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本校长笔记本说起 图片新闻
01版:导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6期 总第186期 2010年01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6期  下一期
从两本校长笔记本说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姜广平 发布日期:2010-01-19 14:17:05

       2009年10月中旬,《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的记者采访江宁区科学园小学,准备写作一篇关于科学园小学为学生发展打造服务型教育的专题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却发现了另一则更为生动而鲜活的材料,那就是陈宾校长与曹启东副校长的笔记本。
        陈宾校长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主办的第32届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研修期间,陈宾校长完成了一本手记:《在学习中发展》,以每日心得的方式,记录研修班的课程,书写研修感悟,并对本次研修进行了小结,撰写了总体心得:《在本原的意义上追寻优质教育》。最后,以一篇研修结业论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服务型学校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殿后。这本153页、16开本的厚重的笔记本,让我们感动不已。一个月的研修,21篇研修手记,3篇研修心得、小结与结业论文,是陈宾校长的收获,也是一所学校的收获。
        曹启东副校长的笔记本则别出心裁,它更像一本散文集,图文并茂,以《印象新西兰》为总标题,以“走近友善用脑”的专题方式,呈现了曹启东副校长在新西兰历时28天的情感历程与思想感悟。曹启东的学习感受与课堂笔记,以教育叙事的方式,记述了新西兰这片土地的神奇,记述了新西教育家、友善用脑创始人克里斯蒂的课堂与生活,展现了江宁友善用脑的推进情形。曹启东的笔记,有一种强烈的穿越时空的力量,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宾校长的笔记本让人所思甚深,研修时间,其实仅为一月左右。在这期间,要上课,要整理听课笔记,要写结业论文,要写总体心得,可以想象得出,工作与生活的节奏是何等地紧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了北京,不看看八达岭、故宫,不参观一下十三陵、颐和园等,大概也说不过去。然而,可以想象的是,陈宾校长似乎都未来得及将自己的行踪延伸到这些地方。
        从他的笔记本,我们还看出这位校长的学校本体与主体意识,他在听取来自全国各地名家的课程时,始终想着的还是他的科学园小学如果发展,考虑着他的学生如何发展。
同样,身在新西兰,曹启东副校长专注的是“走近友善用脑”,思考的是江宁区友善用脑的推进进程。
这种将所历所想结合到自身学校的发展,所思所悟也都是与教育相关的教育研修与教育考察,似乎值得广大校长深思,更值得在校长们中间发扬光大。
        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陈宾,从1994年8月分配到东山小学工作至今,已经获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称号的背后,有多少汗水甚至泪水,也只有陈宾自己有深切的感悟。现在,在主持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课堂整合研究、校本教研的研究与实践、学校形象设计(SIS)研究等省市规划课题方面,陈宾同样成绩不俗,这位年轻的校长所呈现出来的上升态势,已为江宁区教育人士甚至更多的人体会到了。
        南京市天景山小学陈明翠老师在《校长,你该具备哪些品质?——与陈宾校长面对面交流有感》一文中,深深地感到年轻的科学园小学之所以能成为江宁区有理念、有质量、有特色、有品位的一所名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陈宾校长的品质。陈明翠老师从善于设计、要善于识人和用人、善于欣赏和善于学习、善于团队建设等方面对陈宾校长进行了归纳。认为,正是陈宾具备了这些品质,才真正促进了教师、学科、学校的共同发展。
副校长曹启东的情形也与此相似,作为"江宁未来校长发展学校"的学员,他用两年多的时间聆听各类教育名家的报告20余场,和江宁区优秀的一把手校长一起被派到北京、新西兰去学习'友善用脑'教学。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着的年轻的教育管理干部,我们在有关资料上获悉,曹启东曾于2008年11月5日结合菜单式讲座,为湖熟中心小学的教师进行友善用脑讲座。从作为学生的老师,到作为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师,这可以说是曹启东副校长显性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然,从两本校长的笔记本,我们更能够体会到来自于他们内心的那种成长欲望与内驱力。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正是这样的校长,才能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教育区域里大有可为,找到自己的位置。江宁区教育局局长朱慧对此也有着类似的看法:教育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使得我们必须把培养教育领军人物放到战略高度。
        正是这两本笔记本,让我们看到了江宁区在校长培训方面的立意与愿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宁教育局以朱慧局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在培养校长、名师工程方面的强烈愿景与责任感。
        两本笔记本,折射的是一个区域的美好的教育,体现出的是一个区域的美好的教育愿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