受到,当他看见自己带的学生获得骄人的成绩的时候,所带来的满足感与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呢?


     (二)命悬一线,仍挂学生
     只有心里满满的都是对学生牵挂的老师,才会在命悬一线的时候,还惦记着自己的学生。官塘中学的学生们应该不会忘记,他们的汪素英老师出了车祸,即将要动手术、并面临截肢的危险时,她的心里不是对病痛的恐惧,而是对早上还有一节课的牵挂。在动完手术,还处在半昏迷状态的时候,汪老师就一直说今天第一节课是我的课,我还要回去上课呢!有这样的老师,我想感受应该只有两种吧,一种是感谢,一种是感动。


     (三)老师背上实现的梦想
     电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对朱方路小学的汤雯同学来说,曾经想要触及它差点变成不能实现的梦想。她下肢瘫痪,而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室在四楼,似乎想学电脑成了汤雯遥不可及的梦想。梁莉老师了解情况后,就主动来背她上楼下楼,把一个小姑娘想学电脑的渴望变成了现实。汤雯的奶奶说:“我没有文化,但是心里是说不尽的感激”。
     (四)把所有的青春都奉献在山村
     36年,人生最美好的36年,王世银老师将他最炙热的青春都奉献给了黄梅中心小学,他是这里的孩子王,方圆10里的人都是他的学生,他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所以他做到了,从工作到退休,他将所有的热情都给了课堂,将所有的感情都倾注给了他熟悉的山村。
     还有克服病痛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受到胡锦涛接见的党代会代表金燕老师;废寝忘食钻研教法,带着学生获得全国珠心算比赛一等奖的钱志平老师;尽心辅导,跟学生吃住在一起,被农村学生亲切称为“吴哥”的吴阿平老师……这样的教师典型,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中,有太多太多!他们在宁静的校园里,在平凡的讲台上,播撒着奉献教育的情怀,抒写着爱与责任的青春与梦想。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国荣表示:我们很自豪,经过“三三三工程”6年的实施,打造出了一支团结进取,乐于奉献,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十二五期间,教育在全市要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更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围绕一大目标,推进五项任务,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无论是繁华的市区学校,还是偏居一隅的农村学校;无论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还是获得无数殊荣的特级教师,“三三三工程”这场在镇江沃土上刮起的绿色风暴,正使镇江的教师队伍建设走进一个新的阶段,也必将推动镇江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春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