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归零的新思考 复位归零的新思考 小学牵手大学感受爱心教育
教育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5期 总第4379期 2012年02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5期  下一期
复位归零的新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2-02-07 10:40:01

     ———盐城市响水县七套中学教育教学纪实     通讯员 汪为洪     本报记者 金莉
     在2011年度的盐城市响水县教育工作目标考核总结表彰会上,在热烈的掌声中,七套中学校长姜为俊再一次领取年度考核第一名的金色奖牌。在这样一个地处偏远农村、硬件条件落后、生源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能保持五连冠的成绩实属不易。
     近年来,该校荣获省、市、县各级荣誉称号40余项,姜为俊校长获得省级表彰,教师王利华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有20多人成长为全县公认的学科骨干教师,有3位副校长先后被提拔到他校主持工作。
     那么,七套中学究竟有什么“绝招”,能在众多的角逐者中异军突起,遥遥领先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一起走进了七套中学。
     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
     七套中学地处偏远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亲情关爱缺失、家庭教育薄弱、学习基础不牢、行为习惯散漫等,成为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瓶颈因素。不打破瓶颈,学生就得不到发展,素质教育就难以推进。目光敏锐的七中人看准这一点,他们狠抓过程管理,注重情感渗透,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年来,七中结合农村中学实际,高规格要求,低重心运行。教务处主任孙勇告诉我们,他们的学习小组创造性地交叉“错位”,将学生按能力、性格等诸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的课堂讨论和课后复习提供交流平台。搭好学生展现自己实力的平台,让学生在成功中找到学习兴趣,找到学习信心。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七中人秉承多年的办学宗旨,副校长施月书介绍说,在每学期新生报到之初,学校就建立健全学生个性档案,根据实际重新编班。对留守儿童,学校专门编班,组织骨干教师对他们进行辅导教育;对于学困生,学校指定优秀学生、科任老师进行结对帮扶;对于特殊家庭学生,安排科任教师进行亲子式结对教育。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结对形式,使学生学习不再孤单、不再迷惑。
     教会学生学习,等于交给学生终身发展的钥匙,学校组织各科骨干老师针对学科特点,撰写出学习方法指导文章;学生进行大讨论,总结出自己学习经验交流文章,并将优秀学习方法张贴在橱窗栏,汇编成《七套中学学法指导专刊》,发放至每一位学生手中。让学生选择最佳学习方法,少走弯路,提升效率。
     良好的行为习惯  先筑渠,后引水,培养学生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是塑就学生严以律己、自立自强、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等优秀品德的关键所在。
     七中非常注重初一起始年级学生的常规养成。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张春生说,学校每学年第一个月的主要工作就是初一新生的入轨教育,入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从思想到行为全部进入预设的模式,做好饮食起居、坐行卧立等日常规范行为,让学生尽快熟悉《七套中学学生常规考核细则》的标准要求。
     学生上课能否专心,与课堂教学环境密切相关。教师一个含蓄的微笑、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等,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调控好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七中在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效果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是否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讲、记录。学生的专心指数成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参评依据。
     良好的争先习惯  目标激励是七中为学生争优所提供的有力杠杆。走在七中校园,我们就会看到到处都有切合实际的激励性标语,“我努力、我拼搏、我奋斗、我快乐”“不比起点比进步,不看过去看发展”等等。学生朱礼萧腼腆地告诉我们,正是这些标语让他克服自卑,找到信心,迎难而上。这些标语也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七中校园文化的良苦用心,就是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奋勇争先。
     抬高成长的栏杆,才有跨越的高度。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即使是音体美等非中考学科,七中也同样提出严格的教学考核要求,几年下来,七中学生的体育达标率年年都是全县第一。教师要求提高了,学生能力提升了,事事争先、样样争先、人人争先的大气候也就形成了。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七中众多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就是师生们追求的标杆,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七中多次邀请学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校开讲座、作报告,真实可感的身边典型给学生们带来巨大的动力源泉。好习惯需要快入慢养,好习惯成就七中学生美好未来。
     留给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七套中学的校园里,最破旧的校舍是教师住房,最简陋的物件是教师的桌椅,最感人的精神是教师的奉献,最迷人的风景是教师的笑脸,七中教师的身上永远有一种清水芙蓉般的别样风采和独特魅力。
     坚守责任,大力营造苦乐共享的精神家园  七套中学校长姜为俊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学校管理如同抓沙,手指攥得越紧,剩下的越少。你越是信任教师,他们的责任心越强,越会加倍努力。
     在七中,所有班子成员的办公桌全部搬在教师办公室内,他们与教师一起备课、一起研讨、一起批阅学生作业,全部任教主科教学。副校长陶正东介绍说:在七套中学,认同感、成就感、幸福感这是七中教师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熬夜加班批改三百多份作业的王清洋老师;手术前一天仍坚持上课的张平老师;十年如一日,坚持撰写教学反思的全国优秀教师王利华……教师间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早已成为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与惯性。在七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香。
     为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鼓励教师结对帮扶、随堂听课、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开设公开课、进行反思总结……,帮助教师不断累积专业提升的成就感。近年来,学校有市级以上课题5项,县级课题23项;在省级论文评比或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50多篇;在市县级论文评比中获奖200多篇;有18人在市县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12人成为市县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
     养深积厚,协力打造能教善学的教师团队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校为每一教师都订购两本以上不同的教学期刊,既有中文核心期刊,也有实用的省级报刊杂志,教研组合起来,就是本学科的一套文化大餐;他们新建了一间电子阅览室,供教师上网教研;他们在集体选定的优秀教案基础上,侧重注重红笔修改的二次备课痕迹;他们组织开展命题竞赛、公开课PK等等活动;学校还要求教师每听一节课都要撰写听课反思、每读一本书都要写读书反思、每开一次家长会都要写会后反思。七中教师的个人空间里,随便打开一个窗口,一篇篇充满睿智、流淌激情的教学反思叫人眼目一新,拍案叫绝。在响水县七套中学网校首页,我们看到上传的文章已达1100余篇,教案260多篇,点击率已达310000余次。年近半百的张翼老师坚持撰写网络教学反思,日点击量都在三位数以上,被评为“网络明星”。
     点击高端,竭力锻造奋发进取的骨干精英  登高望远,海天入怀。为了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外界信息,七中在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为所有教师配置了手提电脑,新装6个多媒体教室、1个电子阅览室。教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了“博客小屋”,及时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建立了学科资源库,上传优秀作品、和教学案,资源共享;利用网络进行集体备课等等。副校长顾问指着一群生龙活虎的学生笑着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七中地处偏僻,但我们同样知道‘绿领巾’和‘红校服’的事件,我们同样了解美国的校车安全指数世界第一。”
     脚踏坚实泥土,仰望灿烂星空,拥抱整个世界,翻开厚厚的多媒体教室使用预约登记表,我们依稀看到一群质朴的乡村教师正踌躇满志地奔跑在教育现代化的大道上。
     复位归零,推动学校波浪前进、螺旋上升
     “适时‘归零’,消除‘骄娇’,不为‘失意’找借口,不把成功当‘包袱’。”在姜为俊办公桌的玻璃台板下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虽然已是名校长,但是他始终坚持带课。理由是,校长不带课就不“接地气”,就做不好工作。所有的七中人和他一样,谦和奋进。的确,七套中学近几年来取得省市县表彰的荣誉多达40多项,周边乡镇慕名来校就读的学生络绎不绝,但他们不事张扬、没有沉醉在功劳薄上,七中依旧保持着站立起跑的姿态不断前行。
     工作十多年的王利华作为全国优秀教师,多次到他校巡回演讲,但十多年里班主任工作一直没有放手;已经是县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的刘素霞,每次学科听课她总是第一个走进教室,为上课教师做好课前服务工作;年近半百的张翼老师“半路出家”教历史,他始终将自己当做是一位“新兵”,刻苦钻研,如痴如醉,独创了历史学科五步教学法,获得省级论文一等奖。
     归零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智慧;归零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策略。放低自己,才能走得更远,我们相信:七中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